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我家木门通七零 > 第6章 二次交易

第6章 二次交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骁赶紧解释道:“怕晚了让你多等,眼下也农闲了,平常我们也是在山上转悠,找点野菜蘑菇之类的攒着,就早点过来等着了。”

说完顾骁还不忘扯了扯顾灵的衣角,提醒她视线不要那么直白。

交易的地点离木门有十来分钟路程,东西少的时候还好,东西一多,叶宁也是要费上一些力气。

随着叶宁的动作,顾家兄妹双眼放光地盯着背篓看。

叶宁也没辜负两人的期待,一罐接一罐地往外拿奶粉。

“这么多奶粉能吃挺长一段时间了,我找亲戚买了些罐子,这一罐就是一斤奶粉,每次吃完拧紧盖子,就不会回潮了。”

“十袋奶粉正好十罐,都在这里了,你们数数。”

顾骁和顾灵怎么都没想到叶宁会这么体贴,连保存奶粉的罐子都给他们准备好了。

这么好的罐子,要是放在供销社,指不定要卖好几块呢。

城里机器不足,平常老百姓要去供销社买肥皂、搪瓷杯子、搪瓷碗之类的,都需要工业票。

叶宁用来装奶粉的罐子看着密封性就好,想也知道除了装奶粉外,还可以用来装水、装饭菜。

这要是放在供销社,怎么着也得要一两块钱一个吧?

顾灵看着眼前的十个罐子,不敢置信地问:“不要钱,白送给我们?”

叶宁笑道:“当然了,你们上次给的手镯很值钱的,足够换这些东西了,除了奶粉之外,我还凑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顾骁心里早有预感,眼前的这个姑娘是个善心且大方的人,但是在她把背篓里剩下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后,他嘴角的微笑还是越来越难绷住。

苹果、柿子、挂面、奶糖……每一样东西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顾灵更是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这些东西都送给我们了!”

叶宁笑着从牛皮袋里拿了一颗奶糖,剥开糖纸塞进了小姑娘嘴里:“对,不过吃了糖记得刷牙,否则牙疼起来可是很难受的。”

嘴里包着糖块,顾灵出口的话听起来十分含糊:“这还是我第一次吃奶糖呢。”

顾灵年纪小,出生没多久父母便相继去世,家里没了得用的劳动力,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顾家人连吃饱都难,更别提糖这种贵又不顶饿的零嘴了。

顾灵第一次吃糖,就是她大爷爷家娶儿媳妇的时候,她守在院子外面看热闹,大爷爷背着人偷偷往她手里塞了两颗糖。

作为大队上最富裕的人家,周队长家里办喜事,用的也是供销社最便宜的水果硬糖。

奶糖属于高档糖果,虽然不需要糖果票,但是售价却高达两块八一斤,一般人可舍不得吃。

顾灵到底是孩子心性,看着眼前的一大袋奶糖,心里就已经美得冒泡泡了,根本就顾不上其他物资了。

顾骁注意的却是那两把挂面。

超市里卖的农家鸡蛋挂面,最简单的白纸包装,一把三斤,虽然没有那些大品牌的用心包装,但也靠着加量不加价的卖点,笼络住了一大批消费者。

“你上次不是说奶奶身体不好吗,这鸡蛋挂面煮起来简单,既好消化,又有营养,最适合老年人吃了。”

这挂面可是叶宁再三斟酌后的选择,诚然,超市里有营养的食物很多,鸡鸭鱼肉虾,但是这些食物贵不说,也不适合顾家的情况。

挂面就很好,经济实惠,两把二十块,足够顾家人吃上一段时间了。

看着眼前的这些东西,精打细算如顾骁,此时也发自内心地朝叶宁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这些东西本来不在我们的交易中,真是让你费心了。”

此时叶宁还没忘记给自己营造人设,遂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没事,这些东西就是外人看着难得,我家里亲戚多,门路也多一些,买这些东西比供销社里的价钱还要便宜一些。”

心里惦记着赚钱大计,这次叶宁也没急匆匆离开,而是特意把话题往深了引。

“都说城里日子好过,其实也不尽然,城里就是吃商品粮,也是有定量的,有时候想想,住在乡下也不错,有地就不愁粮食。”

听着叶宁这一番可以称得上是‘天真’的发言,顾骁暗自在心里摇了摇头:

“哪有这么好,山里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们平常山上摘点野菜,捡点蘑菇自家吃没事,这数量可不能多,要是打到兔子野鸡,自己在山上偷偷烤了吃了还行,要是带下山被人发现了,轻则□□部们批评一顿,严重的,得拉到公社去批|斗。”

“现在一家人只能养两只鸡,虽然有三分的自留地,但是地里的出产也就只够自己吃的,夏天菜吃不完,也只能晒成干菜,要送到供销社去,一斤豆角茄子只能换一盒火柴。”

鸡蛋倒是值钱,一分钱一个,但是顾家的鸡蛋一贯是攒不下来的。

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喂鸡,只吃青草和虫子,鸡也缺营养呢,两三天下一个蛋。

这蛋顾家人也舍不得吃,要拿去供销社换盐巴和火柴,也就是周顺弟今年晕倒了好几次,才愿意听顾骁的,时不时地留下一个鸡蛋煮成蛋汤。

一个蛋打一盆汤,虽然没多少营养,但多多少少也能补补身体。

叶宁知道此时乡下的老百姓日子难过,却没想到会这么艰辛,遂提醒道:“我之前听亲戚说,北方农村有不少人都偷偷在山里种粮食呢,我觉得你们或许可以试试。”

这可不是叶宁的胡诌,而是她之前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时候看到的真实事件,据说那会儿偷偷在山上种粮食、养牲畜的人还不少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