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这是一封求救信[刑侦] > 第5章 Chapter5

第5章 Chapter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话。”

“行行行!那我走咯。拜拜!”

姜南祺乖乖坐回驾驶座,发动了汽车。

宋隐轻叩了一下车窗,随即朝前走去。

“宋老师早啊,那位帅哥是——”

见到宋隐,蒋民颇为好奇地问道。

“一个认识的人。”

宋隐随口解释一句,目光淡淡掠过连潮,再问蒋民,“案子方面,有什么进展吗?”

蒋民没来得及回话,连潮先开了口问:

“凶器调查方面,有结果了?”

“嗯。不过我想先确认一件事。”

宋隐侧过头,对上连潮的目光。

“我听说第一案发现场,是育林小区的地下车库。监控查了吗?是否拍到了行凶过程和凶器?”

连潮道:“拍到了一部分。不过监控视频的质量非常低,只能看出凶器是个棍状物。”

宋隐再问:“连队,凶手没有处理任何东西,只处理了凶器。所以你觉得凶器一定很特殊,也许是签过名的棒球棍一类的,对么?”

宋隐果然敏锐,立刻抓住了自己关注凶器的原因。

连潮双眉轻轻往下一压,表情依然严肃,语气倒是挺客气。

“宋老师这么问,是有不同看法?”

“得再去个地方做确认,一起吗?”

“没问题。你想去哪儿?”

“育林小区。”

这日上午,乐小冉继续去跑李虹的社会关系了。

宋隐、连潮和蒋民,则一起去了育林小区。

连潮负责驾驶,开的是市局配的丰田普拉多。

快速将车停进小区后,三人下了车。

其后,宋隐拿起手机,一边看地图,一边往小区外走了去。

蒋民憋了一路,这会儿忍不住问了:“宋老师,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怎么是往小区外面走?”

宋隐解释道:“昨晚我和卓宛白测量了死者颅骨各处创口的形状、大小、角度,做了详细的测算分析。

“结果显示,李虹是被殴打后颅骨骨折,引发颅内出血,进而导致脑疝死亡的,这和我最初的判断一样。

“我判断凶器应该就是最普通的钢管。

“这种钢管通常会涂有防腐漆。后来我果然在伤口组织中,提取到了环氧树脂漆的成分。”

宋隐看一眼手机上的地图导航,在路口处拐了个弯,再继续往前。

“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育林小区附近正好有一个建筑工地。喏,就是那里……果然堆着好多钢管。

“这次的案件,凶手应该是蓄谋已久,提前在李虹的住处附近踩过点。

“踩点的时候,他路过这个工地,找机会进去顺了根钢管拿走当凶器,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凶手就在工地工作。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我们不能大摇大摆地走进去,以警察的身份进行索要钢管。

“所以,连队——”

宋隐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连潮,很正经地说道:

“你想办法溜进去,偷偷取一根钢管出来,让我带回去检测油漆成分。怎么样?”

连潮瞥一眼宋隐的表情,佯作什么都没发现,只道:“要是这里的钢管也有环氧树脂漆,那就说明凶器大概率来自这个工地。

“如此一来,谁都可能从这工地顺走凶器,它将不再具备任何特殊性,和我之前想的完全不同。”

宋隐点点头:“确实如此。”

连潮问他:“那么在你看来,凶手为什么非要处理凶器?”

一般来说,杀人容易抛尸难。

凶手把死者带去金沙河,按常理来说,本应该是为了抛尸的。

可他没有这么做,似乎是为了执行某种跟木雕娃娃有关的仪式感,他把尸体就那么放在了河边。

无论如何,凶手大胆到把尸体都留下了,像是完全不怕警方查,那么他为何单单要藏起凶器?

目前线索还太少,宋隐想不到答案。

他只是很认真地看向连潮,依然语气正经地问:“不知道。确实挺奇怪的。所以连队,你要不要去偷偷取钢管呢?这对查案很重要。”

连潮没答话,而是略俯下身,盯住了宋隐的眼睛。

他的目光非常锐利,像是洞悉了所有,宋隐几乎就要认为,他会当面拆穿自己的把戏。

哪知下一刻,连潮直起身,往工地方向去了,他像是什么都没察觉到般道:“行,我去。

“你和蒋民先回车上,我等会儿来找你们。”

蒋民倒是想到什么,迅速瞥向工地。

他发现大门口安了摄像头,里面的工人们也都已经开始工作了,于是赶紧叫住连潮。

“不是,连队,你不是真要去偷……咳,这是不是不太好?要不换我去偷……啊不,换我去借一根?”

“不需要偷,也不需要借。”

“啊???”

“你问宋老师。”

连潮走远了。

蒋民一脸莫名地看向宋隐。“宋老师……?”

宋隐眨了下眼睛,恍然大悟般道:“哦,其实不需要偷钢管的,过去刮点漆放进物证袋就行。”

宋隐的恍然大悟当然是装的。

真正恍然大悟的人只有蒋民。

他瞪大眼睛看向宋隐:

“不是宋老师,你刚才……等等,“什么‘不要打草惊蛇’‘不能大摇大摆’……连队你都敢驴?!”

宋隐表情淡淡的。

“倒也不是。看看新来领导的智商而已。”

蒋民:“……”

——得,看来新来领导的智商非常合格,只有我不行呗?

20分钟后,连潮回到车上,把物证袋递给了宋隐。

里面果然有一点从钢管上刮来的油漆。

又30分钟后,三人回到了市局。

连潮先回办公室展开其余工作。

宋隐则回办公室找到负责理化的赫冬,请他帮忙用能谱仪做检验。

临近午饭点,宋隐接到了连潮的电话。

“宋隐,结果怎么样?”

“你今天刮来的油漆,也是环氧树脂漆。和在死者颅骨提取到的油漆是同一种。”

停顿片刻后,宋隐问,“话说,凶手用钢管袭击李虹的时候,戴手套了吗?”

“戴了。”连潮的声音很沉,“所以,凶手不应该担心自己会留下指纹。”

事实上,即便作案的时候戴了手套,也可能留下其余微量的生物痕迹,比如细小的毛发、汗液等等。

这些生物痕迹也能提取到DNA,继而锁定凶手。

但这一定不在凶手的认知里。

在凶手看来,他全程都戴了手套,也就不会被抓。

于是他把尸体,李虹的车,以及自己用过的针线、刀具,就那么随意留在了河岸上。

可他到底为什么,偏偏藏起了一根普普通通的、没有任何特殊性、也不指向任何人的钢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