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镇远侯府那日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有些许凉。
细雨如丝般笼罩着镇远侯府的青瓦白墙,叶倾华掀起车帘时,正看到安无恙擎着竹骨油纸伞立在石阶前。少年的玄色衣摆沾了水汽,却衬得眉眼愈发深邃,在她探身时便大步流星走来。
见他等在门口叶倾华有些惊讶,冬凝拿着伞犹豫不决,不知是撑还是不撑。
“下来吧,你那把伞太小了。”安无恙说着伸出一只手臂准备扶她下来。
叶倾华犹豫了一瞬,还是决定不拂了救命恩人的面子,扶着他的手臂下车。“多谢小侯爷。”
安无恙的伞自然地向她那边倾斜,把她整个人完全罩住,“怎么现在才来?”
叶倾华疑惑,末时三刻,很晚吗?按京中惯例,午后拜访本是常理,可这话在舌尖转了一转,最后化作一句,“是我的不是,让小侯爷久等了。”
安无恙低头看她,“你和谁说话都这般客气吗?”
啊?!叶倾华抬头看他,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客气也不对吗?怪不得都说安小侯爷喜怒不定。
见他半边肩膀已经有淋湿的痕迹,叶倾华握住伞柄想把伞挪过去一点。
安无恙稳稳撑住,“别动,这是我家,我湿了可以换,你要是湿了上哪换去。”
别一会又生病了,安无恙心想。也许是第一印象的原因,叶倾华在他眼里就是一颗弱不禁风的明珠,得小心护着。
“多......”
“谢”字还没说出口,就被安无恙皱着眉打断,“夜明珠,你要谢到什么时候。”
“哦。”
“吃过午膳了没?”
“吃过了。”突然意识他可能在等自己吃午膳,故而才问为何来得晚。叶倾华试探问道:“小侯爷吃了吗?”
安无恙还未开口,他的肚子就先给出了答案,咕噜噜叫了起来。
“对不起,我......”
“夜明珠,你不是‘谢’就是‘对不起’,换个词。”安无恙再次打断她,怕她想多,又解释了一句:“我习惯晚吃了,陪我吃点。”
“好。”叶倾华有些不好意思,让人等了那么久,前日应该约好时辰的。
安无恙的衣服到底还是湿了,把叶倾华带到正厅后回院子换了身衣裳。挑衣服时想到了她今日穿了玉色,指尖下意识的停在了同色系的青白玉锦衫上。
回到正厅时丫鬟已经摆好了饭菜,没有任何伤员需要忌口的食物,尽管这时候叶倾华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
他逆着光走进来,叶倾华眼里闪过惊艳,安无恙真真是女娲杰作,不仅是脸,身材也是,宽肩窄腰,英姿勃发,妥妥行走的衣架子,每次见到都能被惊艳到。念头刚起,她想到了云舒,眼神从欣赏变成了骄傲,我家子谦也是。
看到叶倾华的眼神的变化,安无恙勾起的嘴角又放了下去。
丫鬟端上一盏血燕,叶倾华欲言又止的模样落在他眼里,安无恙顺手夹了块烧牛肉:"库房里翻出来的陈年旧物,再不用该招耗子了。"
想起他不喜欢听道谢的话,叶倾华便什么也没说,只是小口小口的吃着。对于吃她还是有研究的,是不是旧物她第一口便尝了出来。
“喜欢一会都带回去,家里都是男子,没人吃这东西。”
“多谢。”见他眉头又皱起,叶倾华还是坚持把话说完,今日她本就是来道谢的,“小侯爷救命之恩,明珠无以为报,若是以后小侯爷有用得到我的地方,尽管开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安无恙闻言放下筷子,“什么都可以?”
叶倾华点头,“只要不违背仁义道德伦理,什么都可以。”
“那以身相许吧。”安无恙脱口而出,他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咳咳咳......”叶倾华惊得呛住了,咳得眼尾泛红,起了水雾。
安无恙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给她顺气,“开个玩笑而已,吓成这样?”
叶倾华实在没忍住朝他翻了个白眼。安无恙看着她的样子轻笑出声来,他觉着这才是真的夜明珠,和第一次见到时一样,生动有趣,那个端庄贤淑的贵女模样不过是伪装。“戏文不都是这么唱的吗?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叶倾华没好气接道:“戏文里还唱,救命之恩,无以回报,来生当牛做马再行报答呢。”
安无恙撑着脑袋看她,眉眼全是笑意,“救你是个意外,也是你自己运气好,那天刚好碰到我回京,所以不用报答。”
叶倾华正色道:“那不行,叶家没有知恩不报的规矩。”
安无恙突然觉着她好可爱,想捏捏她的脸又觉着唐突,将抬起的手又背至身后。“行吧,那这样,许我三个愿望如何?”见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安无恙又补充了一句,“放心,仁义伦理道德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