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阅读,直至“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杨锦城的心脏猛地一抽搐,眼中闪过一抹痛惜与决绝。他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与妹妹之间的关系,以及妹妹与李还君的婚约。杨国忠,作为杨贵妃的兄长,最终也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妹妹,那场悲剧在马嵬坡达到了顶点。杨锦城的眼眸深邃,仿佛在那一瞬,他看见了历史的镜像,自己与杨国忠的身影在某种意义上重叠了。
当杨锦城的视线落在“宛转蛾眉马前死”这行字上时,他的面部肌肉似乎凝固了片刻,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他的眼睛先是因震撼而微张,瞳孔中映射出诗句中的画面,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壮与哀怜。随后,细微的震颤从他的眼角开始,逐渐蔓延至整张脸庞,那是同情与不忍交织的情绪在心头涌动的体现。
他的眉头轻轻蹙起,形成两道深深的纹路,仿佛在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波澜。嘴角原本轻微的上扬此刻变成了紧抿的线条,透露出他内心对命运无常的抗拒。随着文字的深入,他的鼻翼微微翕动,呼吸变得沉重而缓慢,每一次吸气都像是在吸入历史的尘埃,每一次呼气又似在释放对妹妹深沉的担忧与承诺。
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未落下,那是一种隐忍的坚强,是对现实与历史深刻反思后所展现出的男儿泪不轻弹。他的眼神从迷离渐渐变得坚定,仿佛在那瞬间,他不仅是在读书中的故事,更是在与自己的灵魂深处对话,决定着未来的行动方向。
这微妙的表情变化,如同一场内心戏的上演,无声地诉说着杨锦城对亲情的珍视,对责任的担当,以及对改变命运的坚决信念。
但这种相似让他感到的不是恐惧,而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他的嘴角勾勒出一抹坚决的线条,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他绝不允许妹妹走上杨贵妃的悲剧之路,哪怕这意味着自己需要承担所有可能的风险与牺牲。在这一念之间,杨锦城仿佛经历了一场内心的洗礼,他意识到,作为兄长,保护妹妹免遭世间风雨,即便那是兄长的宿命,也是他无上的荣耀与责任。
他轻轻合上书,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哪怕是牺牲自我,我也要确保她安然无恙。”这份誓言,无声却有力,如同他在内心深处立下的坚不可摧的壁垒。在那一刻,杨锦城的背影显得格外高大,他的心,因对亲情的执着与对未来的无畏,而变得无比坚强。他知道,历史不会重演,至少在他的守护之下,绝不会。
杨锦城的指尖缓缓划过书页,最终停留在那令人揪心的句子上——“宛转蛾眉马前死”。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似乎在寻找一个出口,一个能让他心爱的妹妹逃脱宿命枷锁的出口。那一刻,他的眼神从最初的惊愕转变为一种坚定,仿佛有千斤重的决意压在他的肩头,却又被他毅然扛起。
他的嘴唇抿得更紧了,几乎看不见血色,只有唇角细微的颤抖泄露了他的紧张与不舍。额头上的青筋隐约可见,那是一股内在力量的涌动,也是他对命运无声的抗争。杨锦城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仿佛在这一刻,他正与自己进行着一场灵魂的对话,权衡着生命的价值与亲情的重量。
当他再次睁开眼,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那是决心,更是牺牲的准备。他心中暗自许诺:“即便天塌地陷,我也要做她坚实的盾牌。”这个念头如一股暖流,温暖了他的心房,同时也带来了一丝苦涩——这或许就是身为兄长的宿命,一种甘愿背负一切重担,也要护亲人周全的宿命。
杨锦城的脸上掠过一抹淡淡的微笑,但这笑中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感:有对妹妹未来的期许,有对自己选择的无悔,也有对可能来临的牺牲的平静接受。他的双手握成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那是一种力量的宣誓,也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
他站起身,挺直了脊梁,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默,只为见证他的誓言。窗外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陆离地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使他看起来更加坚毅不屈。他的眼神坚定而深远,望向远方,那里有他妹妹的未来,也有他愿意用生命去守护的希望。
“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会是你最坚实的依靠。”他在心中默念,这一刻,他的心比任何时候都要宁静,因为他知道,为了妹妹,他无所畏惧,哪怕这条路上布满了荆棘,甚至需要他付出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