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让我救世您就闹心吧 > 第25章 成长

第25章 成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赞成。”傅颂淡淡道。

屏幕冷色的光在他脸上照出一层洁白的光晕,宋复礼很自如地将视线粘在他身上。

“这小子进了X的阵营,能做出这事也属于意料之中。”宋复礼将脑袋靠在傅颂的肩膀上。

傅颂很自如将手放到宋复礼毛茸茸的脑袋上,“现在X想对司亭晚下手,你还不出手吗?”

“你要是在别的地方也能这么心急就好了。”宋复礼神色另有千秋,看着傅颂。

傅颂脸色僵了一下,随即脖子上漫上一层绯红,他不轻不重拍了一下宋复礼道:“我怕那孩子撑不到你出手。”

宋复礼哈哈一笑,瘫回沙发里翘起二郎腿伸手将傅颂的身体往自己怀里揽道:“习怀雨在呢,别急。”

黄余浩的父亲在十年前因醉酒与人齐整知后过失杀人而判了十年有期,这期间他母亲摇号摇到了单性生殖名额才生下了他。

可惜这个孩子一直被一些长舌根的家伙揣测,以至于他的母亲陷入自我怀疑之中,久而久之精神出现问题成了个疯女人,这个刚出生十月的孩子就被交给了奶奶。

这个奶奶并非什么懂教育的人,只知道溺爱孩子。

——不过和“熊孩子”那样极端的情况不同,这位奶奶起码懂得不冒犯别人。

奶孙二人相依为命八年,他母亲外出务工的钱还算够支持三人的最基本生计。

可也只能维持最基本生计。

现在的小孩十分早熟,幼儿园就知道什么是贫富贵贱。

三岁的黄余浩踏入幼儿园的大门,却并不知道自己或许是踏入了歧途的收费站。

新同学都很热情,互相之间都在找话聊,都是些诸如超级英雄或是并不适宜学前儿童观看的动画,这基本已经是大众化的常态。

但黄余浩跟他们基本上没话说,因为他并没有看过电视,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和奶奶织毛衣,或是听小区的大爷大妈聊些家长里短。

或许他看到嬉戏打闹的同龄人会觉得自己很孤独,但孤独往往很快会被更劲爆的轶事取代。

尽管他或许对谁家女婿出轨谁家儿媳下海的事情不感兴趣,但只要这个谣言大到足以刷新三观,任何人都会起兴趣。

——不过近年来新型网络发明,上网有学历门槛的旧时代已经过去。

上网的门槛消失后让一些违反法律不完成必要教育的低知群体开始出现。

他们像是熟透的蒲公英,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他们被带跑,从而背离了“本心”。

因此造谣成本变得更低,任何事情经过天马行空抽象无比的添油加醋之后都变得炸裂劲爆起来。(1)

黄余浩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也难免沾了点味道更何况他只是个八岁小孩,尽管第二人格已经自我认同为23岁,但终究还是偏执与自我过剩的产物罢了。

习怀雨点着屏幕上黄余浩的经历总结,看向一脸蒙圈的司亭晚。

“所以,我要用爱感化他?”司亭晚刚出口就觉得自己好像大事不妙了。

习怀雨无奈叹了口气,继续讲自己的,希望司亭晚听完之后能知道自己的用意。

黄余浩在学校里被同学嘲讽家里没钱,走到哪都背着“杀人犯儿子”的骂名,一开始他向奶奶说了这件事,可是奶奶居然跑到了学校和校长倚老卖老哭丧。

这样一闹,黄余浩更是抬不起头来。

尽管他们只是一群小孩子,但或许人性本恶,这群没有经过驯化的家伙只是遵从这个社会的基本法则,即为“有利于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至上的”,换个形式就是“富尊贫卑”。(2)

后来黄余浩提出换个学校,但当时仅仅能维持生计的母亲的工资并不足以让他折腾大老远换个学校,所以他硬着头皮撑完了幼儿园小中大班。

其实他在那个时候就有一点自我封闭的征兆,可惜老人家经历了教育大萧条时期,只知道让孩子吃饱饭就好了,并没有深究他心里怎么想。

再后来奶奶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母亲并不多的工资只能支撑小部分医疗费用,本就难过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现在想到了黄余浩那飞黄腾达的大姨,也就是双子塔的组长黄辛。

后来奶奶某日发病将安眠药当成糖丸吃了一整瓶。

黄余浩下午放学回家后就看见奶奶躺倒在地上,嘴边全是呕吐物,掺杂了一些药片。

当天母亲从外省赶回来将老人走流程火化了。

可是母亲脸上并没有悲伤,反而似乎有点庆幸。

老人家走后第五天就是黄余浩父亲出狱的日子,一家三口团圆后却像是三个陌生人。

父母漠不关心,给黄余浩扔了个旧终端。

他高强度上网之后精神出现了一些问题,接触到一些不正规的东西,和机械生命派的人有了交集。

再后来,众所周知了。

司亭晚挠了挠头听完习怀雨讲故事,总结道:

“所以黄余浩想刀了我?”

注: (1)主观描述 (2)纯扯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