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奔袭 > 第14章 第十三章

第14章 第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十三章】

张府后院。

萧峣身着便服向母亲行礼跪拜祝寿礼,恭祝母亲长寿万福。

柳絮儿身穿深红色礼服坐在堂上,看着面前高大健硕的儿子,想到年少的他刚刚经历了战场刀光剑影的洗礼,一时间泪水盈满眼眶。声音颤抖地哽咽道:“峣儿回来就好,无需多礼。”

毕竟少年心性,且母子连心,萧峣感受到母亲爱惜儿子的心情,眼眶也微微酸涩,“母亲向来可好?”

柳絮儿见儿子被自己的情绪影响,勉强稳定下来,“我很好,峣儿在外怎么样啊?”

萧峣站起身来,走到柳絮儿身旁,轻声安慰:“母亲莫要忧心,峣儿这次虽身处战场,但舅父安排得很周详,并未让我身处险境。再说,孩儿也想为母亲、为家族争光,所以时刻小心,不曾有过疏忽。”

柳絮儿用手帕拭去眼角的泪水,知道儿子是在宽慰自己,若未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有所建树,皇帝又怎会加封儿子为“骁骑侯”。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并不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不会像普通的儿女能经常承欢于父母膝下,他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负,他有自己广阔无垠的未来。作为母亲,不能拖累和压抑他。她轻轻拍了拍萧峣的手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峣儿长大了,懂事了,母亲感到十分欣慰。只是,战场毕竟凶险,你日后还需多加小心。”

萧峣点头称是,母子俩又聊了几句家常,随后柳絮儿委婉地将话题引到为儿子择一佳偶上来。

柳絮儿小心地对萧峣说道:“前日你父亲表兄家的窦夫人来看我,提起家里的嫡女刚刚年满十六,知书达理,温婉和顺,还未出阁......”

萧峣一听便知母亲的意思,趁母亲停顿的时候,赶紧起身回道:“孩儿目前刚满十八,且长期身处军营,对儿女之事并无心思,”说着他抬手向未央宫方向遥施一礼,继续说道:“且皇命在身,家国之事不敢有丝毫懈怠,并不急着成家立室,还请母亲体谅。”

柳絮儿见萧峣如此回答,心中虽有些失望,但也明白儿子的责任和顾虑。她深知战场上的艰险,也理解儿子对皇命的忠诚。然而,作为母亲,她还是希望儿子能够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子嗣延续萧家的血脉。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温柔地握住萧峣的手,说道:“峣儿,母亲知道你的心思。你身在军中,皇命在身,这些母亲都明白。但母亲也是希望你能有个伴,有个人能够在你身边照顾你,支持你。至于子嗣之事,母亲也知道现在还为时过早,但希望你能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萧峣感受到母亲手心的温暖,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他明白母亲的担忧和期望,也知道自己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母亲,您放心,我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的。但目前,我还是以军务为重,希望母亲能够理解。”

宴会结束后,萧峣婉拒了母亲留宿张府的建议,只身一人从侧门骑马离开。

此时长安城门已落锁,回不了上林苑建章宫,萧峣一时竟不知还能去何处。

夜色渐深,长安城的街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萧峣骑着马,独自在这空旷的街道上穿行,心中思绪万千。

他心中清楚,此次出战匈奴,自己虽获得皇帝封赏,但舅父柳枫及其他六位将军虽也英勇应战,但却并未得到相应的封赏,这让他感到一丝愧疚。他知道,舅父一直以来对他都是悉心教导,关怀备至,而此次未能得到封赏,舅父心中必定有所失落,此时也不好去打扰他。

萧峣在街上徘徊,心中的烦闷与无奈如同潮水般涌来。此时,他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家酒肆还亮着灯,便信步走了进去。

酒肆内灯火通明,虽然客人不多,但酒香四溢,让人感到一阵暖意。萧峣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壶酒,开始慢慢品尝。

就在这时,酒肆二楼有一个年轻仆役悄悄闪身进了“天”字号雅间,未几,又鬼鬼祟祟去了酒肆后厨。

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身穿玄色衣衫,面蒙黑纱的男子正侧立于雅间隔壁的板墙之后。在窥探着什么?

萧峣年轻气盛,心中压抑着诸多烦闷,便借酒消愁。起初,他一壶接着一壶地畅饮,没有察觉到酒的味道已经开始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感到身体燥热,四肢也变得绵软无力。

在朦胧的酒意中,他试图站起身来离开,但身体已不受控制。这时,他感到有人扶住了他,随后便陷入了深深的黑暗之中,一切感知都离他远去。

当萧峣再次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四周陈设古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冷清,是自己完全没到过的地方。他努力回忆昨晚的事情,但头脑依然混沌,只能模糊地记得自己似乎是在酒肆中被人扶走。

萧峣心中一惊,立刻检查自己的衣物和随身物品,发现并没有丢失什么。但他明白,自己定是遭遇了什么不测。他试图站起身来,但身体依然有些虚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