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念坐进去后,说了句:“回府。”
一行人便又浩浩荡荡地回了将军府,独留那位曹大人站在城门口吹冷风。
“爹,这慕南兮如此不给咱们面子,难道就这么算了?”
刚才还陪着笑脸的曹安此刻脸上立即就被怒容取代,“废物,你懂什么?陛下本就纵着她,此次边关大捷,她慕南兮的尾巴更是翘到天上去了,眼里还能有你我?”
被曹安训斥的少年一脸不服,“爹您可是礼部尚书,正经的三品官,她也欺人太甚。”
啪!
那少年尾音还未落,脸上便结结实实挨了曹安一巴掌。
“我怎会生出你这般无用的儿子来,眼下天下大乱,边疆不稳,陛下正是重用武将之际,是她慕南兮替皇上上阵杀敌的,这个节骨眼上谁敢触他们镇北侯府的霉头。”
那少年捂着左脸,吓得一句话都不敢再说。
“你要是不服气,也像她一样北上抗敌,回来以后拜将封侯,自会有人高看你一眼,而不是整日说些没用的屁话,碍你老子的眼。”
说罢气愤地负手而去,看都没再看一眼他那个不中用的儿子。
许是蘅念的马车太过招摇,引得很多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你们说这里面坐的是谁啊?”
“那还用说,今日曹大人亲自出门迎候,除了那位凯旋而归的静安郡主,还能有谁?”
“也是,别的不说,就这马车的豪华程度,也足见咱们陛下对静安郡主的不一般了,公主怕是都没这份恩宠吧。”
“公主?你倒是说说当朝哪位公主能助陛下平定北方的蛮夷之乱啊。”
……
蘅念就坐在车里听街上的人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虽说还是有些吵闹,但她还是从中得知了自己的另一个身份。
静安郡主。
没想到才区区两千年,人间界的郡主就能做将军了,要是让云初知晓了,说不准要闹着来瞧上一眼呢。
约莫一刻钟左右,马车停在了镇北侯府,蘅念原以为下车后会有家人等着,却没想到偌大的侯府竟如此冷清,除了几个伺候的丫鬟家丁,这姑娘竟一个家人都没有。
进府后,好在有个女使懂事,一直在前面引路,她这才不至于干在原地。
没想到皇帝对这位郡主还真不错,这样的规制,比当年云初家的王府还要好上一些。
眼见蘅念马上就要到自己的内院,后面跟着的那堆人好像商量好的一般,全都退下了,只留前面的那个女使继续引路。
“郡主此番出征可有受伤?”
见周围人退下,那女孩立刻凑得近了些,也不似刚才那般拘束了。
蘅念猜测这姑娘应该是她的贴身婢女,看其走路姿势,应是还会些武功的。
“你等下随我回寝阁,我有事同你说。”
说着,两人已走到了寝阁外,那婢女又将下人赶去了院外,这才匆匆将门关好跟了进去。
“郡主,这次又发生何事了?”
看她一脸熟练又紧张的样子,蘅念想着,这姑娘平日里跟着静安郡主估计过的也是谨慎日子,看来日后想害自己的人还不少。
“无妨,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次出征时不小心伤到了头,有一部分人和事都记不太清了,私下找大夫看过后,说是要慢慢恢复,最好是有人能时常给我讲讲那些我记不清的事。”
那婢女吓了一跳,连忙问道:“郡主可还记得我是谁?”
蘅念摇头。
她似是有些伤心,还有些心疼,最后抹掉眼泪,哽咽的说了句:“奴婢名叫黛雪,是您的贴身婢女,自小伺候您长大,也是这侯府的管家。”
蘅念又问:“那你可知朝堂上我需提防着谁?”
黛雪一看她连这些都忘了,顿时又沮丧了不少,答道:“除了陛下和左相大人,其余人您都需要提防。”
蘅念心中无奈,这姑娘挺会做人啊,朝堂上的人都得罪了个遍。
她本欲再问些事,门外却突然想起了叩门声。
“郡主,宫里来人了,陛下有召,您赶紧更衣吧。”
这么快。
还不等蘅念起身,黛雪便将一套官服拿了出来,一边帮忙整理一边提醒道:“郡主进宫述职无需担心,陛下与您是青梅竹马的情谊,不会为难您,就是那左相大人——。”
蘅念见她话说了一半,追问道:“左相怎么了?你方才不是说他不是我的敌人吗?”
黛雪犹豫了片刻,有些为难,“看来郡主是真不记得了,您先记下左相名陆彦修,与您的关系有些复杂,奴婢一时也与您说不清楚,不过陆相此刻应该正在大理寺,您估计遇不上他,等回来奴婢再与您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