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虞灵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日凌伯钊休沐,约着虞灵去西郊跑马。

虞灵也好久没骑马了,晌午和凌伯钊到凌家的庄子上吃饭。

二人到的时候庄头媳妇还在备菜,虞灵见状挽起袖子也进了灶房。

庄子里的菜最为新鲜,虞灵瞧着鱼肉齐全,还有一盆不时乱跳的的虾。

庄头媳妇已经把鱼肉都收拾好了,砂锅里卤了蹄膀,虞灵试了试味道,放了一把香菇,又用滚水煮了鸡蛋,见凌伯钊抱胸斜倚着门边看她,边让他进来把煮鸡蛋剥了放砂锅里一块卤。

凌伯钊一个一个剥得认真,庄头媳妇见状,出了灶房到院子里看蒸米饭去了。

虞灵麻利地把活虾都剥了,挑了虾线,用菜刀拍成泥,拿出一条白鲢刮了鱼糜混了,用盐葱姜水胡椒粉调味,打进两个鸡蛋,又放了点猪油和面粉水,反复搅打后在一边腌着。另取一个小的砂锅加水烧开,放了切片的白萝卜秃噜着,见鱼是鳜鱼且新鲜便蒸了。

如今正是吃胡瓜的季节,虞灵将胡瓜切片就着农家的土鸡蛋炒了。

又找了个木勺,捏了虾丸下到萝卜汤里,调好味又撒上蒜头酥和芹菜碎,端出蒸鱼,热了油呛了,点上酱油。

庄子里用的都是普通的粗瓷大碗,虞灵盛了饭,铺上切好的卤蹄膀,卤蛋切开,又出去摸了两片叶子洗净,卷起来固定充作筷枕,凌伯钊看着丰盛的餐桌,野趣非常。

这段离别的时日里,凌伯钊最为想念的就是她做的餐饭。他用勺子舀汤入口,喟叹,就是这一口了。

京都的大帅府因着凌衣长期在外,又是子嗣单薄,主子不多,还不如河州的凌府热闹,除了伺候大帅的几个,只留几个守宅的老人。平日里他要上值,卫所的伙食讲求一个重盐重味,他一个本不讲求吃穿的糙汉老是想起和虞灵做伴出差的时候。

其实在京都之行前,凌伯钊知道虞灵。

那会她每次都能保持倒数第二的名次入围,最后留在了破军。

破军里女人不多,但是她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她与隐七关系最好,却不如隐七惹人注目。凌衣每次看到考校的成绩,总是嘿嘿一笑,觉着有意思之余却选择无视以表尊重。

她有能力,却只求自保,不愿出头。

她武学天赋极高。

她是个女子。

凌伯钊干了两大碗浇了卤汁的饭,将桌上的汤菜一扫而空。

虞灵见怪不怪,喝着清口的热茶,与凌伯钊一人一块长椅,坐在廊下静静享受午后的静谧,谁也没有说话,却是一派静好。

虞灵进门午睡,而后二人掐着时间返城。

第二日凌晨凌伯钊出门上值,虞灵睡到日上三竿,用了朝食,打算出门。

正院似乎有客到,虞灵探了一眼,引路的女使莺儿笑道:“建宁侯府的老侯爷来了,这会正在前院拜见大帅。”

虞灵点点头,出了府叫了个轿子。

到了朱雀大街,虞灵付了钱,进了一家成衣铺子,出来时已是一身粗布衣裳。

她闪身进了暗巷,出来时只见两位浆洗夫人推着独轮车,就往国子监附近的官舍而去。

为首的连婆子是这片的常客,熟门熟路地挨家收了衣物,推着独轮车又到了国子监附近的客栈,与掌柜的打了招呼,塞了一把铜板,拎着个放衣物的大竹筐上楼。

“这都抓第九十九个了。”

“你整日上值公务太少了,还能盯着你们刑部的大牢么?”

“五日前的捕令,昨日进的大牢,七七八八了。”声音放低,“陆宁这回出了大脸,往后怕是孤家寡人喽!”虞灵接过衣物,收了定钱,用竹夹子标了号,又找出同标号的竹牌递过去。

“听说昨日建宁侯进京了,头一个就是去拜的凌衣大帅。”

“一个灶火都快熄了的大帅,冷灶还有人烧,呵呵。”

“建宁侯没嫡子生一屋闺女的,等他死了咱就得称庶子就叫建宁伯了,这能不急着探探路么?”连婆子看着衣服上的污渍,一脸愁容,推脱着不太想接。

“他这是准备联姻?凌衣个天命孤星的,哪有儿子?”

“他不是有个大侄子,听说是他亲弟弟的儿子,当年养在老家,后边自己老婆儿子死光了就把人接过来,视若亲子,听说很是神勇,颇有当年凌衣之风。”

“这是亲侄子还是亲儿子呢……”

“慎言,当心祸从口出啊。”虞灵和连婆子把衣服分好,一人扛着一个竹筐堆放在独轮车上,离开了客栈。

不知不觉,日头西斜,暮色降临。

陆宁这日独自下值,与长随各骑着马,踢踢哒哒回了家。

到了家门,入了正堂与双亲请过安,回了自己的协风小筑,换过常服,用了夕食。

饭后,在园子里消了食,命人备水沐浴。

虞灵一身夜行衣,躲在暗处不动。

下人放下里衣,恭敬地退了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