虽然她身上有某些很欠扁的特质,但忽略这些,姜亿还是很喜欢和她讨论问题,她们的思维总是能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另辟蹊径,举一反三。
虽然有时候说到简单的定理,她也会摆出同样一副表情,说:“这么简单你都不会?”
姜亿会翻白眼,理直气壮地提高音量:“就不会,怎么了?”
再后来讨论题目,姜亿给她解释了很久,甘婷才勉强理解题目的意思,姜亿故意学着她的样子:“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题都理解不了?”
她苦着一张脸,假装委屈:“你怎么这样对人家说话?”
江城中学即使是考试也要晚自习,座位会按照考试要求重新排好,原来的位置就会被打乱。考完语文和数学,这个时候总少不了对答案的同学,甘婷对常驻班级第一的郭华不依不饶起来,软磨硬泡逼他说出自己的答案,听到不同的答案,就一个劲唉声叹气:“啊,选这个啊,那我又错了。”
她斩钉截铁的语气让郭华都有些惶恐:“哎,我的答案可不是什么正确答案。”
听了十几分钟的徐凯终于失去了耐心,翻着桌面的物理书说:“说不定你俩都选错了呢。”
甘婷哑口无言,郭华却被气笑了:“你可真不要脸。”
三班十个男生里有八个都对繁琐的语文有与生俱来的反感,徐凯就是那八个壮汉之一。他无法理解语文老师每个星期布置的摘抄作业,这种培养文笔的方法太低效,况且作文根本无法拉开太大的分数差距,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刷几张数学试卷。
为了完成任务,他从其他同学的摘抄本七拼八揍,姜亿的摘抄本就是他的主要“灵感”来源。
他抄着抄着,看到令人肉麻的句子,还会阴阳怪气地读出声:“‘风怕寂寞,追云去了。留下你,晴朗不起来,还要装得很幽默。仿佛除了幽默之外,不知怎样讽刺生命。’”
“这什么跟什么。”说着说着,还配合句子抖了抖身子。
姜亿磨了磨自己的牙尖,面无表情地指着他摘抄本上分毫不差的句子:“那请问这是什么?”
徐凯毫不在意,气定神闲继续做复制工作,说:“我这叫大丈夫能伸能缩。”
下午第一节是化学课,铃声一响,姜亿和林嘉华趴在桌子上痛苦哀嚎。
三班的化学老师不爱笑,用林嘉华的话来说就是从小说里走出的霸总面瘫脸。所以林嘉华觉得化学老师很可怕,特别是他从课本中抬眼看她,问“听懂了吗”的时候,那犀利的眼神总是让她不寒而栗。
姜亿觉得化学老师说话很平,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上课跟念咒的唐僧毫无二致,是你听得越认真,睡意越浓,催眠效果越佳。
所以每次化学老师走进教室,她们俩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听讲,最后认真走神,认真打瞌睡。
然而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课上开的小差,就要用课后的时间填补上。姜亿脑袋中储存的化学知识严重滞后,她对新知识的初步学习往往来自于自己布满红叉的练习题。
所幸后桌的徐凯是个妥妥的化学迷,高一上学期就提前自学了必修二和必修三,姜亿辛苦啃书,遇到不懂的原理依旧能“不耻下问”,尽管每次都要忍受徐凯用“这美妙的化学,竟然被这个呆瓜亵渎”的眼神。
然而姜亿在化学丢的脸,总能在英语这门课上找回主场。姜亿的英语好得没有道理,她练习题没有别人做得多,也没有一手的独家资料书,英语考试却能次次拿高分。
每当徐凯苦恼地指着试卷上的错题问她:“这个空为什么选这个?”
姜亿都言简意赅:“直觉。”
徐凯面无表情地盯着她,直觉你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