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缘会酒楼”的二楼雅间,箫玉见到了那位康王爷,康王爷正坐在椅子上,从箫玉一进来就看向了他。
“王爷,人请到了”,带着箫玉来的人恭敬道。
“嗯,下去吧。”康王爷随口道,声音里带了丝威严。
很快,房间里只剩下箫玉和康王爷两人,康王爷打量箫玉的同时,箫玉也在打量他,康王爷年纪并不大,不超过四十岁的样子,长相英朗,身姿挺拔。
见箫玉没有先开口的打算,康王爷便道:“范公子请坐吧。”
“谢王爷”,箫玉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早就听卢大人说范公子是个少年英才,只是一直无缘得见”,康王爷侧头看向箫玉,“今日总算把公子请到了。”
“在下不过是个商人,哪里算的上英才”,箫玉淡淡道,“不知道王爷找在下来有何事?”
“看来范公子确实很谦虚,卢大人说的这话也不假”,康王爷却道,“公子能随手拿出六百万两银子去赈灾,又提出多条农耕良策,还对陆钟啸的密谋了解的一清二楚,更是掌握众多朝臣的一举一动,若说自己只是个商人,恐怕没人会相信的。”
“王爷有什么事请直说。”箫玉依旧不卑不亢道。
“范公子是聪明人,那本王也不拐弯抹角了”,康王爷摆正脸色,“陆钟啸此人为官如何,公子应该非常清楚,贪脏枉法,残害忠良,如今因陆贵妃怀了龙裔,在朝中行事越发嚣张无度,这样的人对朝廷对百姓都是一大祸害,公子能为朝廷献财献策,也是深明大义之人,所以本王想请公子相助,一同除去陆钟啸这佞臣。”
康王爷说的大义凛然,箫玉却听的毫无所动,回看了康王爷一眼后,才平静的道:“承蒙王爷高看,在下不胜荣幸,只是在下一介平民百姓,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更谈不上为国献财献策,捐的那些钱也不过是帮受灾之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至于朝堂争斗,实在不是在下所能管的,再说以王爷的权势,想必也用不上在下的这点微薄之力。”
“范公子”,康王爷面色有些不愉,“本王成心与你相谈,你就用这些话来搪塞?”
“那王爷想听什么话?”
“其实本王也不是想强人所难”,康王爷又放缓了口气,“公子不想卷入朝堂争斗,本王本不该勉强,但是现实所迫,本王也不得不将公子拉进来了,说实话如今的朝堂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暗潮汹涌,当初皇上登基时因为朝内局势不稳,便纳了几个权臣之女为妃,一直以来都是靠维持各家平衡来让朝内稳定,可是这些外戚势力越发壮大,已经严重影响了皇上的威严,而这些外戚中犹以陆贵妃梁贵妃贾贵妃娘家势力最大,三家本就争斗不断,如今陆贵妃有孕,更是斗的你死我活,把朝堂搅成了一滩浑水,本王以前还可以勉强压制他们,现在却是力不从心了,所以才想要公子的帮忙。”
“王爷想将这些人连根拔起,肃清朝内?”
“正是,皇上登基十余载,不能一直被这些权臣外戚掣肘,是时候收回权利了。”
“王爷倒是忠心耿耿”,箫玉颔首道,“不过将这些说与在下听也没有用,您一个王爷都对那些外戚势力感到为难,在下又能怎么办。”
“公子不用谦虚,既然将公子请来,本王自然心中有数,之前公子向卢大人揭露陆钟啸的阴谋,还向他提供了不少陆钟啸党羽的信息”,康王爷说到这里,别有深意的看向箫玉,“本王想,公子能掌握到的恐怕不止这些吧,若公子能帮本王了解更多朝中官员的举动,就算是帮了本王的大忙,当然也是帮了朝廷的大忙。”
箫玉失笑了下:“王爷怎么会觉的在下有此能耐?”
“本王听说江湖上有个门派叫做明阁,专门收集各类信息,只要是他们想要的,就没有探听不到的。”
“王爷觉得在下和明阁有关?”
“这个本王不敢肯定,只是有此猜测而已”,康王爷沉吟片刻,又道,“本王不妨坦白跟公子讲,我最初怀疑你跟剑门有关系,因为陆钟啸曾与剑门合作过,他要找杀手也必然会去剑门找,可你又揭露了他的事,刚才在街上还跟陆钟啸之子起了争执,所以本王也看不明白你究竟是什么人了。”
“看来王爷一直在跟踪我。”
康王爷倒不隐瞒:“为了与公子见上面,不得不出此下策,希望公子不要介意。”
“好吧,王爷猜的不错,在下确实和明阁有些关系。”
“公子如此说,可是在明阁说的上话?”康王爷顿时道,“本王听说找他们办事难得很,不知道公子能否请动他们?”
“王爷错了,找他们办事很容易,只要送上银子,就能拿到您想要的信息”。
康王爷当然知道钱能买到消息,可他要的不是一两个人的信息,而是一帮朝臣的一举一动,这笔花费之巨,就算他是个王爷也付不起:“本王要是花钱买,就不会请公子到这儿了。”
“那王爷是想明阁一分不收的白给您办事?”箫玉语气里带了丝隐隐的嘲弄。
康王爷毫不介意:“明阁能如此做,当然是最好的。”
箫玉无奈的摇了摇头:“王爷倒是直言不讳,不过我刚才的话没有说完,我不仅跟明阁有关系,跟剑门也有关系,王爷可知道我跟剑门是什么关系?”
康王爷没有回答,只是疑惑的看着箫玉。
“王爷对剑门应该很熟悉吧,肯定知道剑门的前任门主姓什么,那在下又姓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