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听闻姑娘茶艺极好 > 第24章 开场

第24章 开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义康此时酒正上头,语气越发亢奋,“……哼!如今这天下姓李,我不过是没投个好胎,否则别说太子之位,连那皇位我都能坐?”

原本过来制止的店家此时也被这话惊得愣在原地,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

这边杨义康还没停,见没人再制止他,更是激动,“……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

燕飞觞见这场面已经一发不可收拾,觉得也没必要再呆在这了,对身侧的人说道,“走吧,这戏到现在,结尾已经没悬念了。”

云溪暮扫了一眼那边的混乱景象,不由得失笑,“也是,我们回去吧。”

程江视线边缘看见有两个身影无声地离开,他总觉得那个男子的背影很是熟悉,不过他此时也没办法细想。

毕竟杨义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一出,方才还在窃窃私语的人群瞬间鸦雀无声,完全不敢出声了。

毕竟这事要是被掺合进去可是要砍头的,无官无职的人自是不敢再在这站着,生怕被人误会跟杨义康有牵连,一会儿这处的人就少了大半,只剩下零星几个人。

“好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杨九,不知若陛下站在这里,你可还敢这样说?”

程江朝出声的人看去,那人是弘文馆大学士兼太傅汤易之,在当今陛下还在东宫时便辅佐在陛下身边的老臣,当今朝堂上有不少人皆是他的门生,受天下文人崇仰。

“哼!我看是陛下对你们杨家太过仁慈,连这天下姓谁名谁都分不清了。”

这次出声的是光禄大夫崔倾辞,出自百年氏族清河崔氏,是关陇门阀之一,当年崔氏随大周的开国皇帝一起征伐天下,开国重臣之一。

程江原本还打算自己出面,不过他们二人一出声,他也省事。

杨义康听见这两道声音,醉意瞬间清醒不少,毕竟他在纨绔,也知道京城哪些人得罪不得。

这时,酒楼下面传来盔甲的声响,很快一个像是统领的人走上前,他表情严肃,看到在这里的人不由得愣神,他朝几人行礼。

“羽林军统领张宁见过太傅,崔大人,有人上报说此处有人疑似声称造反,不知那人现在在何处?”

崔倾辞表情嘲讽,向厢房内愣在一旁的杨义康看去,“就在里面,杨九,你方才不是气势磅礴吗,怎地现在不吭声了。”

杨义康现在酒已经完全醒了,毕竟一般在京城闹事都是金吾卫负责,现在确实羽林军过来,他后背冷汗直冒。

汤易之此时出声,“直接带到陛下那里吧,我倒是要看看如今陛下还要怎样护着杨家。”

……

皇宫御书房

武昭帝李渊策正在批阅大臣不好决策的政务,殿内除了翻奏折的声音,再无其他声响。

他正想拿砚台上的毛笔去批手上的奏折,却看见御前太监王公公脚步匆匆地走进来。

走近低声在武昭帝身后说道,“陛下,杨家杨义康在百宴居大闹,说是……”

王公公作为皇帝身边的人,自然消息灵通,酒楼那边的事才发生就传到他这。

武昭帝算是脾气不错的皇帝,对大臣的劝谏也都会听,哪怕有大臣在早朝反驳他的说法,他也不会恼怒。

不过他听见王公公的话,还是没忍住脸色变沉,他到底还是说一不二的帝王,帝王最容不得的事就是谋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从第一位帝王开始,所有帝王都在做的事就是将权力集中在自己一个人手上,削弱番地势力,兵权由自己掌握。

这些事的目的便是以防底下的人生了不该有的心思,觊觎不该有的东西。

武昭帝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自然是不会在谋逆一事犯糊涂,哪怕说这话的人是皇后的母家。

皇权之下,皆为臣子。便是太子,皇帝也不会容许他生出将自己逼下位的心思。

武昭帝眼神幽深,看不透情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此人志向高远啊。”

王公公却是不敢接话,这话可不是让他接的。

很快就有侍卫进来禀报,太傅汤易之、光禄大夫崔倾辞、左羽林军统领张宁携逆臣杨义康求见。

[1]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诗经·小雅·北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