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庙堂之高,科举之卷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毕竟是主家小公子的蛋,哪个敢接回去开玩笑?

退一步,人工孵化顾悄也略懂一二。

宋朝开始,陆续出现多种人工孵化方法,比较简单的,是用牛、马或者鸭粪沤蛋,借便便发酵的热量孵化幼崽,顾悄吸了吸冻得通红的鼻子,分分钟否掉。

如果顾情知道,她心爱的小鸡仔是从便便堆里钻出来的,估计得把顾悄塞回牛马肚子。

剩下的,倒是还有栗火孵、稻糠孵、炒麦孵、炕孵,可这些无不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古代没有温度计,孵化期二十来天微妙的温差掌控,全靠农人经验。

不巧了,顾悄最缺的就是经验。

不过,他本意是指望原疏打听下县里的农人高手,没想到这家伙每每都能独辟蹊径,给他搞点意料之外的。

斗鸡达人,养鸡高手?就……也行吧。

反倒原疏,见不得小公子求人,耿耿于怀、贼心不死地怂恿着,“你就不能跟蛐蛐一样,搞点简单的,弄个木盆,装些沙子?”

先前顾悄倒是有这个本事。

他好养冬虫,经过几年摸索,孵化蟋蟀的成功率几乎达到了100%。

这个精细活儿,先要取卵,用干燥细腻的河沙,以木盆、棉絮隔温,夏末引健壮的雌雄种虫养在盆内,直到它们完成交/配产卵。再是孵化,要专挑立冬之日,用汤婆子兑温水,一日六换,使盆沙始终维持在春暖温度,河沙上再覆上丝绵,每日喷水保持水分。接下来的观察期,就要完全凭孵化人的经验,拿捏温和水的度了。

如此,五六天时即可见土松虫动,约摸七八天后若虫出土,它们与成年体长相类似,只是全身乳白,未生羽翅。这时要将若虫引到新鲜菜叶上,仍以丝绵、木盆温着,以水汽养着,直至一个月后,小小幼虫完成六次蜕皮,威风凛凛、鼓翅清鸣,这就成了公子哥儿们好玩赏的斗乐好手了。

小公子于此事最上心的时候,可不止孵养蟋蟀,还各处托人收集倒腾过蝈蝈、纺织娘、金钟儿诸如此类。他甚至能完全凭手感,确定各品种孵化期细微的温度差异。

说起来,孵鸡蛋跟孵蟋蟀蛋确实差不多,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温度。

蟋蟀要25℃左右,小鸡仔在37.5℃左右。可不管哪个温度,离了温度计连自己烧不烧都没感觉的顾悄,反正都搞不明白。

为了不谋蛋害命,手残党顾悄决定勇敢放弃。

他哼哼一声,竭力抗辩,“可蛐蛐我有经验,鸡崽却是第一次。而且蛋只有三个,我也不能保证一次成功。瑶瑶这么期待这些小鸡崽,你敢还她三颗臭鸡蛋吗?”

原疏听到顾瑶瑶,想也不想连连摇头。

旧时男女有防,原疏与顾情正面接触其实不多。

可这位小姑娘的磨人之处,他是半点没少体会。

小姑娘在家磨他哥,他哥就抱着蟋蟀筒子,笑眼眯眯在外磨他。

替她找人孵个蛋算什么?他还干过脂粉店里试胭脂、知县墙根听八卦、五湖四海买禁书……

想他一个根正苗红、一心向学的小年轻,到了顾家怎么沦落成的“休宁地保”?

纯纯因为这姑娘啊!

顾悄耸耸肩,“所以,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干吧。”

可到了酒楼包厢,顾悄一见到那个所谓的“专业人”,就有些后悔了。

因为专业人身边,陪坐的可不就是谢昭那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