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言于静谧的书斋之中,四周环绕着堆积如山的古籍典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他将那幅珍贵的《烟雨楼台图》小心翼翼地展开,平铺在宽大的书案之上,随后整了整衣衫,缓缓坐定,全神贯注地对其展开深入研究。
他那深邃的眼眸紧紧盯着画卷之上的每一处笔触、每一抹色彩,仿佛要将这画卷看穿一般。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口中还不时念念有词,像是在与画中的古人对话,试图从中探寻出隐匿的奥秘。
一旁的张虎见状,好奇地凑上前去,轻声问道:“苏博士,你这看了许久,可看出什么门道来了?这画虽说精美,可咱们现在当务之急是找出案件真相,这画能有什么用啊?”
苏墨言并未抬头,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莫要打扰,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你可莫要小瞧了这幅画。此画既是林氏家族的珍藏,又在此时被盗引发诸多事端,定非寻常画作。你且看这画中的烟雨楼台,其布局、其神韵,皆似有所指。”
说罢,他拿起一支狼毫笔,指着画中的一处楼阁,说道:“你瞧这楼阁的飞檐,其角度与寻常所见略有不同,还有这周围的树木,看似随意点缀,实则错落有致,仿佛在暗示着某个方位。我初时只觉这画的意境深远,可细细琢磨,却发现其中竟似藏有密码。”
张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继续聆听苏陌言的分析。
苏墨言又将目光移向画中的一片湖水,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湖水的波纹,看似只是画家笔下的写意,但若结合地理风水之学来看,极有可能是在对应着现实中的某一处水域。而这烟雨朦胧之感,或许是在提示周边的气候环境。”
他站起身来,在书斋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的关联。突然,他停住脚步,眼睛一亮:“我曾听闻会稽郡城郊有一处古迹,因岁月的侵蚀与战火的洗礼,早已破败不堪,渐渐被世人所遗忘。那古迹的传说中,似乎也有与烟雨楼台相关的描述。”
青儿疑惑地问道:“就算那古迹与画中相似,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苏墨言重新坐回书案前,耐心地解释道:“若这画与古迹真有呼应,那其中定暗含着某些至关重要的线索。这古迹或许曾是某个重大事件的发生地,或者是宝藏的藏匿之所。也许当年作画之人,便是想通过这画将某个秘密传承下去,而林氏家族历代珍藏此画,却未察觉其中深意。”
“那我们要如何确定这画与古迹之间的联系呢?” 赵凌霄追问道。
苏墨言轻轻抚摸着画卷,说道:“我们需亲自前往那古迹一探究竟。对比画中的细节与古迹的实际构造,看是否能找到契合之处。比如这画中的一处小径,若在古迹中也能找到相似的路径,那便可能是关键线索。再者,古迹中的一些石刻、碑文,或许能与画中的题字、印章相互印证。”
赵凌霄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你这一番分析,让我明白了许多。看来这画中真的大有文章。”
苏墨言微微点头:“没错。这就如同解谜一般,我们现在只是找到了些许头绪,想要彻底解开谜题,还需更多的探索与求证。但这画与古迹的微妙关苏墨言一番深入剖析后,神色凝重而又透着一丝坚定:“此画与古迹之关联,恰似那暗夜中的点点星光,虽微弱却足以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我们定要抓住这一丝线索,深入挖掘,或许真相便在这其中。” 言罢,他立即着手整理行囊,准备前往那会稽郡城郊的古迹,而赵凌霄也赶忙在一旁协助,二人动作利落,眼神中皆闪烁着对即将展开的探寻之旅的期待与决心。
与此同时,赵凌霄深知林宇之死亦是这重重迷雾中的关键一环,丝毫不敢懈怠,迅速组织人手对其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调查。他率领着张虎、青儿等人不辞辛劳地穿梭于烟雨楼周边的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线索的角落。
他们首先来到了江边,那里有一群常年在附近打渔为生的渔民。赵凌霄上前,抱拳行礼,客气而又诚恳地说道:“诸位乡亲,我等正在调查林氏家族二少爷林宇的命案,若有任何线索,还望不吝告知。” 渔民们面面相觑,皆露出犹豫之色。
青儿见状,连忙补充道:“各位大叔大伯,这林宇之死关系重大,若不能查明真相,恐会让整个会稽郡不得安宁。你们若是知晓些什么,便是为这一方百姓做了件大好事。”
一位老者听了,微微叹了口气,放下手中修补的渔网,缓缓开口道:“我当时正在江边修补渔网,隐约听到烟雨楼内传来阵阵争吵声。那声音可大了,其中一个声音便是林二爷那辨识度极高的嗓音,他平日里在这一带也算是有些名气,那大嗓门一听便知。而另一个声音却极为陌生,听起来颇为阴森诡异,让人听了不禁有些毛骨悚然。”
赵凌霄心中一动,急忙追问:“老人家,您可还记得那陌生声音有何特征?口音?语调?或者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用词?”
老者摇了摇头:“我离得有些远,只听得那声音嗡嗡作响,像是故意压低了嗓子,听不真切。只感觉那争吵甚是激烈,似乎是为了某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赵凌霄谢过老者后,带着众人继续在周边探寻。他们走进了烟雨楼附近的小巷子,逐户询问那些过往的路人。
在一家小茶馆中,他们遇到了一位经常在这一带走动的货郎。赵凌霄再次表明来意,那货郎挠了挠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我好像是看到有个黑影在烟雨楼附近晃悠,那时候天还没大亮,我正挑着担子赶路,也没太在意。不过现在想来,那身影似乎有些鬼鬼祟祟的。”
“那您可看清那黑影的模样?身形?穿着?” 张虎急切地问道。
货郎皱了皱眉:“我只记得那人身形颇高,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袍,走路的姿势有点奇怪,像是在刻意隐藏什么。但具体面容,我实在是没看清。”
赵凌霄等人沿着货郎所指的方向继续追查,来到了一个破旧的院子前。院子里住着一位老乞丐,据说他在这一带已经流浪多年,对周围的事情颇为知晓。
青儿走上前去,拿出一些干粮递给老乞丐,温和地说道:“老爷爷,我们在找一个与林宇之死有关的人,听说您消息灵通,您可曾看到什么可疑的人或事?”
老乞丐接过干粮,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含糊不清地说道:“我看到过一个陌生人,和林宇在烟雨楼里吵架。那个陌生人很凶,我听到他对林宇说‘你不要多管闲事,否则后果自负’。林宇也不甘示弱,大声回骂着。”
赵凌霄眼睛一亮:“老爷爷,您可还记得那陌生人长什么样?”
老乞丐抹了抹嘴:“他戴着一个斗笠,脸都被遮住了,只看到下巴上有一道小胡子。手上好像还拿着一根奇怪的拐杖,顶端有个像是蛇头的装饰。”
赵凌霄与张虎、青儿对视一眼,心中皆有了些计较。这陌生人的特征虽然有限,但好歹也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他们继续在城中走访,来到了一家客栈。客栈老板告诉他们,最近有一些行迹可疑的人入住。
“其中有一个客人,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出来。每次出来的时候,都遮遮掩掩的,眼神也很警惕。” 客栈老板说道。
“那这个客人长什么样?” 赵凌霄问道。
“他是个中年男子,皮肤黝黑,眼睛很小,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衣服上有一些奇怪的图案。我从来没见过那样的图案,感觉像是某个玄烛教的标志。” 客栈老板回忆道。
赵凌霄心中一动,想起之前在林宇遗物中发现的那块玉佩上的奇怪图案。难道这个神秘客人与那个江湖门派有关?
他决定对这个神秘客人展开深入调查。他们在客栈周围布下眼线,等待着神秘客人的出现。
然而,一天过去了,神秘客人却始终没有露面。赵凌霄等人有些焦急,但他们知道,此时必须沉住气。
就在他们等待的时候,又得到了一个消息。据说在林宇死前的几天,他曾去过一个偏僻的庄子。这个庄子在会稽郡的边缘,很少有人知道。
赵凌霄等人立刻赶往那个庄子。庄子里冷冷清清,只有几间破旧的房子。他们在庄子里仔细搜寻,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这些脚印与他们在烟雨楼附近发现的脚印有些相似。
“看来林宇来这里肯定是有目的的。这些脚印或许能告诉我们他在这里遇到了什么。” 赵凌霄说道。
他们沿着脚印来到了一间房子前。房子的门紧闭着,赵凌霄轻轻推了推,门竟然开了。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地上散落着一些纸张和杂物。赵凌霄捡起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数字。
“这是什么?” 张虎凑过来问道。
“我也不知道,但这肯定与案件有关。我们把这些纸张带回去,让苏墨言看看,他或许能解读出其中的含义。” 赵凌霄说道。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赵凌霄示意大家小心,他们躲在门后,等待着来人的出现。
只见一个年轻的男子走进了房间,他看到房间里的赵凌霄等人,顿时脸色大变,转身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