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在破晓的曙光中,朔方郡的南城门,一匹快马疾驰而出,马蹄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发出清脆的回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匹快马身上背负的,是一封沉甸甸的加急奏章,犹如一座沉甸甸的山峦,压在了驿使的心头。
奏章里,萧峣的字迹犹如刀刻般清晰,一笔一划都充满了决心和忧虑。他详细描述了朔方城当前的瘟疫情况,那是一场无声无息、却又无比凶猛的灾难。街巷间,人们面色苍白,步履蹒跚,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他描述了那些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的百姓,他们眼中的绝望和哀求如同利剑一般刺痛了萧峣的心。
萧峣不仅详细记录了瘟疫的惨烈,还展示了他对此事的初步判断和推测。他分析了瘟疫的来源、传播途径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他希望通过这份奏章,将朔方城的困境和决心如实上报给朝廷,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了解到这里的真实情况。
在这份奏章的末尾,萧峣更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亲自前往匈奴寻找治疗瘟疫的药方。他深知这是一条危险而艰难的道路,但他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只有找到药方,才能拯救朔方城的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与此同时,在朔方郡的城北军营,一支仅十人的骑兵队伍正在悄悄集结。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定和果敢。他们的脸上没有恐惧和犹豫,只有对使命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这十人,是萧峣精心挑选的勇士,他们将跟随萧峣一同前往匈奴,寻找治疗瘟疫的药方。
当得知萧峣即将亲自率领队伍深入漠北的消息时,兰翎的内心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猛烈撞击,掀起了滔天的波澜。他的人生阅历中,不乏权势滔天、利欲熏心的权贵,亦不乏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众生百态,但像萧峣这般将国家和百姓的福祉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人,他却是首次遇见。
萧峣,这个名字在兰翎的心中,此刻变得无比沉重而又耀眼。他仿佛看到了一个身披铠甲、手持长剑的勇士,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宁,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征途。这份忠诚与关切,让兰翎深感震撼,也让他对萧峣充满了敬佩之情。
兰翎站在御医李申面前,神色坚毅,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勇气和决心都吸入体内。他的目光如炬,声音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李御医,萧侯爷此行远赴漠北找寻药方,即使我军中将士英勇无畏,但他们毕竟不通药理,如何能够分辨所得药方之真伪?”
他顿了一顿,深深地鞠了一礼,仿佛要将自己的诚意和决心都融入这一礼之中:“另外,漠北乃苦寒之地,萧侯爷此行凶险万分,有我随行还可随时看顾侯爷的身体。因此,我恳请李御医,准许我跟随侯爷一同前往漠北。”
李申看着眼前的兰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从未想过,向来低调内敛、不问世事的兰翎,竟然会为了此事如此坚决。他沉吟片刻,声音低沉而严肃:“兰医士,我原本已经向侯爷建议,由建业医士陪同前往。但侯爷考虑到此行凶险异常,不仅路途遥远,而且随时可能遭遇漠北的匈奴和恶劣的环境,因此他坚持只带骑兵数人,以确保行动迅速,安全无虞。”
然而,兰翎并未因此退缩,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申:“李御医,我明白此行的凶险。但我相信,只要能为侯爷和将士们尽一份力,即使面临再大的危险,我也愿意一往无前。只要您同意,我会亲自去向侯爷禀报,请求他允许我同行。”
李申看着兰翎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为之一动。他深知兰翎的医术高超,且性格沉稳,是个难得的医学人才。若是有他同行,确实能为此行增添不少保障。于是,他缓缓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好吧,兰医士,我答应你。但你要记住,此行凶险异常,务必小心行事。”
兰翎闻言,心中一喜,连忙再次向李申深鞠一礼:“多谢李御医成全!我必定竭尽全力,确保此行成功。”说完,他转身离去,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踏上那充满未知和危险的漠北之旅。
当兰翎策马疾驰,风尘仆仆地赶到军营之际,萧峣正欲跨上战马,踏上新的征途。
兰翎见状,心中一急,立刻勒紧缰绳,骏马嘶鸣间,他轻盈地跃下马背,疾步奔向萧峣。“见过萧侯爷!”
萧峣眉头轻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兰医士,你有何事如此匆忙?”
兰翎深吸一口气,稳定情绪,道:“请萧侯爷借一步说话。”
萧峣虽对兰翎并不十分了解,但几番接触下来,他也深知此人稳重有谋,不会轻易打搅他人。于是,他翻身下马,将兰翎引入营帐之内。
进入帐中,兰翎深深一鞠,诚恳道:“请侯爷准许我随您一同前往漠北,寻找那救命的药方。”
萧峣眉头紧锁,语气坚定:“兰医士,此行凶险异常,我早已与李御医商议,只带精锐骑兵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