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官路大唐 > 第34章 第 34 章

第34章 第 3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要饵料足够诱人,便不怕识破。储位之争何其激烈,扶持新君之功何其巨伟,第五玄那么谨慎的人,不也一样动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马党不过是一群逐臭追膻的蝇徒而已,既能因利而聚,必将因利而散。此为人情常理,岂是马道法可以左右?”

颜行懿捋着长髯沉吟起来。

裴弘外放已届十年,眼下这个大好时机若是把握不住,恐怕只有等到马道法撒手人寰,才有可能重回中枢。一想到这里,平素沉机观变的颜判官也变得瞻前顾后,颇有些畏首畏尾。

“主公,”再度开口,颜行懿依旧不无担忧,“理虽如此,却还有两个变数不可预知。”

“田蔚不是变数,”裴弘斩钉截铁,“薛元真……”

薛元真有一双琉璃球似的眼眸,澄澈,亦带着些初生的锐利,敢直刺郑县令,也敢算计浙西观察使。

一想到那对叽里咕噜的琉璃球,裴弘也不由得迟疑了,抬眼看陈巽:“账册一事,他可有追问?”

陈巽笑道:“主公料事如神,薛知漕得知追债后,果然欲索账册,属下已按照主公事先的吩咐答复了他。”

“他信了?”

“他才涉漕务,所知有限,应无疑虑。”

“当真?”

被府主这般追问,陈巽倒有些不敢确定了:“应该是吧……”

裴弘端着夜光杯,信步走到乌木大案前,目光在虚空中巡了一圈,最后落到文牒后头那方十二峰汉砚上。一丝笑意自眼中漫出,他轻轻摇了摇头:“未必。”

·

两张高脚书案拼成一只方桌,抱玉与周泰四个围着方桌吃暖锅,书房里热气蒸腾。

暖锅以浓鸡汤打底,又用新鲜的白菊花吊出鲜味,入口后有明显回甘,醇厚而不乏草木清新。这样的汤底宜涮清淡肉食,将乌鸡去骨,鲈鱼除刺,切成薄如蝉翼的细片,筷子夹着,在沸腾的汤头里滚上一滚,入口软嫩弹滑,无需佐齑,自有十足滋味。

此为江南地带的传统吃法,相传起源于爱菊的陶渊明。

抱玉也爱菊,正巧在暖房中发现王番留下的一盆名贵绿云,思及五柳先生的高标深洁,一时间食指大动,因即成席。

“着实不错,相较于关中羊肉暖锅的鲜美,别有一番雅致风味。”她一口鱼就着一口鸡,吃得大开大合,百忙中抽空点评了一句,又舀了一勺莼菜羹下肉。

“惜无葡萄美酒!”抱玉咽下莼菜羹,以为这滑不溜秋的东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如来点酒水痛快。

“唔,知漕说得是。”刘三宝嘴里是肉,头上是汗,绝不肯教薛知漕的话掉在地上,含混不清地托了一把。

周泰斜他一眼,自觉已有了八分饱,虽有恋战之意,恐怕老胃吃不消,只好撂箸观战。

康茂元很爱惜他那一把浅金色的胡须,特地用一条窄巾束好了,这才放心大嚼。

众人都是久贫乍富,又一连辛苦了几日,皆吃得穷形恶相,实不宜为外人观。

刘三宝见抱玉面前的铜盘空了,朝着魏孝宽咳了一声。魏孝宽当即起身,抽出陌刀片鸡鱼。他用的是陈巽所教的精妙刀法,因此将肉片得透而不断,丝缕不绝。

薛知漕很领情地又吃了一碗丝缕不绝的鱼片,由着老秦口味点了浓醋,这才心满意足地擦了嘴,重新忧郁起来。

属下四个带回三样消息:

其一,周泰探得,盐船虽照常入堰,各大盐号的沙盐仍然缺货。

其二,刘三宝探明了六道堰埭的真正用途。蓄水调位只需两道足矣,额外多出四道官卡,不过是为了向过路盐商揩油。

其三,魏孝宽和康茂元带回的消息全然印证了她的猜测。白亭渡外头果有两样盐船,外表一模一样,标称的载重也一般无二,吃水深度却差了半寸;这几日放进来的都是吃水浅的。

半寸而已,远看实看不出任何区别,便是到近处量过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艄公、船卒多几个少几个,胖几分瘦几分,足可引致吃水深度的微小差异。

魏孝宽一探无果,抱玉还以为自己猜错了。

康茂元想了想,教他砍一百根等长的木棍,再去一趟,重新记录水位。魏孝宽二次归来,将一百根带着标记的木棍往案上一立,削去记号上部,等长的木棍即刻变得参差不齐。

众人打眼看去,一眼便看出了规律——虽长短不一,大致上却可分为两种,二者相差约有半寸许。

康茂元拿着算盘一通拨拉,尔后平陈直述:“相当于两千石的官盐。”

……

这明目张胆夹带的两千石盐,应该就是沙盐的来处无疑了。

猜测得到印证,使府又递了消息,事情也算是往前推进了一步,可抱玉总觉得自己眼前还蒙着一层翳,隐隐约约地挡着光亮,闷得慌。

“你们说,裴大使手里当真没有总账么?”她打了个含蓄无声的雅嗝,吐出了心中的猜测。

魏孝宽一怔,开口道:“陈十三是个磊落人,他既说没有,那便不会有假。”

周泰想想也道:“若当真有账,裴大使似乎没有理由隐瞒。”

抱玉不置可否,心底里不合时宜地浮现出一双老奸巨猾的凤目。

尽管这凤目的主人生得儒雅宏贵,英俊非凡,与“老”字并无半点干系,可相形不如论心,单就气质而论,她觉得用这四个字形容裴弘恰如其分。

“未必。”抱玉撇了撇嘴,摇头道。

“知漕何故作此猜——”刘三宝的话说了半截,被魏孝宽嘘声打断。

暖锅架在内室,外屋没有燃灯,抱玉嫌气味太大,中间的隔扇因此未关。众人顺着魏孝宽所指看去,便在外屋薄薄的窗纸上看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