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AI大爹带我闯官场 > 第39章 第 39 章

第39章 第 3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村长脸色暗沉,实在不能怪他多想,当年也是这么一个平静的午后,稻丰乡同样迎来了一个外乡人。

他们这么偏僻的地界,难得有外人光顾,于是他们很是欢迎这个带来外界消息的人,可惜那人却把稻丰乡当作升官发财的工具……

为谋生计,他们举家搬迁,有了现在的况家村。

祁潼感受到了老者的敌意,不过她只单纯认为这是对陌生人的戒备。

“你还没说你是谁。”老村长平静开口,再次提起那个被祁潼刻意忽略的问题。

“……”祁潼抿唇,刚要开口就被打断。

“我活了六十多年,什么事没见过,小伙子可别想骗过我。”老村长花白的头发、充满沟壑的脸庞、浑浊却锐利的眼神无一不在佐证他说的话。

“我是大豫交州乌雷县的县尉,此番来访林邑是为了解决边民冲突的问题,哪成想我刚到安南县就被打晕绑走,醒来后就出现在那个破庙中。”

祁潼言语诚恳。

老村长不知道是信了还是没信,只是沉默不语,像是在回忆什么。

良久,他才道:“过两日,李保全会去一趟占云城,他会带你离开这里。”

说罢,颤巍巍地想要站起身,祁潼赶紧上前搀扶,一时忘记了自己手还有伤,疼得皱了下眉,可也只是低声嘱咐着:“慢点,小心些。”

老村长波澜不惊,被祁潼搀扶着走到院门处,刚巧况久也在此时回来了。

他远远的就冲着老村长和祁潼挥手打招呼。

老村长伸出干枯的手放到祁潼扶着他胳膊、就差被裹成一个球的手上,拍了拍:“这两天,村里忙着收稻,你要是有余力,便去帮帮忙吧。”

然后便拉开祁潼的手,自己迈着颤巍巍的步伐离开了。

况久马不停蹄地跑回来时,老村长已经不知道走哪儿去了。

况家村的房屋都聚集在一起,况久的院子前后左右都有邻居。

想着老村长应该是着急找其他人,况久就没多在意,只是对祁潼说着:“老村长和你说了什么?他年纪大了,要是说话不好听你多担待些。”

祁潼笑着摇头:“老村长说的话都很在理。”

“嗐,他刚刚还记岔了,明明是王大娘子崴了脚,却老糊涂了,说是我媳妇,那给我吓得……”

一想到刚刚自己急匆匆跑去田地里找媳妇时,被周围的人好一阵调笑,况久便又红了脸。

不过还好他常年风吹日晒,肤色黑,压根看不出脸红。

祁潼憋着笑,你可比老村长糊涂多了。

她突然想到什么,神色一凝,那老村长可不是糊涂蛋,为什么在走之前让她这两天去帮忙收稻谷?

祁潼只是一个外人,甚至可以说是客人,老村长为何会这么“不知礼数”?

——你若是有余力,便去……

祁潼仔细揣摩着这句话,目光落到自己的手上,包成这样,连吃饭都困难,哪还有余力……

难道他只是想让祁潼去田间看看?

祁潼今天也路过了田地,并没有什么不同……

等等,好像……是有些不一样。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那时候住在乡下老家,每年暑假都是收获的季节,那时候自己便会和哥哥在田间地头抓蚂蚱喂猫。

那些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挨挨挤挤,每一株都挂满了饱满的谷粒,谷粒也是颗颗硕大,紧密排列在稻穗上。

穗比成年人的手掌还长许多,上面的谷粒多得都数不过来。

这是祁潼印象中的丰收景象,跟她今天见到的唯一的区别是,况家村的稻谷产量极少。

因为姥姥姥爷种的是杂交水稻,亩产上千斤。

况家村的水稻看起来最多亩产四五百斤。

对比杂交水稻的产量看起来的确很少,但这个时期对应的是唐朝初期……

‘浮光,唐朝初期水稻亩产多少?’

【唐朝初期水稻亩产折合今市制约为二百七十六斤。】

‘宋朝水稻亩产多少?’

【宋朝水稻亩产有较大提升,有研究认为南方一些地区水稻亩产可达四百斤左右。】

‘宋朝水稻产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宋朝水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政府重视水利建设……引进了占城稻等优良品种……】

祁潼眼睛发亮,占城稻!

距离况家村最近的县城叫占云城,莫非,这里种植的就是历史上的占城稻?

“我方才回来时恰好遇见李叔,他说两天后就要去占云城,你到时候可以跟着他,这两天就先住在我家里吧。”况久拿着刀开始处理起蟒蛇,顺带提起。

“况兄的大恩大德,我真是无以为报。”

况久确实是个好人,祁潼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他,现在她双手这副模样连刀都拿不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