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连问了几家,不是被推托,就是觉得她一女子闹着玩的。
蕊卿无语,但蕊卿不说。
“小姐,天色渐晚,要不我们找店先住下,明日在寻?”
这不比王都,地势不熟,于是苏蕊卿点了点头。
待到晚膳时间,街上渐渐热闹了起来。
有吆喝着卖糖酒的,有摆摊卖小物什的,苏蕊卿逛着,买了好几个她在王都也不曾见过的。比如各式各样的走马灯,比如以前没吃过的糕点。
“掌柜的,这里是每晚热闹吗,白日我怎么瞧着街上没这么多人啊。”进店落座后,苏蕊卿便向店家问出自己的疑惑。
“想来客官不是本地人吧,”掌柜的正端上来热气腾腾的大菜,店内招牌,脆皮烤鸭。
“我们这里是小镇,与其他地方不同,没有太多田土用来种植,大户人家也不愿住在这里。大多数的百姓啊不是在工场做帮工,便是在作坊里当工匠,所以白天街上基本上是没什么人的。
但是一到晚上,大伙便会从工场作坊那出来,逛逛集市然后回家,第二日又一切如常。”
原来如此。看来这小镇,确实与王都有天壤之别。
“掌柜的,我听闻王都很多的首饰坊都在此处有工场,那我要是想买,但是买的又不多,一般去哪里合适?”
“客官,你算是问对人了,”只见那掌柜的又端来卤鸭,然后拂了拂手,将手掌上的油汁擦在了面前的袖套上。
“首饰的工场大多都在西边,但是东市往里走十里,其实还有一家。那家人姓付,他们家的首饰美的出奇,我娘子以前还是店里的老主顾,只是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做生意了。”
“为何?”苏蕊卿好奇道。
掌柜的接着到,“前几年本来生意红火着,可是他家的女儿偏偏大闹,说别家都是仿制的他们家的,还要去报官!·我们镇本来就小,她女儿这么一闹,便把其他同行得罪了,所以纷纷排挤他们,没过多久生意便做不下去。
后来过了几年,想必是大家不追究了,就又开始卖首饰。不过地段不好,大多数客官都会直接去西边,很少知道他们家,客官要是西边没买到合心意的,可以去那家看一看。”
“多谢。”苏蕊卿点头示意,并让小翠多付了一两银钱。
“多谢贵客。”掌柜的接过银钱,乐呵呵地道。
二日一早,苏蕊卿便走去掌柜的说的付家。
大门紧闭,门看起来也有些破旧,不太像有人住的地方。
苏蕊卿敲了敲门,无人应答。
“小姐,我们回去吧,这里看来不像是有珠钗卖。”
苏蕊卿又敲了敲门,依旧没人应答。转身准备走时,门开了。
开门的是个女子,一身赤红色粗布儒裙,头上一支木钗,眼眶有些微微泛红。
见到苏蕊卿时,眼神上下扫视一圈,然后理了理衣裙和头发,开口问到,“贵客是有何事?”
苏蕊卿行了行礼,“掌柜的好,我听人说,你家的首饰样式与别处不同,想来是有巧匠。我这有一支珠钗,想要仿制一批,不知可否啊?”
那女子有丝惊奇,“贵客是一支什么样的珠钗?”
一旁的小翠将夜明珠钗递上。
那女子接过珠钗,随后一副吃惊的表情。
苏蕊卿也一副吃惊的表情,她什么意思?这工艺震撼到她了?
只见女子双手有些颤抖,“这珠钗,你们是从何而来?”
“是我哥哥从边境寻来的,我取名为夜明珠,此珠…”
“不是,我是问贵客,这钗头,是从何而来?”
?苏蕊卿还以为她好奇那颗珠子呢,毕竟此珠罕见,见过的人都要问她一句,“这珠钗,是从哪里来的。”
“我也不知,是我家里人买给我的。”
女子二话不说,将钗丢给小翠匆忙跑进了屋。
?这是何意?
一盏茶的功夫,此女子又匆忙跑了出来,手上拿了一大把一模一样的钗头。
?
苏蕊卿眼珠子都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