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你吹捧,让我莫名其妙出了名。”林语晨轻笑,“林伯父搞膨化食品,全国各地的小卖店都是他的零售商。他这样的大人物请我这种学生吃饭,太夸张吧?”
“嘿,这年头谁都想搞点长久营生,做笔大买卖。他觉得投资连锁快餐很有意思,想再听听你的意见。”
林信华看着近在咫尺的校门,赶紧拦她,“拜托。因为你的帮助,我现在已经不是街溜子一伙,还被爸妈夸奖。你知道这是我青春期以来第一次被夸奖吗?
只要你肯答应帮我,过我爸这关。你要的留学名额,一定帮你敲下来。”
“不用了。我已经申请自费留学,而且收到加州那边的入学邀请。”林语晨确实想过借用外力办成留学的事。
毕竟,大家都在做,你不做就吃亏。后来,她想起何罗秋坐牢的事,再有赵有归仿佛警钟般的警世名言,又觉得没这必要。
学校牵线的留学院校就那几所,各有规定。虽说以学校名义送留学生可以获得留学赞助,但不一定最适合学生自己。
一如当年她在病床上对李丽珍说的话:“我自己会搞定留学的费用。”
事实是她现在确实投资到足够留学的费用,而且努力拿到对方学校的offer。因此,她放弃搭上林信华背后——林中华这条线。
在林语晨的穿针引线下,林信华听信林语晨的意见,投资张安国妈妈开的餐饮店。
张安国也是顺杆爬的主,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一口气在京城三大繁忙地段开三家餐饮门店,成为第一批有正式铺面的快餐店,而且在一月内做到日进斗金。
林信华一个出生就花钱的主,成为一日赚过万的万元户,立时扬眉吐气,大肆宣扬一番。
京城就有“林小姐说的话是金玉良言”这种说法。
林信华知道这女人能干、了不得,连留学都自己搞定。
他急中生智:“哎呀。你出门在外总要有人脉对吧?正好,我姑妈是78年的第一批留美学生,就在美丽国的加州,可以帮你解决旧金山那边的住宿问题。
你不走公立保送的路,选走私立大学,能接收你得就那几所大学。斯大对吧?”
近来,林信华学到不少,还向张安国打听清楚:林语晨前往美丽国留学,学校定在加州那边,正需要外人的助力。
林语晨莞尔:“你是有备而来啊。”
“那当然。请你吃顿饭总得拿出点诚意,不一定是最好的价格,但定是最适合你的筹码。怎么样?”
“不愧是世家公子,做事有一套。”林语晨点评,“今天不行,约在下周五晚上吧。你定地方,到时候让你的梦姑通知我一声。”
“得了。一定给你办妥。”林信华给她比个敬礼的手势,掉头离去。
林语晨回到宿舍开始写论文,旁边是厚厚一摞资料书。
禾凉梦和俞柳艳回宿舍。禾凉梦看到林语晨,问句:“语晨,听说你和张安国分了?”
林语晨顿了下,禾凉梦是林信华的女朋友,恐怕林信华找来前已经见过张安国……这事不必隐瞒。
她嗯了声,继续写着论文。
禾凉梦凑近说:“张安国现在的身价水涨船高,怎么不趁机抓住他啊?”
“就是。他给你送一年的早饭,足见诚意。”俞柳艳转动眼睛,“林语晨,你不要他,我可要追了。”
“随便。你们是自由人,男未婚女未嫁,想追就追吧。”林语晨揉捏额头,“我怎么就选儿童成长心理这个课题,要命!”
禾凉梦看向她奋笔疾书的论文稿:“就是啊。我们都没孩子,谁了解孩子内心怎么样啊?”
俞柳艳举手:“老郭说:大家都是从孩子过来,怎么会不了解孩子呢?”
禾凉梦:“哈哈哈……咱们这批人里就林语晨上当。”
林语晨放下笔,趴在桌面:“行了行了。别闹我。”
俞柳艳走近:“林语晨,我最后问你一遍:你真要放弃张安国?”
“是啊。这学期末我就毕业离校,他又决定留在这边,异地恋没前途。不分手等着被出轨劈腿啊。”林语晨歪脸,不知道是谁先出轨、谁先劈腿?
“我决定了,我要追张安国。反正,我是要留在这边当老师。”俞柳艳高举爪子,“林语晨,我可没有在你恋爱期间介入啊!所以,我现在是光明正大地趁虚而入!”
禾凉梦忍俊不禁:“祝你成功。”
俞柳艳睨去:“你肯定不愁啊。华公子被你吃得死死。他一个眼神,你就猜到他拉什么屎。”
“哈哈哈……”禾凉梦大笑,“你也学心理学,抓男人的心,不会输给任何人。”
“你们把心理学当什么?”林语晨也在笑: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奔赴的未来。
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开阔眼界,找到你想要的世界。
——
周五,景国饭店。
林语晨看着气势不凡的林中华,缓缓说:“林伯父为什么想转行呢?你从事的食品这行,前景很大。”
林中华老神在在:“你知道一包膨化饼干利润多少?五分钱。我要卖多少包,才能赚到一万。你帮信华出的主意很好,我敢帮他投资也是慎重考虑过这里面的营收。你看,这行是不是可以在外省也搞起来?”
“当然可以。你本身有做食品的基础,入这行很容易。”林语晨知道人有时候会拿不定主意,差得是一只推手。
现在的林中华就差有人推他一把。
林中华:“我明白了。对了,听说林小姐投资有方,还打算自费留学。听凉梦说,你在港市也有投资?”
“呵,我是沾朋友的光,带着我一起投资。我本身……投资很小,赚一点吃用,不值一提。”
林中华的笑容更盛:“林小姐年纪轻轻,能干又谦虚,着实厉害啊。你觉得我家信华怎么样?他还有个弟弟,名叫信中,清北毕业。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
林语晨一脸意外,摇手笑言:“谢谢林伯父,你知道我马上要出国,这个节骨眼真没这些想法。”
“哈哈哈……是是是。信华的姑姑也在加州,若是你用得上,尽管去麻烦她。你和信华是朋友,他姑姑就是你姑姑。”林中华递完橄榄枝,话锋一转,“林小姐,你觉得未来投资什么比较合适呢?”
林语晨听到他真正的目的,洒脱一笑。
京圈人有不少存款,却没找到好门路。或者说,现在合适的门路已经被消息更灵通的人士提前占领。
余下京圈人的大批资金也想寻商机,落地创业,都想分一杯改革的羹。
林信华、张安国得到林语晨的指点,吃到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