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在意,他又不是外人。”
许清徽摆了摆手,不在意地道。而且之前他们几人在龙栖县不是合作得挺好的么。
裴别鹤似是被哽了一句,又找不到发作的理由,只得强行咽下刚吞入口中的果酒,无语地道:
“就是城西平康坊那块,算是城中的旧货交易市场,城中人家里有什么用不着的物件,便拿去那边出售。有时候,也会暗地里交易些其他的生意。”
所谓其他的生意,自然是在明面上并不被允许的生意,亦或是不合规矩的生意——或者是来路不明,或者是为规避税费。
比如粮食交易。
正规的粮食需要登记造册来源及数量。
除普通百姓家小数额的粮食买卖之外,达到一定数额的粮食买卖需要向官府上报登记,获得批准之后才能进行买卖,买卖的数额还要按比例向官府缴纳税赋。
这一举既是为更好地保障百姓粮食安全,以防粮食被某些势力以某些手段贪污、或导致某些不安分的势力的壮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为官府拓展部分的财政资金来源。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总有些地方官府的管理会宽松些,有些缝子可钻。
城西平康坊便是这么个地方。
平康坊原本是贫民聚集之所,后来很多没有合法身份的人也便藏匿在平康坊。久而久之,平康坊便更加鱼龙混杂。
原本针对平康坊的管理就是成本高、几乎没什么收益的事情,历代官员都不太愿意真的花费时间精力去管理;鱼龙混杂之后,许多人暗中牵线搭桥、做违法的勾当,就更加难以管理了。
正所谓民不举,官不究。
或者说,即便是民举报了,官也不一定究。
在平康坊吃了亏后的百姓,向衙门举报后,所得到往往不是公正,而是报复;被报复得多了,便逐渐安静了,吃了亏也打掉门牙往肚子里咽。
毕竟,谁知道在那里做某些交易的背后是不是站着哪个官、甚至在干那些事的是不是就是哪个官呢。
官府对平康坊中的事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些官员衙役缺钱了,便去平康坊找冤大头“打秋风”。
而至于粮食交易,便是借助平康坊混杂的人脉,卖家买家暗地里联系,避过官府的监管达成交易,不需要什么手续或身份证明,更没有官府的税费,只要钱和货是真的就可以了。
“这么个地方,确实很适合暗地里去买粮食啊。”
许清徽若有所思道。
“你作为世家大小姐,不了解这些也很正常。”
裴别鹤嗤笑道。
“裴二公子对这些似乎很清楚。”
沈怀川突然出声,清冷的眼睛望向了裴别鹤。
裴别鹤脸上变了一瞬,又瞬间恢复到先前那副懒懒的模样:
“裴家从商,我清楚这些不是很正常。”
“倒是沈大人,似乎对此并不意外?”
“衙门里有不少相关卷宗。”
他近期刚处理完。
裴别鹤嗤笑一声,懒得搭理沈怀川,转头对许清徽道:
“你问这些做什么?”
“哦,毕竟罗家的人麻烦都找上门了,所以好奇罢了。”
鉴于沈怀川并不知晓陈仕上门找茬之事,许清徽便又简单地同沈怀川复述了一下缘由。
“好吧。”裴别鹤看着许清徽,眼神中倒是少有的认真,“你好奇便罢了。平康坊一向不太平,你好好经营你的春风楼就可以了,可别往里面掺合。”
“嗯知道,多谢。”
不过她怎么觉得沈怀川合裴别鹤之间的气氛怪怪的,不似当初在龙栖县时那般和睦了。
确实,不知为何,他俩居然就听戏又莫名相互讥讽起来了,令许清徽有些头大,她纳闷自己不就去了趟书院,怎么大家都变得怪怪的了。
她夹在沈怀川合裴别鹤之间,努力地打着圆场,好吧她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想溜。
但是——
“沈大人,我还有冬天在清川府好好转转呢。要不你带我转转吧。”
许清徽扭过头对沈怀川说到,眼睛中闪着狡黠的光。
沈怀川一愣,抬起头正对上了许清徽的眼睛。
那双眼睛清亮干净,像漫天的星光撒入,一如初见,就那么轻易地拂去了此时内心的燥郁与多日来的顿郁。
“好。”
神使鬼差地,沈怀川轻声应答。
收到了肯定的答复,许清徽的脸上扬起了璀璨的笑意,对裴别鹤道:
“裴二公子你慢慢吃,若是待会阿姜来了,同我帮她说一声:若我母亲问起,便按老规矩。多谢~”
言罢起身拉起沈怀川就走,沈怀川顺从地被许清徽拉着出了门。
“喂!”
裴别鹤想阻止,但许清徽已经拉着沈怀川出了门,背影转过门便已不见。
“你若是想逛清川城,我也可有陪你啊,明明我比他更熟悉这里......”
楼下戏子仍扬声高唱,叹柔情似水,佳期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