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军刚出定襄,萧峣便来到了柳枫的营帐,坚定地请命道:“末将愿率所部八百精骑先行,自觅战机。”
柳枫闻言一愣,坐直了身子,目光锐利地打量着萧峣。
营帐内的气氛随着萧峣的请命而变得紧张起来。童晖等将领们交头接耳,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既惊讶又略带担忧的神色。
区区八百骑兵,若是远离大部,会不会遭遇当年高祖的命运?天下无人不知,高祖七年冬天,陈枞天亲率三十余万大军出晋阳迎击匈奴,便是因骑兵行进过快,主力步兵未能跟上,被乌耶单于围困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七夜,几乎葬送了刚刚打下的大汉江山。
如今萧峣竟然只带八百骑先行,难道他不知道什么是前车之鉴吗?
柳枫的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萧峣,似乎想要看透这位年轻将领的决心和策略。
“萧峣,你可知此战非同小可?”柳枫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说出的。
萧峣抬起头,迎着柳枫的目光,丝毫不退让:“末将深知此行凶险,但战机稍纵即逝。若我军能够迅速找到突破口,便能为大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末将愿立下军令状,不成功便成仁。”
柳枫若有所思地看着萧峣,许久后,缓缓说道:“说说你的理由。”
萧峣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计划和对匈奴骑兵的分析细细解释了一遍,“数月前,大将军带十万大军出定襄,兵分四路寻找匈奴主力,却因偶遇匈奴小队而暴露了大军的位置和意图,最终无法完成长途奔袭的战略目标。”
“而此次,我提议仅带八百精骑先行,有着几个明显的优势。首先,长途奔袭的速度更快,能够迅速穿越草原,深入敌后;其次,八百精骑数量少,更有利于隐蔽行动,不易被匈奴侦察兵发现;最后,精锐骑兵的战斗力强大,一旦找到匈奴主力,便能够出其不意地发动袭击,给敌人造成重大打击。”
柳枫听后,沉思了片刻,缓缓点头:“萧校尉,你的计划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八百精骑孤军深入,风险极大,你可有充分准备?”
萧峣恭敬地回答:“大将军,末将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将通过减轻粮草负重来提高行军速度,因为只有轻装上阵,才能保证速度。至于粮草补给方面,我们准备沿着水源丰茂之处一路北上,匈奴人喜欢逐水草而居,所以我们的粮草补给可采取‘因粮于敌’的策略,从匈奴人那里抢吃的,走到哪里就打到哪里,攻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我们也会选择最适合的路线,尽量避开匈奴的侦察范围,尽量保持隐蔽;同时,我们也会加强侦察和警戒,一旦发现匈奴主力,便立即发动袭击,匈奴骑兵远距离骑射技艺了得,但是近身对战远不如我们。至于战略战术,便是以快取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长途奔袭,速战速决,得胜即归。”
柳枫听后,眉头微微舒展,缓缓点头:“萧校尉,你的计划不仅周密,而且具有创新性。八百精骑孤军深入,风险虽大,但若是能如你所言,充分发挥轻骑的优势,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关于粮草补给,你提到的‘因粮于敌’策略十分关键。这样不仅能减轻负重,还能有效打击匈奴的补给线,可谓一举两得。但切记,深入敌后,一切行动无比小心谨慎,确保自身安全。”
萧峣坚定地回答:“大将军放心,末将必将谨记您的教诲。此次行动,我们将充分发挥轻骑的优势,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匈奴主力并发动袭击,带领精骑英勇杀敌,为朝廷、为百姓立下战功!”
柳枫略一沉思,他深知此行凶险,对萧峣点头说道:“战事凶险,多加小心!”
萧峣慨然应允,纵马远去。
他身后的八百精骑紧随其后,马蹄声震天动地,卷起滚滚烟尘,遮将北方的天空都染得灰蒙蒙一片。
随着距离越来越远,他们逐渐深入了广袤无垠的旷野,眼前是辽阔的天际和苍茫的大地。
远离了大军的喧嚣,萧峣只觉心中豁然开朗。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泥土气息和野草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