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奇观怎么误国了? > 第19章 吞象

第19章 吞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尽管刘启对贪官污吏的态度总体而言一直都比较深恶痛绝,但他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所以明面上是恨不得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全往那些想要吞象的蛇身上招呼。

不过蛇如果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在他判断出及时舍弃对方其实是个更合算的选项之前,暗地里大概率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属于是有点护短,但不多。

“绝望会令人发狂。”元英不禁叹息,“所以这时候就该轮到救世主登场了。”

“我认为不宜过多插手。”陆吾点开了皇帝与众臣在廷议上的对话记录,将已经标红的重点内容展示给她看,“汉廷对您在翼望城的动作已经产生了疑虑,这样做不利于后续的实验观察。”

“我需要扩大影响力,灾民也需要希望。”她有些不以为然,“这是个好时机,而且也符合规定。”

在获批超时空量子传输技术的准用许可之后,文明研究中心与共和国政府签署了一份《反暴力协议》,严禁战争犯罪,比如从事反人类、种族灭绝、强迫奴役等活动,并在原则上鼓励研究员进行人道主义救援。

“看在人道主义的份儿上。”陆吾耸肩,“我没有异议。”

“而且,谁说我要亲自出面了?”

“您有什么打算?”

“我能有什么打算,抓紧多搓几台智能机器人出来才是正经的。”

***

南郡百姓过得确实很苦。

由于当地官府的横征暴敛,过度苛刻的赋税让许多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客,只能卖身去给地主打工。

然而地主对佃客的剥削也不遑多让,更有甚者达到了惊人的十税五,毕竟指望既得利益集团能够适可而止,还不如盼着天上下红雨来的实际。

为了谋求生路,有的人背井离乡,偷逃南蛮,有的人破家而出,落草为寇。

眼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当官的却视若无睹,只顾着粉饰太平,一个个躺在民脂民膏上吃得脑满肥肠。

等秋收一过,便要征新一季的赋税,南郡下辖江陵县市阳里就不出意料地发生了暴动。

几名走投无路的农民先是打死了负责征税的乡啬夫,又号召宗族中大部分的青壮力团结在一起,持械据村而守,开始暴力抗税。

乡啬夫主管农事和役赋,是乡一级的最高长官,直接对县令负责,但他的死却并未被上峰放在眼里,也没有起到多少警示作用。

人一旦在高位上坐得久了,心难免会跟着飘起来,最终脱离群众,不闻疾苦。

汉时县令多由郎官出补,本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要,亦随时备帝王顾问差遣,因此江陵县令是实实在在地从过军的,不完全是个绣花枕头。

在他看来,对方没有兵器,也没有车马,不过是一群沆瀣一气的盲流泥腿子,成不了什么事。

于是,县令秉着先礼后兵的态度,降低了当季的应征税额,及时稳住了局面,试图息事宁人,免得到时自己难做。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有反抗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

意识到了这一点市阳里乡民很快故态复萌,使得暴力抗税成为了一种常态,甚至还带动了周边的地区一起作乱,然后不出意料地招来了军队的镇压。

事态发展到了这等地步,已绝无可能和风细雨地解决。

血色在乡间漫延,即便仇景捂着耳朵,却仍然能听见急促的马蹄声,挥刀的破风声,以及父亲的惨叫声。

砰。

门被猛地踹开,两名凶神恶煞的官兵提着刀气势汹汹地闯进来,发现了躲在灶台底下的仇景,其中一人踟蹰道:“……还是个半大的小子。”

另一人沉吟片刻,旋即对他说:“老实藏好喽。”

被吓懵了的仇景讷讷点头,呆望着他们转身走远,忽然一个激灵,又重新缩了回去。

待到外面的动静平息之后,他才走出灶屋,抱着一丝侥幸到处寻觅父亲的身影,果然一无所获,仇景知道,他已经被官兵抓走了。

隔壁那个盲眼的阿婆好像在哭,她的嗓音嘶哑而凄厉,宛如老鸦失孤后的悲鸣,听得他也咬着牙不住地流泪。

不知过了多久,阿婆的哭声渐渐弱了,仇景的眼泪也干透了。

然后她开始祈祷,嘴中念念有词地唱着祝语,希望上天能够保佑她的孙儿平安归来。

仇景打小便与父亲相依为命,自然也是感同身受。

官兵来过之后,村里便只剩下老弱妇孺,有位见多识广的长者说,除去首恶,其余众人约莫受完笞刑就能回来了。

可是任凭他望穿秋水,就连缸中的米都见底了,也没等到父亲回家。

正当仇景逐渐陷入绝望中时,神降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