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当键盘侠穿进套路文 > 第34章 孔雀

第34章 孔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温家的仆从在众人艳羡的眼光中满脸得意地去抬那盏“嫦娥奔月”的花灯时,刘云茵毫不意外地站出来挑事了。

“我不服!”她冲着台上的五名裁判怒目而视:“你们到底懂不懂诗啊?!那首诗三岁小儿都写得出来,凭什么给她最高分!莫不是温家许了你们什么好处——”

“刘小姐慎言!”昌伯冷喝道:“无论是选择裁判还是公布诗作,都是当着大家伙儿的面进行的,掺不得半点假。”

底下随即有人附和:“是啊!咱们大家伙儿都去抢了那方糖,谁能提前知道手里的不一样啊!”

“裁判选出来就被请到台上去了,谁有机会收买啊......”

“依我看,她就是自己的诗没选上,故意砸场子......”

“而且人家温小姐的诗确实写得好,念了半天我就记住这一首......”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唾沫星子都要喷到刘云茵脸上去了。她从小众星捧月,何曾受过这些贱民的轻视,心中又是羞愤又是气恼。本还欲再争辩,却被妹妹刘云蓉拦住了。

“三姐,别说了,沈家已经不高兴了。”

她太了解刘云茵的性格,在她那句“沈家算个什么东西”出口之前,刘云蓉立马正色道:“官不离商,商不离官。若我们今日与沈家交恶,父亲和嫡母必不会放过我们!”

刘云茵在外作威作福,对父母始终是惧怕的。闻言咬牙道:“难道就这么便宜了她?”

“交给我吧......”

刘云蓉安抚好她,向前一步,朝着台上的昌伯欠身道:“昌伯,我姐姐也是急着为我出头,语气才强硬了些,您老人家别见怪。”

昌伯忙道“哪里哪里”,又听她不急不徐地柔声道:“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作诗,各有千秋,谁又能说自己的诗就是天下第一呢?但今日赢花灯的规矩便是只看五位裁判的心意,既然五位裁判都觉得温二小姐的这首诗好,那这花灯就合该是温家的。”

她这话一出,那些同样交了诗却落选的人脸色就好看了许多。自来文人相轻,在他们心里,自己的诗不知比温知念那首好到哪去了。只能说今日这五个裁判不识货,并非是他们技不如人。

温知念此时已回到了温家的阵营里,揣着小手中肯点评:“刘家这位四小姐还算是通情达理。”

温知怜轻嗤一声:“别以为她在为你说话,刘家几个姊妹中,属她心机最深了。”

要不怎么说“绿茶最了解绿茶”呢,温知怜话音刚落,就见刘云蓉摆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咬着唇犹豫道:“其实小女子只是想问一句,既然五位都觉得这首诗好,那可否请五位点评一下,温小姐这首诗好在哪里?也让我们余下的人输得心服口服。”

她先前已做足了通情理、识大体的大家闺秀姿态,如今提出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若这几位裁判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反而显得温知念这局赢的不光彩。

不识字的那三名裁判面面相觑,识字的两名中,还有个十岁的少年被众人盯得直冒汗。过了一会,唯有那名年轻书生站了出来。

他身长七尺,偏瘦,脑袋上戴着一顶书生巾帽,眉目虽是端正的,皮肤却晒得有些黑。在普罗大众的眼里,男子拥有白皙的皮肤总是容易让人联想到“小白脸”,进而有种天然的不信任感。他的黑肤色却给他增添了几分历经浮沉的稳重,使得他的话听起来更有分量。

“诗本就讲究用词简洁、言语凝练,因此诗之好坏,并非由篇幅长短决定。这首《咏月》虽然简单,但胜在浅直平易,质朴有趣。古人云,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他顿了顿,为不明就里的围观百姓解释道:“意思就是,诗歌可以抒发情志,可以观察自然,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讽谏怨刺不平之事。这首诗明为写月,实则讽人,劝诫人们知恩图报,切莫过河拆桥。短短二十个字,既有景也有情,因此小生给了十分。”

刘云蓉没想到这五人中还有个厉害的人物,点评得头头是道,让围观群众也连连叫好。她平复心绪,笑着道:“可作诗讲究对仗工整,平仄规律,这首诗却......”

“小姐所言差矣。”那书生面不改色,认认真真道:“诗歌最早起源于民间歌谣,几经演变才发展成如今的诗体。这些所谓的格律,不过是文坛中人自己定的规矩。孰不见古体诗里,连上下句的长短都不一致。小生以为,并非只有王公贵族的风花雪月才称得上诗,田间小调,孩童歌谣,乃至货郎走街串巷的戏言叫唱,均可成诗。”

底下有好事的百姓大笑道:“那我们岂不人人都是诗人?”

书生认真地点点头:“确实如此。”

底下的百姓哄然大笑起来,没有人把他的话当真。但他这番话却让刘云蓉无法反驳,虽然她心里就是觉得高雅的诗歌与这些贱民不沾边,但这话却是万万不可能诉诸于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