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妙仪尽量稳住心神,不让自己太过思考。她仅仅来到漠北两天继而连三的发生大事,要是这幕后之人不想如此之快的露出庐山真面目。
在短时间之内不会再发生的大事。
“管家你派人去打探一下将军的行踪”管家听到沈妙仪的吩咐应答一声就下去了,沈妙仪一改方才有一点惊慌的模样,反而安慰道“林大将军,想必还是公务缠身要晚一些时候回府我们且等就还是了”。
沈妙仪坐在主位上,菜肴已经热了两次也没有等到林清宣回来。鸠玄也在方才被沈妙仪派出去打探消息,要是过一个时辰还是不归肯定是发生一些事情。
如今她已经和林清宣同为一体,在经历端亲王之死获利一方彻底是林清宣的情况下,在短暂时间是会成为众矢之的。
“怎会如此之快”?沈妙仪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一刻钟之后,管家慌慌张张地进门。沈妙仪看到如此慌忙的管家就知道心中最愿意出现的事情发生“公主,公主不好,将军是被王上留下皇宫中了”。
果然不出沈妙仪所料这个北国除了漠北王谁有可以,在短短时间内就留住林清宣如此久。沈妙仪宽慰自己“还好不是路上遇袭好,没有丢小命”此时反倒是淡定极了“原是这样那就不必着急,大家都先用膳”。
管家是从漠北皇后贺式雪从府中一路跟到皇宫,再到林清宣身边的老人,对林清宣很是关心。如今看待沈妙仪是这个态度,急的就差原地打转也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安心,至少将军现在生命无忧”沈妙仪有在心中暗暗补充“就是可能心理上要受到一点打压了”听到这话管家焦急的神色有所缓解。
“劳驾,贺管家稍后备一驾马车,我们去接将军”。
御书房内,左右丞相、尚书。礼部也赫然也在此列几乎是所有等二品以上官职尽在,既有林清宣一党也有太子一党但是漠北王翩翩只传召林清宣前来。
房中密不透风,摆放的宫灯都没有出现晃动的迹象。坐在殿中的众人呼吸得缓慢了些许,感觉自己呼吸大一些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一般。
“林大将军到”。
一声既出,门被腰弯的将近到膝处的打开,带着灯芯的摇晃照在大臣的脸上每个人的表情都不同,就连顶级的石刻大师所雕刻的人物的神色都未有如此丰富,画面当真是极具有观赏性。
林清宣在太监打开门时,观闻到此等场景心中难免一惊。她被在正准备回王府之际被紧召进宫,连消息也没有留下,如今一开门就是此等壮丽景观。
“儿臣,见过父王。不知父王召我前来收为何事”?
林清宣心中一惊,速度倒是丝毫不减。看到林清宣前来脸上突然就挂上笑脸,笑的也很是和蔼“清宣先坐下吧”。
“今日请诸位大臣前来是为了,清宣封王一事。那日朝堂上已经是说明,今日想问一下各位对于具体封王的事宜”。
漠北王话闭礼部尚书就拿上三张玉牌,在各位大臣面前走一遍。看过玉牌的大臣无疑皆是震惊,看到众人的神色林清宣就已经猜出来是何等封号。
“看现在是让我帮她平衡太子一党了”。
林清宣大吸一口气,尽力地平衡自己此刻失衡的内心。“王上,此等实权在握实在不是一届女流之辈可以担任”还不等礼部端着盘子上玉牌走一个来回,刑部尚书就第一个发言,极力阻止事情的发生。
“臣等复议,万万不可啊!还望陛下三思”。
跪下者占到大臣的三分之二,跪下之人大多数是太子一党之人还有中立部分。本身只是授予林清宣一个虚妄的头衔如今变成实权。
“尚书此言差矣,王上臣觉得林大将军为漠北做出不少于太子的贡献,一个封王何必就被尚书等人如此弹劾”。
右丞相语气忽地拔高,大有几分义愤填膺之势“这是既是寒对我漠北有功之人,更是对王上的不屑于藐视”。
“此乃是忤逆之最,还请王上定夺”。
尚书大人此刻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不想着右相居然此等阴险狡诈直接给她扣上一个忤逆的罪名。
“呵,右相大人如此巧舌如簧我等怕是还有得学”。右相丝毫不惧,连眼神都没有分他嘴上毫不留情地怼回“我记得尚书当年会试,好在那文听晚之下是吗?怎么就靠不过是不是读书时想那花魁娘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