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婉婷闻言掩嘴一笑,随后像是才看见明履冰般,诧异问道:“这位妹妹是哪家的小姐,长得如此貌美,怎的以前不曾见过?”
花颜娇态度大方,简单自然的回道:“哦,这位是我远房表妹,最是向往京中姐妹间的聚会,我便借此机会带她过来见识一番姐姐家的美景,常姐姐别见怪才好。”
常婉婷闻言又看了明履冰一眼,随后温婉一笑:“怎么会?妹妹带过来的便是贵客,我只怕招待不周,怠慢了,哪有见怪的道理?”
说着便让人领了明履冰往隔壁一张桌子落座。
明履冰转身前给了花颜娇一个眼神,意思是自己会看着办的。
明履冰坐在位子上不动声色地喝了口花茶,味道不错,她砸吧了下嘴,却见旁边一个穿玫红色襦裙的女子鄙夷地看了她一眼,然后侧身小声地和另一边的人说起话来,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她一般。
明履冰一挑眉,她耳力极好,就听那女子语气嘲讽地小声嘀咕:“我还以为是谁呢,果然是个没见识的乡巴佬,打扮成这样是来相亲么,可惜这里又没有公子,妖媚给谁看!”
明履冰“啪”一下重重放下茶盏,惊得那说话的女子猛一回头,却见明履冰已若无其事地弹了弹衣摆,朝她微微一笑,起身朝外而去了。
女子脸色微白,“切”一声回头,却见常婉婷正目光锐利地看着她,常碧婷自小便惧怕这个嫡姐,见状忙低下了头。
明履冰并没有将那个小小的常家庶女放在心上。她绕着花园逛了一圈,将各色千金小姐瞄上一眼,再和脑中原本的记忆对校一番,偶尔听上一耳朵八卦,讲得都是家长里短,刺花绣草的闺中话题,她兴致缺缺,渐渐走远了些。
远处有个湖,湖面广阔,湖水是和外面河流连通的活水,清澈透明。有那刚露尖尖角的小荷在微风中荡漾,带起丝丝涟漪,阳光普照下,泛起湖面上粼粼波光,显得生机勃勃,好一派湖光春色,直教人心旷神怡。
她缓步走了一段,就看见前面有一飞檐挑角的小凉亭,里面有三个女子身影。
其中一个临湖倚在亭边栏杆上,面容清秀,身姿娉婷,正是花彦书的心上人赵月如,另一个背对着她坐在石桌旁不知是谁,却是有一个丫头立在她身旁伺候。
刚才进院之前,染冬和画春就同其他人带的下人婢女一样被请到偏厢等候,没有跟进园里来,这人竟有丫头伺候在侧,不知是何身份。
明履冰慢慢走近亭子,远远地就听见二人谈话的声音。
“莲姐姐就快离京了,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能再见。”是赵月如在说话。
接着就听另一个女子温婉地说道:“是呀,我身子不便,今日夫君本不欲我来,可我想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也是好的,便硬是来了。”
赵月如满眼的不舍,隐约有泪光闪动,但视线随即落到对面人的肚子上,又展颜一笑:“姐姐肚子这般大了,可是快到日子了?”
“没呢,总还有两个多月。”那女子低头轻抚肚子,一脸的慈母柔情,又似有些担忧愁,轻轻开口,“希望这一路顺利吧。”
明履冰踏进亭子的脚步一顿,心里咯噔一下,她已经知道那坐在石凳上的女子是谁了。
她有心想要退出来,却不想赵月如已经看见她了,正起身朝她见礼。
那石桌旁的女子也随之回头,她面容恬静美好,只因有孕在身微微有些圆润,见到明履冰站在亭外,也在婢女的搀扶下起身,却因不认识明履冰,不知如何称呼,只微笑着善意地看着她。
明履冰此刻却满脑子是叶崎那一日递给她的那封信,里面是那个要她将功赎罪必须一丝不苟完成的任务。
信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京中三品大员胡俊峰胡将军新任土疆节度使,镇守边关,他将在三月末举家搬迁赴任。
任务要求她在胡俊峰出城后将他及其家人全部歼杀,一个不留。
面前的女子叫徐漱莲,是他新婚不到一年的妻子,现已怀孕七个月,正赫然列在那张歼杀名单里。
明履冰看着那张白皙秀美,恬静平和的脸庞有些恍惚。
她从小就被耳提命面,除了必要手段,不得和任务对象有过多交集,免得产生羁绊,亦或发生什么不可控的事情,继而影响到任务的完成。
一时间,她有些踌躇不前,犹豫着想要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