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晒到正屋里,徐晓敏正坐在椅子上翻药典,陈慧琪在她旁边的矮桌上看小人书,陈慧柔搬着自行车过矮门槛,陈慧琪听到声音,第一时间丢下书往外跑去。
“大姐!”
“哎!”陈慧柔看向屋里:“妈呢?”
徐晓敏闻声出来,看到一筐白萝卜,摘下老花镜:“从哪带了这么多萝卜回来?”
“小姑去菜地里收的,说拿些回来做菜头粿。”
陈慧柔让陈慧琪搬个木盆过来,自己往里放萝卜,没一会就堆得小山高,得有十几二十根。
徐晓敏为难道:“这么多,得吃到什么时候?”
陈慧柔早有主意:“吃不完的,让嫂子做腌萝卜或者晒成菜脯都行。”
菜头粿是潮汕这边的特色小吃,家庭主妇基本都会做,陈慧柔小时候就经常看徐晓敏炊菜头粿,渐渐的也掌握了其中技巧。
先把白萝卜刨成丝,撒些盐出水,然后加入切好的猪肉、虾米、香菇粒、花生米,拌着生粉和佐料搅匀。给蒸笼屉刷一层油,倒入后上锅蒸熟。
等出锅了就切成片,可以直接蘸酱吃,但陈慧柔喜欢煎口,会多一道工序,把菜头粿表皮煎脆,再蘸甜辣酱,一人能吃好几块。
王君从厂里回来时,菜头粿已经上锅蒸了。
“还有什么能帮忙的吗?”
王君也是个勤奋人,干活干净利落,不比陈慧柔差。换好衣服出来,就主动把腌萝卜的任务交接过去。
两人搬着小板凳坐在小院里,一边做饭一边闲聊。
王君问:“学校的课满吗?”
九月新学期一开始,陈慧柔正式在第一小学教书,一年级的语文,对她来说不难。
“还行,带了四个班,小孩们都挺可爱的。”
王君笑了笑:“小学还是比初中轻松,你说学生可爱,阿涛都没用过这个词。他快愁死了,初中生不服管教,一个比一个皮。”
陈慧柔:“我最近都没怎么碰着大哥,也没说上几句话。”
王君:“他啊现在回家就管敬禹的学习,待在里屋的时间要比在阁楼多得多。”
菜头粿的香味出来了,王君闻着味,猜中好几种配料:“怎么不放点腊肉?”
陈慧柔笑着解释:“我们家没放过腊肉,有猪肉就行。”
王君:“等过年我们试试腌腊肉,我以前在家的时候见过我姐姐们做,会一点。”
“好。”
陈慧柔打心里喜欢这个嫂子,能干勤快,做饭也好吃。
“对了。”王君看了眼屋里,小声问:“你在学校,有没有人给你介绍对象?”
陈慧柔愣了下,摇摇头。
王君甩了甩手,挪动板凳坐得离陈慧柔更近些:“昨晚阿姆朋友来家里聊天,就莲姨,你知道的吧?”
陈慧柔点头:“知道。”
“莲姨想给你说亲,我估摸着阿姆晚上就会跟你讲这事了。”
陈慧柔低垂着头,王君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只是把自己知道的都跟大姑子说:“那个男生我也认识,是我初中同学。现在在乡镇工商所工作,家里是……”
王君凑到陈慧柔耳边小声说了个词。
陈慧柔很是意外。
王君:“所以不知道阿姆会不会介意,但他人还不错,我想跟你说的就是这个。”
陈慧柔点头,心里有数。
陈敬禹放学回来,十米开外就闻到菜头粿的味道,循着发现是自家在蒸,乐得嚎一嗓子:“今晚有菜头粿吃?”
陈慧柔吓了一跳,抬起头来,和王君的谈话就这么戛然而止。
晚上,陈慧柔洗完碗筷准备回去,徐晓敏叫住她。因为下午王君透露过,陈慧柔大抵能猜到徐晓敏想和自己聊什么。
果不其然是谈对象。
陈敬涛结婚后,大家就把目光转移到她身上,别人在她这个年纪,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就陈慧柔还是单身,每天就是学校家里两头跑。
其实这些年陆陆续续都有人想给陈慧柔介绍对象,只是条件一般,徐晓敏听了觉得不太满意,这才帮陈慧柔拦下。
可这次不一样,牵线的是徐晓敏最好的朋友,两家人知根知底,男方家徐晓敏也认识,这才想着跟陈慧柔聊聊看。
讲完情况,徐晓敏柔声问:“你听了有什么想法?他家和我们家一样,就普通家庭,男孩聪明,学历高,现在单位也很不错。”
陈慧柔迟疑片刻,问:“他家也是被革命过?”
徐晓敏“啊”了一声,惊讶:“你怎么知道?”
陈慧柔轻笑:“妈,你自己说了,和我们家一样。”
徐晓敏半信半疑:“我说的一样,是指都是普通家庭,不是做生意,大富大贵那种。我只是图他学历好,单位好,配得上你。”
陈慧柔对自己没什么信心:“阿姆,我可一般。”
徐晓敏抬手揉了揉徐晓敏的头发,一脸温柔:“你很好的,阿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