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华胥载笔 > 第17章 第十七回

第17章 第十七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赶着巧了,竟都在呢!”

众人纷纷侧目,见二人倩影款款,互挽臂弯,穿着清一色衣裳,色若青山。淑妤心下一惊,一位是江家表妹,而另一旁站着的……虽年长些,可举手投足间,二人竟如此相像!

清云笑道:“表姐也在。”语气轻缓,似在意料之中,众人向清云身边的娘子笑迎道:“祁大娘子安。”祁氏颔首,一双杏眼闪动,攥帕拂于身前,笑道:“妹妹们也安好。”

二人同众人坐了,寒暄几句后,祁氏看了眼淑妤,想起来时路上,清云似有忧意的话外之音,遂主动拉过她的手,声色宛若落下春花,飘飘然的,只闯心口来。

“妹妹可到处转转了?”

淑妤回道:“不曾。”祁氏起身笑道:“不如随我们赏花去可好?方才前院见你家另一位妹妹,原是让她一块儿去,偏她要去寻人,说你在此处,可不能再推了,这头完了,后山有投壶玩儿,叫上你家弟妹们都去,坐在这有什么意思?”

见她们要走,清月也起身,清云将她按住,“我也跟着她们去。”随即又看了眼卫二姑娘,笑道:“你们且有的话说呢。”清月听罢,顿然红着脸,扭过头不语。

如此,只祁氏,淑妤清云三人往后院深处去,香风满路吹花,坐石花容笑,环佩玉环铿锵之声,如此雅景,不免使人动容,淑妤略带苦笑道:“方才谢过大娘子了。”

祁氏笑道:“倒把你拘着了,我与你们同辈,只管姊妹称呼罢,我见你一路面有愁意,定是心里有话,便知你要多想的,可若时常牵挂着却之不恭,受之有愧的道理,岂不一直累着?”道毕,淑妤心下轻松不少,笑道:“是。”

“妹妹是唐州人,可向你打听一户人家?”祁氏突然问道,淑妤一面接过清云折来的柳叶丁香,淡紫的叶片狭长,花香闻之欲醉,一面笑道:“姐姐说了我恐要细细想想。”

“也是母家在唐州有认识的亲戚,祖辈虞姓,他家老太太是我祖母的胞妹。”见淑妤面有困惑,定是一时未缓过来,祁氏又道:“便是你同江老太太的干系。祖姨母的女儿是我的表姑母,她家女儿,也便是你同江家姊妹的干系,放尊敬些,得叫一声从表姐。”

淑妤听罢,恍然大悟,祁氏继续道:“表姑母自嫁去海州,便鲜少往来了,也是去年开春,她婆家才写了帖,说表姑母因病而逝,我原是嫁出去的,外戚之事,也不是全然都能顾着的,故而我只向祖姨母家写了信,已示吊丧,可瞧着一月一月过着,这几封信竟如石沉大海般,没个因果。”

淑妤听罢,正思量着:既干系已浅,为何所言表姑母婆家,会向祁氏下帖呢?忖度半晌后,她只道:“那姐姐何不向母家老太太再问问?”祁氏长叹了口气,道:“自然也有的,不过也是没个究竟的。”

淑妤又宽慰道:“姐姐所言之事,我已明白,这倒不难,你原不知,虞家大娘子与我伯父家素来交好。”祁氏道:“当真?”淑妤面色微红,点了点头,“如今我年岁已到,母亲已托了伯父家,向虞家下帖,待下月及笄礼上,让她家大娘子主持。”

祁氏欣喜过望,看了看清云,又看了看淑妤,一时失语,稍稍平复了心绪后笑道:“那可赶着巧了。”

淑妤道:“待回了唐州,打听明了,我再一纸书信,这只怕要些时日了。”祁氏摇了摇头,笑道:“有劳妹妹了。”随后话锋一转,“咱们去后山瞧瞧,这会子人多,定是热闹的。”

投壶在天下,施于日用之间,凡宴饮上多见,替弓以乐贵客。古时汉武帝身侧有一位郭舍人,郭舍人善投壶,曾一矢百余反,每投壶,帝赐金帛。更有道是“玉女投壶,天为之笑”之说。

淑妤见此景,虽唐州也有此好,却有云泥之别,青山环绕,鸟雀衔歌,挂有彩绳彩灯下人声鼎沸,多是官户的公子哥儿们,各各玉树临风,再有姑娘们,自成一群掩嘴笑颜。

如此盛重场合,且未设阻,官户儿女们才有幸能彼此见上一面。

“可别跟丢了。”祁氏扭身笑道,三人往投壶场去,淑妤年长,比其他姑娘们高上一头,见场正中摆着一只定窑青釉贯耳瓶,约摸五尺,圆肚长颈,再瞧一旁的投壶者,离壶七尺,正手持良木白鸭羽箭矢,下一瞬,听身旁判官举手道:“新一轮,有有初!”随即,四周响起拍掌叫好。

祁氏双手擒住云妤二人的臂弯,对望道:“我们等下一轮。”

方才判官所言有初者,需投第二箭,若再投壶中,便称“连中”,只瞧投壶者从一旁接过箭矢,臂弯微颤,神色一乜,随后仰身甩手,判官再举手道:“是贯耳!”此箭虽未中壶中,却也是另一番本事,投壶者只得下场换人。

祁氏一见新上场的投壶者,突然道:“是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