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听闻姑娘茶艺极好 > 第45章 兄弟

第45章 兄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间匆匆流过,四月如今已至下旬,谷雨刚刚过去,京城下了一场春雨,雨水过后京城又多了几分新色。

本来众臣对于燕飞觞的能力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在一同处事多日后,他们发现燕飞觞无论是能力还是效率都是非常惊人的,由她决策的奏折,她的提议是所有能想到的方法中最高效的。

众人对她的印象转好,也理解了当初武昭帝为何毅然决然地任用她为奉宸仪,她的能力足以胜任,也值得武昭帝去冒这个可能被朝臣反对的险,甚至,朝臣能从燕飞觞对某些事的处理态度上看出武昭帝的影子,该说不愧是在御书房待过的人吗?

与此同时,对于文人墨客而言,万分重要的事情,三年才举办一次的殿试也终于来临。

立政殿

武昭帝坐在主位,殿前一侧坐着的是燕飞觞跟独孤元霜两人。

殿外站了几排前来参加殿试的贡士,他们脸上神色各异,但绝大多数神情紧绷,有的甚至额头上浸出一层虚汗。

毕竟殿试与以往的会试之类的不同,他们是要面见天子的,九五之尊,对于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一辈子没机会见的,只要通过殿试,就可以摆脱白丁的身份,但也有不少人终其一生都无法通过乡试。

若是御前失仪可是大罪,若是说了什么皇帝的忌讳,基本就离仕途无缘了,可能连正常走出去都是奢望。

正当贡士心底打鼓时,站大殿前的太监高声喊道,“时辰到!请贡士入殿!”

坐在殿内的燕飞觞正觉无聊,就听见太监的喊声,很快,贡士陆陆续续地走进来。

贡士进殿最先看见的就是高坐明堂的大周皇帝,帝王所带来的压迫感让人不敢直视。

再接着看见的便是坐在前侧桌案旁的两位周身气质淡然的女子,虽然不知道她们的身份,但是能跟随皇帝出席殿试的人,定是帝王倚重之人。

等将殿试的题目发下去,殿内又恢复了肃穆,下面的贡士看见题目都在苦想该怎么动笔。

殿试题目只有四道策问,不过殿试期间皇帝可能会点贡士的名字,临时问他们问题,可以说,这有利有弊,考生可以在皇帝面前刷个眼熟,但也可能紧张回答不好,甚至连写文章都被打断。

燕飞觞打量着下面的考生,因为她们的位置是按会试名次安排的,所以她自是可以看见之前武昭帝让她特别注意的那三人。

坐在第一位的便是出自河南元氏的元颂今,燕飞觞注意到她神色不似其他人的紧绷,而是面色平静,手下的笔很稳,丝毫不受坐在殿内的几人影响。

燕飞觞不禁感慨,这便是门阀贵族与生俱来的从容吗?

她目光转向会试第二的谢清河,眼底划过讶异,玉貌俊逸,倒是一副好相貌。

这便是当年名满京城的谢清淮的弟弟吗,她并未见过谢清淮,不过他跟谢清河一母同胞,两人应该是有相似之处的,光看谢清河也能猜到谢清淮定然容貌出众。

燕飞觞突然想到坐在她旁边的独孤元霜跟谢清淮关系不凡,转头想看独孤元霜的神色。

却不想,旁边的独孤元霜神情微僵,眼神紧紧盯着谢清河的身影,燕飞觞低头就看到她手指紧握,甚至用力太大在止不住颤抖,完全没注意到燕飞觞投来的视线。

见她这副表情,燕飞觞就知道谢清河定是跟谢清淮长得极像的,可能还到了难以分清的地步。

她不禁感慨,“这可是殿试,你也别这样看着人家啊,万一盯得人紧张写不出文章怎么办?”

燕飞觞甚至觉得独孤元霜已经完全记不得这是立政殿了。

武昭帝将下面考生的神情尽收眼底,作为会试的前几名,他自是不会略过元颂今他们的。

武昭帝眼神放在他们三人身上,沉思着该问什么问题。

他自然不会因为他们太过年轻而看轻他们,毕竟家中底蕴越深,对于子弟要求就越严,甚至是严苛的地步,他们既然享受家族带来的荣耀,就要去守住这份荣耀。

武昭帝身为皇家人,当然也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自是对此深有体会。

燕飞觞将下面的人差不多观察完,这时皇帝身边的王公公喊到谢清河的名字。

那位风神俊逸的谢家公子起身,神情自若而又恭谨地行礼,等武昭帝问话。

“朕听闻,规范事物,垂士训诫,必须根据事物的本源来确定,建立国家,承袭家族,道理在于推崇根本,你来说一下开国承家,何以敦本?”

燕飞觞听见这个问题,微微挑眉,心中感叹道,真是是一点也不手软,这问题也着实棘手。

武昭帝的问题是针对世家门阀跟等级种姓的。直白点说就是,凡事皆有因果,现在的门阀士族我不是很满意,你们都跟谁是一家,我想给你们立个族谱,当然,祖辈名声不好的就别说了。

而谢清河便是门阀子弟,对他来说,这着实是不太好说。

他听完只想了片刻,便开口说道,“臣听闻姓氏传承的根本,在于明晰典籍训诂之义……

……臣沐浴淳和,叨承至训,名闻于圣听,言奏于阙前。谨对。[1]”

不得不说,很惊艳的答案,让人眼前一亮,倒是对得起他会试第二的名次。

燕飞觞听完他文采斐然的回答,暗想道,“看来谢家又要出一位名扬京城的才子了。”

其他考生听见他的话,估计已是心如死灰,按他这种水平写出来的文章,不管最后批改的是谁都会满意并给出极高的评价的,也因为他写的实在太好,将其他人的文章衬托得越发差劲。

所以说,能通过科举的人,实力和运气缺一不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