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珏琅的声音柔和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向王娇彤介绍着她的伴侣:“彤彤,李还君,他可是法医界的奇才,一个典型的钢铁直男,同时还是冷笑话的高手,让人哭笑不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对哪吒情有独钟,十足的叛逆个性。与他前世温顺的寿王李琩截然不同,那时的他还不能违抗父命,如今的他却每天乐此不疲地‘怼爹’。”说到这里,蒋子文轻笑出声,指向一面名为现世镜的神秘镜面,“看看吧,他在现代又是如何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
镜中景象流转,聚焦于一家现代医院。病床上的李叔华(唐玄宗转世),带着前世的记忆,询问李还君关于一同前往奘铃村的杨锦城小道长。李还君,身着整洁的白大褂,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反问道:“您还敢问他的情况吗?您对玉环前世的兄长杨国忠的不满,似乎在今世化为了对杨锦城,这个被所有人称赞为24k纯金好孩子的兄长的惩罚。您是不是把他看成了一个温文尔雅版的杨国忠?”李还君的话语锋利,像一把从历史深处掷来的回旋镖,直击要害。
“杨锦城,他为了救自己的妹妹,甘愿深入地宫,用一场极限的交换,挽回了杨珏琅的生命,自己却背负上了葬尊的诅咒,注定无法活过二十六岁的门槛。这一切,都是您的选择导致的后果!”李还君的眼神锐利,仿佛能穿透时空,直视那不可逆转的因果。
“那三个月,杨锦城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身体如被千斤重压,内脏逐渐衰竭,每一秒都是煎熬。杨珏琅,我的未婚妻,他的妹妹,曾有过一瞬间想要减轻他的痛苦,甚至想到了最不愿提及的方法。但她立刻意识到,那意味着背叛,意味着亲手断送亲兄的灵魂归途。这对杨烨将军和佘红夫人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您怎能安心?他们的家庭,只剩下了两颗相互依偎的心,如今却面临绝后的残酷现实。杨锦城,那个从未品尝过爱情甜蜜的大男孩,生命就这样被无情剥夺。”
“杨李两家的恩怨,因您的决定,比古代任何一部小说中的潘杨之争还要深切。您让现代的杨家承受着与古代相同的痛苦,他们每一个节日,都变成了对逝者的无限思念,特别是清明节,本该是缅怀的日子,却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伤疤。难道,您认为牺牲杨家的未来,就能平衡您心中的怨恨吗?”
“我和杨珏琅,还能否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跨越重重障碍,最终走到一起?还是说,我们之间横亘的不仅是爱,还有难以调和的仇恨?若忠烈如杨业九泉之下得知他的后裔遭此不幸,那该是何等的悲愤!清明,本是慎终追远之时,却因您的决定,成了杨家人心中无法抹去的痛。您,是不是觉得只有牺牲,才能让这一天显得更有意义?”
李琩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自嘲与疼惜,仿佛在跨越时空的界限,对李还君的行为既感无奈又觉欣慰:“唉,我这转世的李还君,真是当代逆子一枚。在前世,我身为寿王,碍于礼法与身份,诸多言语行动皆需谨慎,许多想说未说的话,想做未做的事,都化作了心底的遗憾。而你还君,竟将这份遗憾,化成了直面权威的勇气,以一种近乎戏谑却又不失真诚的方式,去‘怼爹’,去挑战那些看似不可动摇的权威与规则。”
“你以现代人的身份,敢于表达自我,敢于质疑,甚至是对自己的父亲——那位在你身上承载着我李琩记忆的李叔华,也毫不留情。这种逆反,何尝不是一种对自由意志的坚持,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尽管在外人看来,你或许是个不折不扣的逆子,但在我眼里,你却是那敢于冲破束缚,追求真相与公正的勇者。”
“你所做的,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历史的一种另类解读,让那些沉寂在时间深处的声音得以重新响起。李还君,我的转世,你的每一次‘怼爹’,都是对传统与权威的一次温柔挑战,提醒着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每个人都应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追求内心的正义与真实。”
“愿你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能够保持初心,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继续以你独特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而我,李琩,将永远在你身后,以另一种形式,陪伴你一路前行。”
杨珏琅的讲述,充满了对过去的哀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但更多的,是对李还君那份深沉而坚定的爱的肯定。在这个充满宿命纠葛的故事中,他们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杨珏琅听闻此言,神色复杂地望向李还君,心中五味杂陈。李还君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击在她的心上。她未曾想到,李还君对李叔华的质问竟如此直接而深刻,每一字一句都透露出他对家族命运的不甘与愤怒,同时也映射出他对杨锦城深深的怀念与痛惜。
“李还君,”王娇彤低语,眼中闪烁着泪光,“原来,你们之间的故事如此纠葛,远超过我最初的想象。杨锦城,那个名字背后藏着的,不仅仅是温柔与牺牲,更是无法言喻的悲壮。而你,看似冷硬,实则内心如火,你对家族的忠诚,对所爱之人的守护,让我动容。”
李还君的面容在回忆中显得更加坚毅,嘴角挂着一抹苦涩的笑,那是一种混合了无奈与决绝的表情。“彤彤,这就是我们的故事,满载着历史的重量,又交织着现代的恩怨。我无法改变过去,只能尽力保护未来。锦城的牺牲,让我更加珍惜与珏琅的每一刻,也更坚定了我要对抗宿命的决心。”
“在那三个月里,我亲眼见证杨锦城的煎熬,他脸上总是带着一抹淡然的微笑,试图安慰我们每一个人,但那背后的痛苦,却如同深渊般深邃。每当夜深人静,我都能听到他压抑的喘息声,那是一种几乎要将灵魂撕裂的痛楚。而珏琅,她眼中的光亮逐渐暗淡,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担忧与自责,她曾偷偷问我,如果结束痛苦可以让他解脱,是否应该那么做。我看到她内心的挣扎,就如同亲眼目睹了最残酷的战争。”
“但杨锦城,他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他用最后的力气告诉我们,他的牺牲是为了保护他所爱的一切。那一刻,我知道,他不仅仅是一个兄长,他是真正的英雄。”
李还君说到这里,眼中闪烁着泪花,但他强忍着没有让它们落下。王娇彤伸出手,轻轻握住李还君的手,传递着无声的支持与理解。他们彼此凝视,似乎在对方的眼中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这样的故事,让人既心痛又敬佩。李还君,你和杨锦城,还有杨珏琅,你们之间的情感,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亲情与爱情,它是一种深沉的责任与奉献。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你们的故事,就像是一束光芒,照亮了人性中最真挚与勇敢的部分。”王娇彤感叹道。
此刻,蒋子文站在一旁,虽然面带笑意,但那笑容里却藏着对世间万物无尽的悲悯与理解。他轻轻点头,似乎对李还君的叙述给予了某种认可。“世事如棋局局新,但愿每一场悲剧之后,都有新生的希望。李还君,杨珏琅,你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前路如何,愿你们都能手牵手,勇敢前行。”
在这段对话中,三人的情感交汇,既有对过去的沉痛缅怀,也有对未来的坚定展望,他们的故事,在时间的长河中,泛起了层层涟漪,激荡着不屈与希望的波澜。王娇彤的目光温柔地转向杨珏琅,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那么,你家的李还君又是怎样一番风景呢?”
杨珏琅的嘴角勾起一抹柔和的微笑,仿佛回忆起那些甜蜜而痛苦的瞬间,“当我还魂未定,他满心想带我逃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共享片刻的宁静。可归来的那一刻,看到我身处危难,他的心仿佛被千斤重石压住,焦急万分。面对大巫贤那企图触碰我魂魄的手,李还君几乎是咆哮而出:‘不准碰她!’那时,我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一幅静默的画卷,让他的心如刀割。我的脸庞褪去了往日的活力,变得苍白如纸,长长的睫毛低垂,遮蔽了那曾经灵动的双眸,紧闭的眼睑像是将他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之外。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怜惜,害怕我这份脆弱会在不经意间消逝。”
“后来,当我寄宿于绢人之身,他的内心该有多么挣扎,‘我的女朋友,被夺魂、献祭、甚至附身于绢人……’这一切超乎寻常的经历如同狂风暴雨,击打着他的生活。尽管面对我哥杨锦城时,他显得有些无奈,但那份勇于承担的勇气从未消减。中学时代,《长恨歌》的诵读,勾起了他对前世的幻想,梦中那位身着白衣襦裙、泪眼婆娑的女子,轻声唤他‘李郎’,然后又消失在晨曦的雾霭中,留下他独自品味着无尽的思念与失落。这段不解之缘,似乎冥冥中指引着他与我相遇,两个世界,两张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面孔,一个柔弱中带着哀愁,一个坚韧中透露着独立。”
“那时,我也在梦里呼唤他,用最轻柔的声音低语‘李郎’,那是他的前世,寿王李琩。我们的相遇颇具戏剧性,我直接利落地救下了被歹徒劫持的他,而他竟敢顶撞父亲,坚称我是杨珏琅,而非历史中的杨玉环。李还君虽无阴阳眼,却凭借非凡的洞察力和逻辑推理,在重重迷雾中寻找真相,解开一道道谜题。他与父亲的对立,实则是对父亲偏执行为的不满与反抗,那些看似阴阳怪气的言语,是他内心挣扎的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