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归尘·无色 > 第22章 清风拂山岗

第22章 清风拂山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长老与陈明皆怒气压胸,脸色铁青,却偏偏奈何不得。尹玉衡死咬着“和庐山名声”做挡箭牌,他们若强行发作,反倒有失体面。

陈明面无表情地扶起赵横,冷声道:“只希望前往查验的同门能秉公断事。和庐山的声誉,不可为某些人所倚仗横行乡里,更不可因私护落得偏私之嫌。”

黎安听到此处,正欲出声替尹玉衡辩解,却被端坐堂中的母亲一个眼神死死钉住。他心中明白,这案子是他与尹玉衡一道暗中查访的,那些曾遭赵横欺压的百姓,背地里敢哭诉几句,但当着和庐山的脸,谁敢真开口?母亲的阻止,他虽不解,却不敢违逆。

就在此刻,一道清朗声音自人群中传来:

“弟子自山下归来,途中亦曾驻足永昌县。因事涉和庐山之声名,便暗中细查,此处有证人证词。”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沈周踏步上前,朝众长老一礼,袖中取出一方以青布包裹的文卷。

王长老眯眼一扫,伸手冷声道:“拿来我看。”

沈周却未即递出,而是再次一礼,道:“弟子有数语未禀,事涉山门清誉,盼长老容我片刻。”

王长老虽不知他底细,但左叙枝一向孤高冷傲,竟愿舍身陪他下山游历,可见沈周在其心中地位非凡。他也不敢贸然驳回,只哼了一声:“不过片刻,我又不是那性急小儿。”

尹玉衡在一旁嗤地冷哼,懒得多言。

沈周转向陈明,再次行礼,道:“赵横在外横行乡里,夺人田地,欺男霸女,实非虚言。他仗着与长老的姻亲关系招摇撞骗,永昌县衙对他奉若上宾。受害者并非无人告状,但衙门早与其沆瀣一气,反倒将原告治以诬陷之罪,一顿板子下去,那人不到月余便身亡。”

赵横急得脸色煞白,一口血喷出,厉声咆哮:“你胡说!你们这些和庐山弟子才是串通一气!空口白言,污我清白!”

围观弟子方才尚有人心存疑虑,此刻听他反咬一口,脸色尽皆沉下,对他怒目而视。

沈周目光淡然,“我所言句句有据,证人证词,俱在此处。赵横,你不必急。”

赵横依旧挣扎,“那些市井小民、捕风捉影,羡我富贵,常编些子虚乌有之事,你怎可拿来当成证据?”

沈周扫他一眼,语气平静:“是否可信,自有诸位长辈判断。”

王长老皱眉,语气不耐:“到底是何证据,快快交来。”

沈周仍未松手,而是语调一沉:“赵横在山下广结不法之徒,又有官员护佑,处处标榜‘和庐山是我靠山’。此言非我冒犯,而是山下百姓原话。”

他语罢,朝陈明又一礼,“若有冒犯之嫌,望长老见谅。”

陈明面色难堪,却又无从反驳,只得摆手:“你继续。”

后方的左叙枝倒是看得津津有味,眼底含笑:这孩子下山一趟,倒真长进了。

沈周声音清越而坚定:“他所不喜之人,无需他亲自动手,自有人为他出头。是以,永昌县百姓虽知其恶行,却无人敢站出来作证。因为,谁若出头,事后必遭报复。赵横动不动自称‘我姐夫是和庐山长老’,那么请问——诸位今日若继续查此案,是不是也要让更多无辜之人因此送命?”

赵横有些慌了,“那是他们做的事情,与我有何关系,怎能算在我身上?”

可大厅之上,众人却交换着眼神,一时满堂寂静。

有几位长老微微点头,显然早有此虑,但被沈周一语道破,便也不再掖着藏着了。

王长老冷哼:“依你之意,是不查了?”

沈周微微一笑:“若有既能保人性命,又能明察是非的法子,长老们可愿一试?”

山长也开口:“何法?”

沈周举起手中布包,语气一字一句,“这些证据,我可保证,证据确凿。但是,一经公示,证人性命堪忧。故弟子请诸位立誓:凡欲过目此证者,若因泄密或失察,致使证人受害,所有过目者需自断双手拇指。”

此言出,大殿哗然。

沈周神情不变,继续道:“若无人愿誓,弟子建议由山长一人过目。山长可不受断指之限,但亦需承诺,不得泄露内容。”

众人哑然。

沈周这法子,看似公允,实则毒辣。一旦有人出事,便牵连所有过目者断指。谁人没个三灾五难的,若是证人遇到意外,这过目的人岂不是冤枉。偏偏又让山长持独尊地位,借山长的威严和公证压住所有人的质疑。如此周全,又不失礼数,叫人无法挑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