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纸嫁衣相关同人]还君明珠双泪垂 > 第54章 第 54 章

第54章 第 5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潘美的话语落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释然与深沉,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人,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与包容,而非简单的对抗与割裂。

这一刻,图书馆内的静谧仿佛成了最深沉的背景,映衬着杨业内心的波澜壮阔。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未来的希冀,展现出一位军人的刚毅与一位父亲的柔情。

潘安的话语,如同一阵春风,轻轻吹拂过杨业的心田,激起层层涟漪。杨业的面容凝重,若有所思:“设身处地,如果我的女儿遭受如此不公,我也会感到同样的愤怒与不甘。反对,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似乎是一种本能的保护行为。”

当天晚上,杨业回到家中,翻阅起尘封的族谱。当发现杨珏琅竟是自己弟弟杨烨家的女儿时,他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笑意,心中涌动着一股莫名的亲切感。他随即与妻子佘赛花分享了潘安在图书馆提及的一切,从杨李两家的过往,到《长恨歌》中的悲剧,再到杨珏琅和李还君的爱情故事。

“赛花,我们得去看看这个勇敢的姑娘,”杨业的眼神中满是对杨珏琅的赞许与关怀,“亲自去杨家,用我们的支持为她加油,鼓励她勇敢追寻自己的幸福。毕竟,时代已经变了,我们应当成为推动这份变化的一份子。”

佘赛花温柔地点头,眼中闪烁着赞同的光芒。两人决定,共同踏上这段旅程,不仅是为了延续家族的血脉亲情,更是为了见证一段新时代的潘杨之好,用理解和爱去化解那些古老的恩怨,为杨李两家书写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篇章。次晨,阳光初照,杨业与佘赛花整装待发,他们携带的不仅是行李,更是满腔的温情与期望。驱车前往杨珏琅的住所,沿途风景飞逝,却仿佛是穿越时光的隧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沉重与希望。

而在另一边的潘家,夜幕低垂,星辉点点,大学教授潘美步履稳健地穿过家门,手中还握着几本厚重的书籍,那是从图书馆精心挑选的学术宝典。他的思绪,却并未完全沉浸在学术的海洋,而是被日间潘安那句掷地有声的提问所占据。潘美望向窗外,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一份复杂的神情。

“潘美啊,如果你的女儿遭受如此不公,被自己的公公强取豪夺,最后枉死,你会反对吗?你会反对她继续与那样的家族维系关系吗?”潘安的话语,在潘美的心湖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他轻叹一声,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里既有对好友杨业的信任,也有一份身为父亲的坚决。“至少,杨业的人格我是信得过的。他若敢动我潘美女儿的一根汗毛,哪怕他现在是军人,我是个大学教授再不涉军旅了,哪怕他如今体力胜过我,我也要以这把老骨头,护住我的宝贝。哼,绝不容许!”

回到家中,潘美立刻吩咐妻子唤来女儿潘语嫣,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与期待。书房内,灯光柔和。”潘语嫣在母亲的轻唤下,缓步走进父亲的书房,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期待。她的脚步轻盈,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未知的边缘,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走进房门,看到父亲那双充满慈爱与期许的眼睛,潘语嫣的心不由得柔软下来。

潘语嫣站在父亲面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与信任,眼眸中闪烁着感激与惊喜。这份来自父亲的默许,不仅仅是对恋情的认可,更是对她的尊重与鼓励。夜风轻拂,窗前的兰花似乎也在为这一刻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温馨而坚定的力量,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在这片古老记忆与现代生活交织的空间里,潘美作为一名学者,更作为一名父亲,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责任与爱,守护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同时也悄然铺垫着下一代的未来之路。

“语嫣,坐下吧。”潘美的声音温和,却藏着一份不常有的郑重。潘语嫣依言坐下,目光在父亲和母亲之间来回流转,试图捕捉到一丝线索。

“孩子,我今天想和你谈谈你和杨家杨延朗的事。”潘美开门见山,语气温和却直接。潘语嫣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脸上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她低下头,手指轻轻绞着衣角,既紧张又有些许期待。

“父亲,您是说……”她的话语里带着一丝颤抖,既是对父亲态度转变的好奇,也有对这段感情未来的不确定。潘美坐在宽大的书桌后,语气温和而坚定:“语嫣,你与杨家那位少年的感情,我已无异议。你的学识与品性,足以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待你学业有成,大学毕业之时,便是你们可以考虑婚事之际。

潘美微微一笑,眼神里满是理解与包容,“我知道,过去我对你们之间的交往持保留态度。但今日与潘安的一席谈话,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立场。语嫣,人生短暂,能找到一个值得托付真心的人不容易,特别是像杨延朗这样的人,他的品行我是放心的。”

听到这里,潘语嫣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她抬头望向父亲,那份惊喜与感激难以言表。她的声音虽小,却异常坚定,“父亲,谢谢您的理解。其实,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我对杨延辉的感情始终如一。他的坚韧、正直,还有对我们之间感情的珍视,都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

说到这里,潘语嫣的脸上绽放出温柔的笑容,那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笑,也是对当前这一刻无比珍惜的笑。她继续说道:“我明白,真正的爱情需要勇气和责任。大学毕业之后,如果我们的感情依然如初,我会考虑结婚的事情。我希望,能和他一起,无论是风雨还是晴天,都能手牵手,共同前行。”

潘美看着女儿脸上洋溢的幸福光彩,心中涌动着欣慰。他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潘语嫣的手背,“这就对了,我的女儿。追求真爱的路上,定会有坎坷,但只要两人携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去吧,勇敢地去爱,我们都会在你身后支持你。”

对话至此,潘语嫣的心境已然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释然与坚定,再到现在的满怀希望。她起身,给父母各一个拥抱,那拥抱里满含着感激与爱意,仿佛是在无声地告诉他们,她已经准备好,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幸福。潘美在书房中踱步,目光深邃,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他缓缓开口,向潘语嫣讲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语嫣,你自幼饱读诗书,对历史中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定不陌生。就如《长恨歌》所载,寿王李琩与杨玉环的爱恋,最终化作了一曲哀歌。然而,你可曾知晓,他们的缘分并未就此终结,转世再生,成为了现代的法医李还君与女警杨珏琅。这段情缘,纵使遭逢杨家的强烈反对,尤其是杨珏琅的兄长杨锦城那句‘你若执意嫁予李家之子,我必亲手除之!’的激烈言辞,似乎预示着另一场‘长恨歌’的上演。”潘美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玩味与深意,“然而,这李还君,他非但不惧,反而以决绝之态,对其父直言:‘我非李琩,她亦非玉环,我们的命运由自己书写。’这名字,李还君,字面之下,是否也暗含着对过往的挑战,仿佛在向那高居九重天的唐明皇宣告:‘把属于我的还回来!’如此逆流而上,颇有当代哪吒之风骨。”

说到这里,潘美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看向潘语嫣,语重心长地道:“这些故事,虽跨越千年,却在提醒我们,真正的爱情,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值得我们去坚守和争取。杨家的反对,李还君的坚持,无一不在诉说着一个道理:爱情面前,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两颗心是否真诚相待。语嫣,你的路,也应由你自己选择。”

潘语嫣静静地听着,父亲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她的心田。她开始明白,爱情的路途上,难免有风雨,但只要两颗心紧紧相连,就能共渡难关。这份理解,让她更加坚定了与杨延辉走下去的决心。她微笑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那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光。潘语嫣静静地坐着,目光随着父亲潘美的话语流转,仿佛亲眼见证了那段跨越时空的爱恨纠葛。她轻抚着手中的书卷,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片刻后,她轻启朱唇,声音里带着几许感慨与思索:“父亲,您的话让我想到了许多。李还君与杨珏琅的故事,确是一段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奇缘。他们的爱情,即便面对着重重阻挠,仍旧坚韧不拔,这不正是古人所云的‘情比金坚’吗?”

潘语嫣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温柔的笑意,她继续说道:“李还君的名字,确实意味深长,仿佛是对命运的一种宣战,也是对自我身份的肯定。他不是历史的复制品,而是活在当下,有着自己意志与选择的个体。这不仅是对唐明皇的挑战,更是对所有试图束缚他们情感力量的抗争。李还君与杨珏琅,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重新书写了属于他们的‘长恨歌’,让这段故事不再只是遗憾,而是充满了勇气与希望。”

她抬头望向潘美,眼里闪烁着坚定:“我从他们的故事中学到了,真爱无畏,应当被尊重与珍惜。即使前路布满荆棘,只要两心相依,便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我想,这便是他们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潘美闻言,欣慰地点头,眼底流露出赞许的光芒。他深知,潘语嫣不仅理解了故事背后的深意,更从中汲取了成长的力量。在这一刻,父女间无需更多言语,彼此的心意已了然于胸。历史的河流悠悠向前,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正是那河床上最璀璨的珍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