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向心力[跨校竞赛] > 第17章 黯然退场

第17章 黯然退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唉,家长接到就好。”

李俊荣说着,脸上表情有些凝重。最后他把右手伸进口袋,从其中摸出一包烟:

“小张,我已经找老师帮你守高二自习了。陪我抽一根吧,我们出去聊聊。”

***

层层雨幕遮蔽下的一中校园突然亮起两点火光。

李俊荣点燃香烟狠狠吸了一口,随后吐出一片白雾。那白雾很快消散在潮湿空气里,就像某所学校曾经的辉煌。

“小张啊,你知道远云中学是所怎样的学校吗?”

看着眼前因雨水冲刷而不太清晰的校园,李俊荣问道。

“不大清楚。”张峋宇实话实说。

“唉,也对。你前几年都在鸿都和沪江打拼,不清楚梦泽的事很正常。”

李俊荣摇了摇头,每说一句话都好像在无奈叹息:

“更何况远云的辉煌是在二十多年前了,那时候你应该自己都还在上学吧。”

“愿闻其详。”

“梦泽市的教育中心在龙华,这点你应该知道吧?一中、神风,还有言信最厉害的初中本部,它们都是龙华区的学校。

“龙华在梦泽教育这方面一骑绝尘,但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能力把孩子送到龙华。松泉区的家长选了梦十,西岭区家长选了一西。而津渡区家长在言风落榜后的第一优选,就是远云中学。

“远云中学是所有八十多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它在津渡区当了好几十年的土霸王,那段时间综合成绩一直是全区第一。

“虽然津渡教育资源远不如龙华,但好歹也是一个区。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下,两千年初的远云实力大涨。它的中高考成绩一年比一年好,有几年甚至力压八中十中,被人夸成了‘第五大名校’。”

说起远云中学峥嵘岁月时,李俊荣眼角眉梢都带着笑。张峋宇从不知道曾经的梦泽还出过这样一所了不起的学校,不由感慨道:

“原来远云那么厉害啊。我还以为这只是所很普通的普高。”

“是啊,当年的远云可是所名号响当当的好学校。”

李俊荣笑着说完一句,表情却又很快恢复了落寞。他双目无聚焦地看着前方,问道:

“但它并没有辉煌太长时间。小张啊,我问你。现在说到‘津渡区的学校’,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

“言信。”张峋宇照常回答。

“答对了。”李俊荣唇角一勾,笑容似乎有点苦涩。

“两千年前,言信的初高中本部还一起待在龙华区的蓝花楹大道。但就在零七年的夏天,言信内部开了一番会,把高中部全部搬到了津渡区的辰星路。

“那时的远云势头依旧很好,可言信同样处于巅峰。现在的神风一骑绝尘,那个年代所有人认的却是‘神风言信双第一’。言信对上远云那可是断层领先,区教育局很快把重点转向言信,家长也都开始追逐‘双第一’,渐渐不再讨论远云了。

“远云的生源于是一年不如一年,连带着教师待遇也慢慢下跌。很多老师于是选择了跳槽。一边是竞争压力,一边是教师流失,久而久之,远云就再也厉害不起来了。”

一支烟在对话中燃到尽头,李俊荣将烟头扔进垃圾桶,继续补充道:

“当然,我们也不怪言信。毕竟言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校,有它在对整个津渡都好。言信搬来后津渡区的教学质量大幅飞升,那是只有远云那会从未有过的成就。

“我们也知道,远云没落并不完全是因为言信。当时的远云有很多问题,最后在言信面前一落千丈我们都认。但服输归服输,曾经那么好的学校步步下滑,我们看了也都觉得难受。”

人们从来不会在乎第二名,更何况远云跌入谷底后连第二名都没保住。

“李老师,您不是神风的吗?”听到这里,张峋宇疑惑问道。

“我从小学起就是言信系的学生,后面考去师范,去远云教了好几年书。我在远云教了十多年学生,一直到远云实在撑不下去,才跳槽去了神风。

“其实当时言信神风都给我发了消息。我也想过要不要选言信留在津渡,也能再看看搬迁后的母校是什么样。

“但那时的我已经不像年轻时候一样能想去哪里去哪里,成年人要考虑的实在太多了。当时的神风已经隐约有了一家独大的势头,加上它工资开的比言信高,我就选了神风。

“当然,现在看来,神风确实是我最好的选择。但在现在这种时候,再想到远云,想到言信,还是会觉得有点遗憾。”

听到这番话,张峋宇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联想到自己在鸿都沪江狼狈退场被迫回省的经历,颇为认同地点点头。

“但说了这么多,苦难都是我们的。我们是成年人,成年人可能会有很多无奈。但他们不一样。这些学生还年轻,他们还有很多种可能,我不希望他们被现实磨平棱角。”

讲到这里,李俊荣又话锋一转:

“但有时候,我们却得为了一些事亲自去磨他们身上的刺。”

听出李俊荣情绪不好,张峋宇想了想,在潇潇雨声中开口道:

“李老师,我跟那群学生处过很久,自认还是比较了解他们。

“他们身上确实有无数可能,面临的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前途与未来。

“这样离谱的挑衅和困难不多见,但他们年轻的冲劲和意志力更宝贵。

“不管怎样我都相信,他们不会认输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