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接话,两眼放光,
“这李还君,简直是个行走的段子手,一句话能把人逗笑,也能把人怼哭,我猜他上辈子肯定是说书的转世,专讲那些‘让人笑中带泪’的故事。”
杨戬摸着下巴,假装沉思,“若说杨业将军地下有知,恐怕得开坛做法,召来《封神榜》里的姜子牙,问问这‘天命’到底玩的是哪一出,是不是也想凑个‘千年等一回’的热闹。”杨莲则是又心疼又好笑,她轻声细语,“杨珏琅啊,这李还君,是爱人还是仇人,怕是你心里也跟这剧情一样,七上八下,比坐过山车还刺激。不过,这爱情故事,倒也独特,以后子孙绕膝,讲起来都能成为传家宝。”杨锦城摆了个无奈的姿势,眼中闪烁着点点幽默的光芒,“看来,他这‘当代逆子’的称号算是坐实了,不过,如果能让这出‘历史闹剧’多几分笑料,也算我没白穿越一回。话说回来,这年头,穿越不易,且行且珍惜。”崔珏摇摇头,嘴角含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又惊人地不同,这次,它不仅重演了‘冤冤相报’的老戏码,还附赠了‘爆笑版’解读,这番‘清算’,怕是要被后人写进‘幽默史学’的教科书。”“而至于杨李两家,”蒋子文故作神秘,“这‘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现代版,或许还真能成为化解千年前恩怨的契机。清明时节,与其说是让人死,不如说是让人重生,毕竟,世间万物,笑对人生,方显英雄本色。”,众人相视一笑,似乎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幽默大戏中,找到了一丝和解与释怀的可能。原来,历史的轮回,也能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幽默方式,让人们在笑泪交织中学会放下与理解,蒋子文听罢,笑容愈发玩味,仿佛在欣赏一幕精心编排的喜剧,他轻弹手指,仿佛在空中敲响了无形的锣鼓,为这场“历史幽默脱口秀”增添了几分韵律。“哎呀,李还君,你这嘴上功夫,简直可以去说相声了,‘因果报应’这个梗,被你抖得如此生动有趣,我都快忘了自己是来调解矛盾的了。”
蒋子文的笑声在空气中缓缓散开,带着几分玩味与无奈,他的手指轻轻触碰现世镜,镜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仿佛正打开一扇通往现实世界的窗口。他朝向哪吒、杨戬、杨莲、崔珏,还有病床上意识模糊的杨锦城,示意他们见证一场不同寻常的对话。
李还君的形象在镜中清晰起来,穿着整洁的白大褂,眼神中既有法医的专业冷静,又夹杂着难以掩饰的愤怒与痛惜。他面对着病床上的李叔华,那张曾经贵为帝王的脸庞此刻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李还君的声音穿透了空间,带着冰凉的讽刺:“您,还有胆量问起他吗?您的因果报应,竟让一个无辜的现代灵魂承担。杨锦城,他只是个普通人,一个被赞为‘24K纯金’的好哥哥,却因您前世的偏见,成了今世的替罪羊。”
镜中的画面流转,杨锦城的身影出现在奘铃村的地宫之中,他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与决绝,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刀尖上。李还君的声音变得沉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无法逆转的悲剧:“他在那黑暗的地宫中,为了救出自己的妹妹,不惜一切代价,最终以一命换一命的惨烈方式,完成了他的使命。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您,我的父亲,您的决定,让他背负了本不该属于他的命运。”
随着李还君的话语,镜中的景象更迭,展现了杨锦城忍受病痛折磨的场景,他的身体蜷缩在床上,每一次呼吸都像是一场战斗。李还君的眼角湿润了,他的声音颤抖着:“那三个月,他所承受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就像被无形的巨石压榨,内脏一点点衰竭,每一秒都在逼近死亡的边缘。杨珏琅,她甚至有过那么一刻,想要用最温柔的方式结束他的痛苦,但那念头瞬间就被自责淹没,那是她的亲哥哥啊,她怎能亲手……”
说到这里,李还君的声音哽咽了,镜中的他,拳头紧握,眼中闪烁着泪光与怒火。他继续说道:“您可曾想过,这对杨锦城意味着什么?对他的父母意味着什么?您剥夺了一个家庭的未来,让他们承受失独之痛。杨锦城,他甚至连爱情的滋味都没尝过,就要匆匆离世。而我和杨珏琅,我们的婚约,现在看来,更像是命运的玩笑。她的心,还能毫无负担地向我敞开吗?”
哪吒在一旁听着,不由得感叹:“李还君的话,字字如刀,直击要害,真真是杀人不见血。”
杨戬则是一脸严肃,仿佛在为那位未曾谋面的杨业感到不平:“那位杨业将军若是知晓,怕是要怒发冲冠了。”
杨莲的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她轻声道:“杨珏琅,她该何去何从?面对李还君,她心中又是爱,又是恨,这矛盾的情感,她如何调和?”
而病床上的杨锦城,虽然意识模糊,但似乎也能感受到周围的情绪波动,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是对李还君那不屈不挠的抗争,抱有一丝欣慰。
崔珏望着镜中的景象,感慨万千:“历史的因果循环,终是让无辜之人承受了太多。这份清算,是否太过沉重?”
杨锦城躺在洁白的病床上,周围是冰冷的医疗器械,与他温暖的笑容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五脏六腑逐一衰竭,他的身体开始展现出了无法忽视的变化。原本清瘦的脸庞更加凹陷,皮肤失去了光泽,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灰白。他的眼神虽依然温和,却掩不住那抹淡淡的疲惫与隐忍的痛楚。
疼痛,如同无形的锁链,紧紧缠绕着他,从内而外地撕扯着每一寸肌肤,每一块骨头。他的呼吸变得短促,每一次吸气都像是在对抗着难以言喻的重压。尽管如此,杨锦城却始终保持着那份难能可贵的平静,偶尔嘴角勾起的微笑,是对命运无声的抗争,也是对身边人无声的安慰。
随着病情的恶化,他的动作愈发迟缓,连简单的翻身都需要旁人的协助。每当这时,杨锦城总是歉意地看向帮助他的人,眼中流露出的不是自怜,而是对打扰到他人的内疚。他的生命力仿佛是一盏即将燃尽的烛火,在风中摇曳,却顽强地不愿熄灭。
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三个月里,杨锦城经历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心灵上的煎熬。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正在倒计时,但他更加担忧的是妹妹杨珏琅的未来,以及她将如何面对失去兄长的痛苦。他曾在夜深人静之时,用尽最后的力气,低声向前来探望的李还君嘱托,话语中充满了对妹妹深深的爱护和对未来的期许。
“还君,答应我,无论将来如何,都要照顾好珏琅,让她幸福。”这句话,几乎是用尽了他所有力气,却也饱含了他全部的希望与信任。
而这一切,都被现世镜清晰地映照出来,让围观的众人无不动容。哪吒、杨戬、杨莲、崔珏,每个人的表情都复杂难言,既有对杨锦城命运的同情,也有对这场跨越时空因果的感慨。蒋子文则在一旁,目光深邃,似是在审视这场由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悲剧,又似在思考着什么更深远的东西。
整个房间内,气氛沉重而复杂,每个人的思绪都被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深深牵动,他们共同见证了命运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