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清穿红楼]五福晋只想搞钱 > 第20章 初见甄氏

第20章 初见甄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知道甄氏过来,今日厨房特意烤了小饼干,正是用了前些日子圣上赏赐的烤炉。

在吴雨晴的改制下,如今的王府厨房已经分为了中厨和西厨,甚至吴雨晴会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亲自去西厨烤饼干和面包一类的小东西。

“这糕点真是不错,跟你前些天送来的冰皮月饼有过之无不及。”

甄氏尝了一口,不禁称赞道。

“母亲觉得,女儿去开一家专门做糕点的铺子如何?”

“你这么一说,我便想起来了,咱们家在姑苏还有一家糕点坊,里头有位老师傅,手艺可好了,你若是喜欢,便给你了。”

吴雨晴不会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一个举动竟然为后世开创了一个“百年老字号”。

只是想起姑苏,她便想起了黛玉。

自那次黛玉和宝钗一起从府中告辞后,她再也没听到黛玉的消息。

而这几日的黛玉,情绪是有些低落的。

她给爹爹去了信,告知了这段时间贾家的一些所作所为,以及那日五福晋对宝钗说的话。

她住在贾家,多少也是知道些风声的。

宝钗最近日日都在薛家的铺子里,园子里也不见她的人影。

黛玉是有些羡慕她的。

只恨自己这弱不禁风的身子骨,若是自己再强壮些,她还想女扮男装做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骑马狩猎,踏遍万里河山。

便是读了再多的书,又用何用,她一个女儿家,还能去考科举不成?

“姑娘,今日天气好,不如在院子里晒晒书吧。”

雪雁看到黛玉神色恹恹的歪在塌上,便提议让她去院子里,如今这个季节,院里景色正美。

姑娘若能因此开怀些,那便再好不过了。

“雪雁,你去前头跟老祖宗知会一声,我想去趟书斋。”

雪雁提醒了黛玉,自打进京,她还没去逛过京中的书斋,现如今她手里的书,还都是从扬州带过来的。

待雪雁从前院回来,黛玉已换上了一件清河碧波裙,戴了一顶白色薄纱制的面纱。

当下礼教严明,尤其是汉人女子,除非是抛头露面行商之人,大多数的闺阁千金,出行都要带上面纱遮脸。

黛玉收拾妥当,便带着雪雁紫娟上了马车。

国公府处于内外城交界处,黛玉对京城不甚熟悉,再加上驾车的是贾家奴仆,这贾家也没几个去书斋的主子,连车夫都一时有些犯难,不知该带姑娘去哪。

“这京城最大的书斋是哪家?”

“姑娘,这京城最大的书斋是明净书斋,据说这明净书斋一纸千金,还有不少典藏的孤本,不过,大多都是些会试举子们过去。”

车夫有些犹豫,这都是外男的地方,自己带姑娘去了,该不会被责罚吧。

“无妨,今日是随意逛逛。”

黛玉也猜到了车夫的不安,她使了个眼色,雪雁立马会意,给车夫塞了一个小荷包。

车夫得了钱,办事就是利索,也不再推脱,立马笑脸相迎:“小的这就带姑娘随意逛逛。”

马车一路缓慢前行,黛玉也透着车窗,看到了京城街景。

繁华的街道,叫卖的商贩,讨价还价的买货人,还有街边食铺传来的阵阵香气,果真是天子脚下,好不热闹。

马车很快行至目的地,车夫挑起马车的帘子,黛玉这才看清了书斋外围的全貌。

一栋三层的小楼在京城主干道的胡同口赫然林立,门前的匾上四个瘦金体的大字“明净书斋”写的好生气派。

黛玉下了车,只见戴着文人头巾的男子们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几位梳着妇人发髻的女子,也在里头挑书。

看到来了位围着面纱的年轻女子,周围的人也只是轻轻打量一眼,便专注于自己的事,并未引起什么轩然大波。

店小二见黛玉一副闺阁千金的打扮,也恭敬的迎了上来:

“贵客您好,今日二楼有明阳先生在此讲授《科考二十三条》,仅需二十文的茶水费,便可上楼一观。”

黛玉从未听说过《科考二十三条》,顿时心生好奇问道店小二。

店小二也没想到竟然有姑娘对科考感兴趣,他只是按东家吩咐对每一位进店的顾客都提醒一句,刚才那几位女客都未曾问他。

见此,他便多说了几句:“明阳先生是国子监博士,因他和咱们东家关系好,再加上今年的会试将近,众多举子们都进京赴考,东家特意请他来讲讲会试的二十三条典习,楼上的都是今年的举子。”

“哦,竟有这样的讲学,我要上去看看。”

黛玉一听,立刻来了兴致,想上楼一观。

父亲在家时也经常带她读书,可她在扬州却从未见过有什么讲学,这读书人的事,她最感兴趣了。

“这,楼上也有雅间,请姑娘随我来。”

店小二没想到这个姑娘竟然真的要上楼,可二楼大堂都是些男子,怎么能男女混坐呢,只好带着黛玉上了楼上的雅间。

可黛玉没想到,哪怕只是进了楼上的雅间,也总有些酸儒们看不惯她一个女子竟然也能听明阳先生的讲学。

“小二,你们是怎么回事,怎么带了女子上楼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