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月亮奔我而来【国乒】 > 第25章 嫡长弟

第25章 嫡长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实早在2013年时,王楚钦在夺得全国少年比赛单打冠军的时候,根据国家队规定,获得全国少年比赛的单打冠军,年满14岁的队员可以直接进入国家二队。

但那时王楚钦只有13岁,如今时随境转,王楚钦已经开始向国家一队的大门扣响敲门砖。

在青运会王楚钦向男单冠军发起冲击之前,大头依然在向自己的师哥——马龙,寻求帮助,而对比昨天在电话里轻声细语的哄到,这次的马龙却显得很严肃。

“你还想着让我像之前全锦赛一样骂你?”

遥想2014年,自己第一次随队参加全锦赛时的场景,现在还觉得有一些委屈。

因为大头当时刚收获世界性青少年比赛的冠军,心气儿还有一些高,但万万没想到刚上去第一场比赛就输了,局间休息就被龙哥一顿骂。

马龙严肃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自身也明了自家师弟是紧张,比赛之前内心有想法很正常。

但也不能一味的把他当小孩子去哄,严慈相济,让马龙把大头这个高需求宝宝拿捏的死死的。

“我昨天和你说的,你全忘了,是不是?”

“你想那么多干什么?越想你越焦虑,越害怕。”

道理谁都明白,但是事儿不发生在别人身上,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随着年纪的逐渐增长,每一次新的比赛对于王楚钦来说都是一次没有迈入过的领域,人总是会对未知的事情有些畏惧。

“不要给自己留后路,就是往前冲,进国家一队,来我身边。”

去国家一队

到我身边。

马龙在挂断电话之后,内心还想着是不是对他有点儿严厉了些,但如果不这样做,就像养小孩儿一样,一味的“溺爱”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体育馆里已经坐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球迷,不同于像樊振东、林高远……这些熟悉面孔,在进行青运会男单冠军角逐的是来自北京队的王楚钦和来自青岛的魏世皓。

而解说本次赛事的央视人员杨影,也对王楚钦抱有极大的期望。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观众朋友们,欢迎您收看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男子单打的金牌争夺战。”

第一局上场,魏世皓占据年龄的优势经验充足,首先发起进攻,而王楚钦因为进入比赛状态较慢,以8:11失掉了首局。

第二局开始,由于首局的失利,王楚钦已经处于完全亢奋的状态,凭借着夯实的北京队基础框架,在接发球和进攻中都表现的无懈可击,最终扳回一城,现在大比分1:1平。

第三局比赛,王楚钦甚至打出了11:1的惊人比分,用解说的话来说就是“魏世皓此时好像是已经被打蒙了。”

第四局,大头继续扩大优势,抓住魏世皓速度较慢的弱点,把大比分带到了3:1。

但第五局时,由于大比分的优势急于出线,王楚钦内心也产生了较大的波动,加上魏世皓的主动求变,被追回一局。

“再加上王楚钦这名运动员呢,最宝贵的特点就是在场上有一种霸气,他这种霸气就是自信,对对手的这种压迫力、震慑和气场还是会很足。”

在双方运动员进行一场激烈的较量博弈之后,王楚钦迎来了自己本场比赛的赛点。

“赛点。”

解说员也在屏息凝神的关注着王楚钦是否能够顺利拿下这次的金牌点。

球迷观众们热烈欢呼,本次冠军争夺也落下帷幕。

“这样11:5,15岁的年轻小将王楚钦夺得了冠军。”

赛后王楚钦抬起自己的右手,像看台上的朋友们致敬,而此时的关练也已经早早的举起了双拳,“冠军拿下。”

“我们也希望今天这场比赛,这是他职业生涯一个新的开始,只是一个起点。我们将来呀,有更多机会能够看到小将王楚钦在国际大赛上,世界大赛上,能够表现出中国乒乓球男队最好的一面。”

最终王楚钦以4:2的大比分力克魏世皓夺得第一届青运会男单冠军,为他走向国乒队一队的道路上继续添砖加瓦。

没有人会否认进入国家队的都是天才,但能够进入国家一队,真正打到主力层里头的人,那就是天才中的天才。

2015年年底,国乒一二队在镇江打交流赛,最终确定进入国家一队的名额。

而此时的观念也急忙从北京赶赴镇江

,陪伴在王楚钦的左右。

“歇一会儿啊?”

看到自家徒弟如此的努力,关亮也不好说什么让他泄气的话,但一直紧绷着弦也不是办法。

此时球台对面的王楚钦急的嘴上已经起了一个大泡,因为休息不好,眼睛充满了红色的血丝。

而如果有人仔细端详的话,关亮教练发红的眼眶已经止不住的开始心疼,“他太在乎这次机会了。”

被浸湿了无数件的球衣,湿哒哒的黏在身上,汗水也从头发丝慢慢的往下滑落,但大头好像什么都不在意。

抓紧时间多练一会儿,比赛时就多一份的坚定和自信。

“我就是想赢,想上一队。”

这是他向自己主管教练关亮重复过无数遍的话语。

没有人不想,但抓住这次的机会想上一队已经成了王楚钦心里的执念。

如果这次失败,那再想进入一队也只能等下一年,但是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又有多少年呢?更何况是黄金年龄。

错过这次机会,那下次又真正的有把握能够进吗?没有人敢赌。

王楚钦也知道,自己也等不起。

最终,命运还是眷顾了这个天赋加努力的少年,王楚钦也顺利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国乒男一队。

而此时的关亮教练也功成身退,收拾行囊准备返回先农坛。

对于关练来说,王楚钦是他在北京先农坛执教以来第一批小队员,说是把他当成自己亲生的孩子也不为过。

而此时自家徒弟已经用国家一队的成绩来回报自己,他总要放归他的梦想去走向更大的地方。

不必回头,但只要你需要,我会一直在原地等你。

而先农坛就是每一位身在国家队的北京队员们,漂泊在外时累了、倦了可以休憩的港湾。

“二队上来三。”

这是乒乓球队的记者周到,在微博上发布的消息。

2015年底,王楚钦、刘丁硕、□□三人一同升上国家一队,因为年龄相仿,也被球迷朋友们戏称为“999三杰”。

而在这里,王楚钦也终于实现了梁靖崑所说“弟弟,我在国家队等你的”诺言。

“肥哥,好久不见。”

对于刚升上一队,对好多变化还不熟悉,尤其是那些主力队员们身上自带的世界冠军的比赛气质过于浓厚,再加上年龄的差距当一系列原因,也让刚进一队的小队员们不敢靠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