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红花仙草[年代群像] > 第5章 剩女

第5章 剩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得知陈慧柔和江泓提分手,陈镇东大发雷霆,气得打碎了家里一套茶具。原本以为过完年可以把姿娘嫁出去,谁知道谈得好好的,说分就分。

陈镇东坚定认为陈慧柔没有必要给其他人让步,写信怎么了,都过去的事情了,都分开了,能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就是要闹,陈家也是占理的,难不成对方还想直接明抢?

徐晓敏没陈镇东这么想不开,多少还是因为江泓在这件事的态度上,表现得太过软弱。知道前女友给陈慧柔写信,陈慧柔提分手,他不也没有任何争取挽留的动作。

话说回来,这件事上最难受的还是陈慧柔,过年亲友走访,她都一个人待在西厢房看书,就是怕被人追问,跟江家什么时候办婚礼。她巴不得这个年快点过完,赶紧开学。

回归单身的陈慧柔,过日子像开了加速键一样,除了工作就是跟家里的生活。

9月10日全县城乡庆祝第二个教师节,她也收到了不少学生亲手做的卡片礼物。陈慧柔彻底爱上教师这份职业,并将全部心里都倾注在教学事业上。

次年八月,正值台风季,县里骤降暴雨。

陈敬涛早早就做了准备,跟陈敬禹拿着家里几个米袋子去小姑父工地上装了几袋砂石,堵门口防止雨水倒灌进屋。

17号台风登陆当晚,狂风骤雨吓得陈慧琪一晚上都没睡好,闪电劈下来,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雷声,她立马吓醒,脸色煞白。

“要是大姐在就好了。”

陈慧琪小声啜泣,陈慧柔要是在,一定会抱着她一块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有人在乎被雷电吓醒的她。

大雨连下了四日,学校后面也停课了,陈慧柔就待在西厢房出卷子,哪都没去,出了门就得趟大水,危险的很。

大雨导致民房倒塌一百多间,还冲坏了十八座桥梁,受灾人口四千多人,县里损失经济高达八百多万元。

雨停了,陈敬涛一边修缮被大风刮坏的窗户,一边同屋里家人说台风后的受灾情况。陈敬禹在旁边负责递工具,对这话题不怎么感兴趣。

“最讨厌下雨天,更讨厌台风天。”

“我多买了几块板子,待会跟我去趟慧柔那,看看她西厢房有没有需要修补的地方?”

陈敬涛把工具收到包里,拍了拍沾满木屑砂石的裤腿,走到水池边把手洗干净。王君刚煮好午饭,听到丈夫的话——

“不用去了,慧柔早上来过家里,妈问了,她说她那没有什么需要修的。台风天前,小姑父就已经统一加防加严了。”

陈敬涛“哦”了一声:“那就好。”

王君:“洗手吃饭了。”

台风季从夏天拉长到秋天,感觉一整个暑假都像是在雨水里泡过,新学期开始,又陆续因为两号台风停课。

忽冷忽热的天气,像是把一切都闷在大蒸笼里,时而燥热,时而潮湿,时而阴冷,陈慧柔不喜欢这种模糊的秋天季节,比任何人都迫切地盼来了冬天。

立冬,陈慧柔从学校回来,推着车进巷子里,沿路闻到各家煲汤的味,有鱼汤的腥味也有肉汤的荤香。

把车停在天井旁,推开门就看到陈慧琪在院子里洗菜。

“大姐。”

陈慧琪鼻尖都冻红了。

“怎么轮到你做饭?”陈慧柔拉起陈慧琪,见她手冻得通红,有些不忍:“我来吧。”

陈慧琪吸吸鼻子:“嫂子不舒服,在屋里休息。爸刚从店里回来,见饭还没煮就发脾气了。”

79年那会,县里就开展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一批原料缺、质量低、产品销路差、效益差的企业。陈镇东所在的食品厂虽然没有在名单里,但也知道,改革是早晚的事。

今年8月,县里几个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实行税利目标责任制改革,食品厂就在名单里。按“照章纳税、核定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与县经委、财政局、税务局签订承包合同,责任落实到位。

政策下来后不久,陈镇东就从厂里退休了。亲朋好友都说退得正是时候,碰上这会调整,领导班子一个个都为厂里效益犯愁,他倒是抽开身,可以不用操心。

可陈镇东闲不下来啊,风风火火干了大半辈子的活,这一下子退休,整天待在家里,感觉浑身上下不舒服得都要长蘑菇了,天天筹划着还能做什么小生意。

陈家在后街有个小铺面,陈镇东和陈敬涛商量了一下,开了间兴隆包店做面包,徐晓敏没事就过去帮忙。后来王君干脆从厂里辞职,和公婆一块做面包店的生意。几个月经营下来,效益还算可以。

上个月王君查出怀孕,妊娠反应有点大。徐晓敏就让她先在家里稳胎,等过了三个月,身体情况好些了再去店里帮忙。

陈敬禹去年考上了汕头大学,出去读书住宿,陈敬涛夫妇就搬到里面的屋子住,不用爬上爬下。阁楼现在变成陈慧琪的屋子,外屋原本搭着的床铺收起,显得宽敞了些。

包店人手少,陈镇东忙得头昏眼花,回到家想着能吃口热饭,结果王君在里屋睡觉,陈慧琪在做作业,米都没下锅,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爸现在脾气越来越差,你少跟他对着来,先去写作业吧,这儿大姐来。”

陈慧柔干活利落,没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陈敬涛把饭桌支起来,回屋喊王君出来吃饭。陈慧柔端着汤上桌,先给陈镇东盛了碗:“爸,先喝碗汤暖下肚子。”

陈镇东吃了两块绿豆糕垫肚子,气也消了大半。想起今天在店里听到的事儿,问陈慧柔:“我听刘校长说,他给你介绍余老师家的二儿子,你拒绝了?为什么?”

徐晓敏刚落座就听到这句话,嘀咕:“饭桌上别聊这些。”

“不聊这些聊什么?聊猪肉一斤多少钱?家常不就是在饭桌上聊出来的?”

陈镇东现在的脾气就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着,徐晓敏都懒得跟他说,通常一句劝不下去就不开口了。

陈慧柔只能耐心解释:“余序洲也是老师,但不是在镇上的学校。我不想谈同行,一家子都是老师,挺没意思的。”

陈镇东恨铁不成钢:“你就是挑,也不看看几岁了,再这么下去,三十都嫁不出去!”

陈敬涛扶着王君出来就听到这句,当大哥的,总得表示一下。

“爸您别急,等我问问学校里的老师,看他们家里有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年龄合适的,给阿柔牵线。”

陈镇东瞪了陈敬涛一眼,严厉道:“你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听到没有!”

陈敬涛:“一定,一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