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现场在近郊的一个度假村酒店里,那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据说是新娘子想要一个草坪婚礼。
尽管这里空气清新,山清水秀,但白日的温度可不低,室外婚礼对于怕晒的人并不友好,好在这里不像城区那般闷热,偶尔一股山风吹过,携带阵阵花草香,令人陶醉。
在山里长大的喻言,喜欢亲近大自然,看着新郎新娘幸福满满的样子,嘴角一直扬着。
喻言的目光都在新人身上,而江禹行的注意力都在她的身上,他凑近她问:“喜欢草坪婚礼?”
喻言点头。
“这里有很多温泉。”
喻言诧异:“三伏天泡温泉?”
“三伏养生,冬病夏治,未尝不可。”
“我妈有风湿,冬天的时候右边胳膊和腿都是冰凉的,有时还痛。要是她能在江城长住,倒是可以带她来泡温泉。”
“过年时可以让阿姨来住一阵。”
喻言想了想,点点头:“我得赶快把房定下来。”
江禹行凑到她耳边低语,喻言的耳朵瞬间发红,害羞地看了他一眼再别过头去看新娘父亲致辞。
江禹行追问:“你觉得怎么样?”
“会不会太快了?”
“外婆等不急。”
“外婆会长命百岁,她有什么等不急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江禹行清了清嗓,“是我等不急。”
喻言捂着嘴笑:“你就这么恨娶?”
“那还不是因为想娶的人是你。”
喻言笑得花枝乱颤,见旁边的人频频看向他们两,她不好再嬉笑,提醒江禹行好好观摩婚礼。
*
江禹行和喻言打算吃过婚宴便去避暑胜地,大约两小时的车程,他们要在山上住一晚,山上还有一场音乐盛宴。
唱歌老跑调的喻言还没参加过音乐节,也没看过演唱会,可自从得知江禹行的这个计划后,她已经期待了好几天。
尽管江禹行的奶奶和姑姑不给她好脸色看,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好心情。
不过,她的好心情没多久就戛然而止。
*
刚来酒店时,江禹行便带喻言去给许家人道贺,这里还有些其他熟人,他一一地为大家介绍着喻言。
当然,也包括他的父亲、奶奶和姑姑。
江明朗像上次见到喻言时那样,笑容满面,像个慈父。
然而江禹行却不以为然,那不过是岁月的伪装罢了。
江老太太看上去就不是好说话的人。她个子不高人也瘦,却有一种藏不住的高高在上。她年岁已高,还有一股从容和精明。如果表情控制失败,就会有很明显的刻薄感。
江明丽比她母亲高大许多,像一个放大版的江老太太,看起来更不好惹。
喻言站在江禹行旁边,安静地听着他与他亲人间的对话,大多时候是他的奶奶在说话,叮嘱孙子多回老宅。
江老太太只是在江禹行介绍喻言时,微微点了点头,便无视后者的存在。
反倒是江明丽多看了喻言几眼,不过眼神并不友善,带着轻视和挑衅。
如果喻言不知道江禹行的奶奶和姑姑的为人,此刻她应当会窘迫尴尬。
好在江禹行从未隐瞒他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她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无礼挑剔而内耗自己。
有个阿姨上前打招呼,对江老太太说了一句:“我看很快就能喝上您孙子的喜酒了。”
江老太太斜眼看了喻言一眼,挑了挑唇:“我江家大门可不是谁都能进。”
江禹行神色一顿,转头看喻言,见她在对自己笑。
那位阿姨哪不知江老太太的个性,要怪就怪自己,没事先了解情况,此刻只能尴尬赔笑。
“阿姨,奶奶说得没错,我可不是随随便便找人结婚的人,更别说让别人安排我的婚姻。”江禹行握着喻言的手,十指紧扣,“到时候您可得来参加我们的婚礼。”
阿姨见江禹行替她解围,笑着说一定,又闲聊了几句后离开。
不过江老太太和江明丽的脸色可不好看,江禹行也不想看,拉着喻言走了。
吃席时,江老太太本想让孙子同坐一桌,可江禹行不想喻言吃饭时还受气,便找了个理由到其它桌上吃饭。
饭吃到一半时,江禹行被江明朗叫走。在场有不少长辈旧识,他出国又在外工作好多年,好久没见到这些人,作为晚辈的他理应去问个好。
*
喻言放眼望去,全是陌生面孔,也罢,可以好好享用美食。当她吃饱喝足后,江禹行还没能脱开身。她觉得有些闷,走出宴会厅,在花园里找到一处凉亭看风景。
花园幽静,阳光透过树叶空隙闲散地打在凉亭里,形成一个个金色美丽的光圈,尽管烈日炎炎,可人在亭子里不觉热且惬意。
饭后不久,喻言略显困顿,靠着柱子闭目养神。混混沌沌之际,听见有人靠近,她急忙睁开眼,许是意识还不清醒,愣了几秒后才站起来。
只见江老太太不急不缓地走进凉亭。
“奶奶好。”
江老太太冷哼一声:“不能随便跟着叫奶奶,能不能进门还不一定。”
这老太太也太较真了,就一个称呼而已,晚辈见了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谁不叫一声奶奶或是婆婆,难不成叫老太婆。
她不想跟一个老人计较太多,笑了笑:“江女士,您坐。”
江老太太横了一眼:“我不姓江。我看你人也不小了,脑子却不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