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青阳书院位于山地之上,于是许清徽以工代赈,招募百姓并利用原有护卫等人,开辟了书院周边的荒地,开展了土豆的种植。
毕竟当时种植水稻已经不太来得及了,而土豆却抢占时机、种植出了俩茬。
而后土豆的种植,不仅解决了青阳书院因收容太多流民而导致的粮食短缺的燃眉之急,更是因土豆的易存活、大产量,而给许清徽留下了大量的以土豆为主的粮食储备。
而在周围百姓之中,土豆的种植也逐渐推广开来,被更多百姓逐步接受。
至于为什么这个建议她还尚未与沈怀川协商、在全府城推广,一是她还在实验,想找到更合适与优良的品种。
另一方面则是,清川府当前情况过于复杂,一旦这个手段推广,最后利好的究竟是百姓,还是清川府那些世家大族,还尚未可知。
同时,也并没有那么多的百姓有合适的土地去种植,也没有那么多土豆分给每一个百姓去种植。
所以,许清徽还是决定等相关手段与途径更成熟,等相关准备更充分了之后,再与沈怀川所代表的官府合作。
所以此次,许清徽敢大胆来这里寻找需要粮食的山贼,便是因为有这张底牌。
更何况,看目前程辛的情况,她便有了更大的把握。
程辛此时内心也在评估。
他知道那个许大小姐,之前闹出了很大动静,罗家都在她手上吃过亏;也确实听说过那人在种植洋芋,似乎成效还不错。
什么救助百姓,不过是给自己牟利罢了,此时目的不就暴露出来了。程辛心中鄙夷。什么大善人,这个世上哪有什么善人。
但是,这或许确实是解决他当下困境的转机。
“可以。如果你们真的能拿得出来,这笔生意可以做。”
程辛并不害怕对面使诈,毕竟在他看来,现在一切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拥有绝对的优势,他并不认为对面有那个胆子使诈;如果对面敢使诈,他便会让对方好好尝尝后果。
“但是,我怎么能确定,大哥您这边一定能拿得出买粮食的钱呢?”
虽然收到了肯定的答复,但许清徽却表现出了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跟我来。”
程辛沉默了片刻,起身示意许清徽跟上他的脚步。
许清徽被程辛带着在宅子中拐了几个弯,最终来到了一间屋子,屋子外面有数人在把守。
程辛领着许清徽进入了屋子,只跟了两个山贼进去,其他人都在屋外守着。
许清徽扫视一圈,是一间寻常卧室,除了正堂里密密地累着好几个箱子。
程辛走近,轻松掀开其中一个箱子的盖子,里面的东西露了出来——是一排排整整齐齐垒好的银子。
许清徽故意表现出一副被惊讶到的样子,近前去检查银子真假。
程辛心中暗自嗤笑许清徽没见过市面,也没有阻止许清徽检查银子真实性的动作。
借助近距离观察的几乎,许清徽细细查看了银子,发现每一个上面都有罗氏特有的印记。这表明这些银子应该都是罗家的钱庄新铸出来的新银。
毕竟山贼所积累的财富,很多都是从过路百姓身上劫掠的首饰等物件。
若想要到市面上购买粮食,则需要将那些首饰兑换成通货银钱;而若想将这些换成大量银两,而又不引入注目,几乎只有罗家能为山贼提供这种庇护。
因为罗家几乎垄断了清川府的钱庄与当铺,其他世家的积蓄几乎都是储存在罗家的钱庄之中。
罗家能有此地位,一方面与某些不可说势力所导致的强制力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罗家钱庄所给出的利息确实可观。
此事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罗家在清川府城中,第一大家族的不可撼动的地位。
这些银子都可作为罗家和山贼暗自往来密切的证据了。
许清徽眼神一暗——
只是,还不够。
此处很可能还有其他更重要的证据,比如与罗家交易的凭据,她需要想办法进一步探查。
“这下子可放心了?”
程辛带些不耐烦的声音再度在身后响起。
闻言转过身,许清徽对程辛的态度却已经改变,她故意装出了对待大客户的热络与诚心:
“放心、当然放心!我回去了便同主子禀告。”
“行。”
见没问题了,程辛带头走出屋子。
屋子的门锁在背后被锁上,又变成了看守严密的状态。
“大哥......”
许清徽突然出声,状若为难地踌躇道:
“现下天色已晚,不知能否借宿一晚,明日再归去询问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