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广入骁骑营,是照山白去平阳剿匪那时候的事儿了。
他的父亲荆俞是清州荆氏的家主,最开始是个七品芝麻官——未央厩令,说白了就是给皇家养马的。
桓党变法失败后,荆俞不满清州刺史柳照在清州私铸劣钱,与夏豫,蛮邑的商人私自交易,赚的盆丰钵满。
清州的守备军非但没有将横跨久寒山来大徵境内闹事的蛮邑胡人赶出边境线,反倒是利用手中的兵权,搜刮民脂民膏,滥用职权,欺压百姓,至使清州百姓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
因此,他入桓党,主张变法,将刺史手中的兵权收归中央,同时严惩大徵境内私铸劣钱的官员。变法失败后,荆氏一族虽免于死罪,但举族上下发配为奴。因为荆俞为官时与照宴龛有些交情,荆广这才能留在照府,成了照山白的贴身侍卫。
前些日子,朝廷下令第二次征兵,举国上下无一氏族能置身事外。
照氏一族只剩了照山白这一根独苗,实在无人可去。加上稷安帝正重用照山白,杜卫也不好硬拉驴上磨,荆广便请命,替他家公子入了军。
荆广自幼习武,他的身体素质过硬,跟那群整日服用香云散的臭鱼烂虾想比,更是鹤立鸡群。很快,他便升到了骁骑军左部先锋将一职。
恰逢春日宴,荆广带兵守在春庭河畔。在海宴亭外的阡陌小道上,他遇见了照山白。
一别不过月余,照山白看着荆广,竟然有了多年未见、久别重逢之感。他看着从前那个喜欢跟在他身边唠叨的少年,穿上了盔甲,成了一位威风凛凛的副将,打心底里替他高兴。
荆广笑着示礼,他打量着照山白道:“公子,你又瘦了。好在寒冬已过,暮春已至,往后日头越来越暖和,你的胃口也能好些。”
照山白捏了捏自己的胳膊,他还真没觉着自己瘦了。可能是因为整日跟桓秋宁打交道,那人更瘦,相比起来,他倒没有那么弱不禁风。
照山白淡淡笑道:“好在你去的是骁骑营,若是入了羽林军,按照卿远的性子,免不了要跟你掰扯从前的事。最近在营里,还适应吗?”
“如鱼得水。”荆广笑道,“说来也是痛快,公子应当知道,我祖上是驯马的,我一摸着马缰,就想起了儿时随父亲在跑马场上策马驰骋,那时候我的理想抱负还是给皇上驯一辈子的马。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今,我从了军,将来要是能建功立业,以后荆氏一族就能脱了奴籍,聪重回清州了。”
“会的。”照山白真诚道:“荆广,谢谢你。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一直想跟你道这句谢。”
荆广被照山白突然说出来的这句道谢冲的有点晕乎,他接也不是,驳也不是。他知道照山白在谢他什么,但是该说谢谢的其实是他。
如果照府没有收留他,他早成了流浪的野孩子。在照府这些年,照山白从来没有把他当侍卫看,而是当亲兄弟。他能拜师习武,能入书斋听学,能有一个安稳的家,诸如此类,在荆广心里,不是一句道谢能还的了得,这是恩情。
荆广鼻尖一酸,在心里憋半天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他习惯性地脱下身上的外衣,披在了照山白的身上。
二人定睛一看,发现这是鲜红的披风后,不约而同的笑了。
*
海宴亭中,稷安帝身着玄色织金纱袍,斜倚沉香软席上,笑着扒石榴。这是去年的陈果,皮已经干了,上面爬满了黑的斑,看着像是蛮邑的一种红毛黑斑鸟。
曾经有一位瞎了眼的贵胄就喜欢养这种鸟,这种鸟邪乎的狠,总是在夜里倒挂在别人家的窗户上,红着眼睛,比夜猫子还要骇人。
殷宣威对春日宴的兴致其实不高,但是朝中的百官吵着要办,他被这群人哄着点了头,本打算在宫里腾个地儿随便折腾一下算了,毕竟这两年战事吃紧,国库空虚,实在是没闲钱。
但是那些个老不死的硬骨头非说去年逢大旱,今年又取消了祭天大典,必须得挑个风水宝地,求天神降下福泽,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百姓安乐。
办!顶着东平关送来的一封封战报,春日宴还是大张旗鼓地办了。
殷宣威近来服用“仙丹”,总是觉得没劲儿,他的精神不佳,诸多反锁的礼仪便省了。
朝中百官分坐在海宴亭外,郑坚为此宴会赐名“春庭雅集”。春庭河畔,群贤毕至,风流雅客云集,其中还有不少云游在外的道人。
杜卫是个武将,这种场合他虽然坐的靠前,可是毕竟肚子里没有墨水,也没敢吭声。杜长空来了之后,他挺直了腰板,让杜长空坐在他的身后,给他当“参考书目”。
见文武百官都到齐了,逯无虚上前道:“陛下,各位大人都到了,您看今个儿咱玩点什么?”
殷宣威稍稍来了点兴致,但也不高,他盯着鬓角道:“诸位爱卿,朕久居宫中,许久没热闹热闹了。今日相国在场,朕便可以偷会儿闲,不用出点子了。宴龛啊,你来说说玩什么。”
“谢陛下。”照宴龛起身示礼道:“诸卿且看,这曲水九转暗合洛书之数。不如,先来这‘流觞飞花’,诸位以为如何啊?”
河面漂浮着新折的桃枝,细看原是暗藏竹制水渠,清冽酒泉自白玉龙首汩汩涌出。此景若是不对诗,当真是有些不懂风雅了。
众人抚掌道:“甚好。相国请。”
照宴龛将鎏金羽觞递给了在一旁侯着的逯无虚,逯无虚挥动麈尾,指间的犀角杯映着天光。
鎏金羽觞载着琥珀酒在曲水中流转,停在了御史大夫郑坚面前。
郑坚起身示礼,拈须笑道:“前有兰亭诗会,今有春庭雅集,善哉妙也。‘春城无处不飞花’[1],既然让吾来开这个头,那我便选一个‘醒’字。不过,吾提议,今日这飞花令的规矩可以稍稍简单些,只要句中含有这个‘醒’字便可。”
他之所以这么提议,是因为考虑的在场有很多武将。春日宴最重要的是诸位享受其中,没有必要为了几句诗词驳了诸位大人的面子。若是寻常的诗会,那便要咬文嚼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