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和疯批反派HE了 > 第220章 拱手河山

第220章 拱手河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一,几十万北宛狼骑兵临城下,诸君当何为?”

苻洹:“有大翊褚太后奉边垣之盟来援,奉宁之围可解!”

苻沣:“其二,自建宁九年,冯太后启动边垣之盟至今,翊、荣两国兵多将广、粮草丰足,为何狼骑屡击不退?即便一时势弱、喘息片刻又卷土重来?”

众人心知肚明,但如此直白地被问起,面面相觑、嗡嗡低议许久,却无人敢冒头。

许久,御史大夫颜遂出列:“因盟国各怀心思,一有成效便开始顾及本国、致使盟约岌岌可。盟国立场不同、利益相左,致使斩草不除根、异族屡屡获得喘息之机!”

苻沣赞许点点头,撑着椅子扶手站起、挺直脊背,眼神骤然犀利:“其三,朕替荣国百姓问诸君一句,是我苻氏国祚重要,还是这片土地几千万百姓重要?!”

殿中鸦雀无声,衬得城外厮杀声无比清晰响亮。

舜英倏然意识到什么,惊得霍然站起。

景樊掸了掸衣袍,昂然出列在殿中跪下,字字掷地有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随即,颜遂、苻洹、萧南图……越来越多的人跪下,高声呼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苻沣唇角扬起一丝恍惚笑意,看向元旭:“贵国延光陛下捎来手书一封,劳烦元相代贵国陛下宣读!”

舜英:“?”

手书?承祎除了向苻沣示好,还托元旭带了什么手书?

元旭打了个寒噤,心虚地避开她目光,走到螭陛上,从袖中摸出一封信、展示过用火漆封好那面后,深吸一口气,揭开火漆抽出信笺……

舜英、苻洵:“……”

这比死人还严实的嘴。很好,这很元旭。

“翊延光王敬问荣建宁陛下无恙,朕即位九年有余,冯氏狼子踞北疆七载,婶母从兄离疏释蹻、苦争恶战,贵邦毁家纾难举国来助,不胜感激。朕虽年幼,也知苍生苦兵祸久矣,今愿背负祖宗之谴责、不世之恶名,为两国生民请命,并两国为一体,止内战、通姻亲、御外敌。

朕自幼失祜,前有权臣跋扈、后有外戚专政,惶惶不可终日,怏怏何须一生?幸有萱堂高义慧心,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萱堂乃褚氏长女,忠烈之后、长自公宫,幼时聆三师教诲,以女君之尊辅政五年有余,深谙治国平天下之道。临朝期间,擢拔良才、修明内政、慑服三军、御击外患。

自贵邦立国,翊、荣交战频发,苻、元两氏宿积重,朕愿摈弃元氏国祚,拥立萱堂为天下之主,尊至九五。望贵国陛下以生民为念,顺应天命、共襄盛举!”

三百多字的手书念完,殿堂内更是静得可怕。

舜英如被五雷轰顶,大脑一片空白,呆立在原地。无数道目光从殿中、螭陛上、四面八方射来,那些目光沉默而有重量,沉甸甸压在她身上,她感觉肩膀、脊背又酸又僵,两腿发麻险些倒下。

脚下大地塌陷般的发软,眼前一阵白一阵黑,耳边嗡嗡直响。

忽然,一潭死水般的大殿漾起涟漪,那涟漪越叠越高、逐渐叠成惊涛骇浪,一波一波旋转在身侧、充塞灌注进她两耳。

她恍恍惚惚抬眸望去,只看到满殿跪伏的脊背,螭陛上没有人、身周空空荡荡。苻沣与苻隽为首,背后景樊、苻洹、元旭……还有重伤的苻洵,满殿宗室、大臣跪得整整齐齐。

他们的嘴张张合合,喊着同一句话。

她耳边嗡嗡响了许久,终于听清他们在喊什么——

“恭请皇帝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念,改朝换代,即位九五!”

在这片汹涌的浪潮中,她沉吟许久,缓缓抬起双腿,坚定地、一步一步走上螭陛玉阶,走到最高的那个位置。

“众卿平身!”

苻沣站起来,将写好的传位诏书递给苻隽,摸了摸苻隽的头,柔声说:“隽儿,爹爹不让你背负祖宗责问……可是剩下的路,要你替爹爹走完了!”

语毕,他的手无力垂下,唇角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慢慢闭上双眼。

苻洹和苻隽眼疾手快,撑住他沉重下坠的身躯,悲声高呼:“恭送吾王殡天!”

群臣泣不成声。

荣建宁十六年、翊延光九年九月十七,建宁王苻沣、延光王元承祎共同奉立褚舜英为天下共主,尊至九五,称“皇帝”,初定国号为“雍”。

北至乌兰、玄阴山脉,南至长流川、滬南道,西至西羌高原雪线,东抵海岸线,皆为大雍国土;率土之滨、皆为大雍之臣。这是继翊桓王后、第二个大一统王朝。

同一天,建宁王在托付社稷之后,含笑安然驾崩。

苻隽继承王位,遵生父意愿、继续与元承祎携手促进两国融合。

狼骑肆掠中原、战火延绵,国都选址、尊号、年号、礼制等琐事千头万绪。雍帝以解决外患为先,提出另择吉日举办登基嘉礼。

其实,得民心者得天下,由两国君主和百官共同拥立的帝王,嘉礼早办晚办、差别甚微。

眼下最紧要的,是奉宁城外源源不断的北宛狼骑。

被拥立为帝同日下午,褚舜英亲自披甲坐镇奉宁城头,指挥调度良将苻洹、班益,士气大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