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前,迟岚去拜会了那些久未见面的夫人们。
夫人们可不像墨素那么大度,若是迟岚此刻不去卖个惨,她们能记一辈子被她婉拒的仇。毕竟她的婉拒断的可是她们的财路。
迟岚预料到此去会受到不少羞辱,可她还是要去。
这些个夫人的郎主们虽然为了所谓的风骨和名声也未归顺新京,实际上早就松动了,不过是吊着那边,指望着卖个大价钱罢了。他们这种人若非对方三顾茅庐、捧着高官厚禄过来请,是不肯自降身价的,否则去了新京也会变成那些早早归顺的人口里的笑话。
若非如此,夫人们哪里来这么多的生意可做?
从前因着墨素的缘故,迟岚困在旧都,只能等她们的施舍;可若迟岚去了新京,又识得新京正如日中天的迁慎卿,便能够为她们续起不少人脉。
而迟岚去了新京便如同白身,也须得这些夫人们现有的人脉相助才能安身立命。
到了她们这样的年纪和境况,没有过不去的矛盾,也不必谈什么大是大非,只要对双方都有利好,就没有什么不能坐下来谈的。
迟岚拜访了六家,只见到了三位夫人。这已是比她预料的好得多——高高在上的夫人们总要有点遮羞布,这肯见她的三位夫人便已是对方愿意和解的意思了。
这几位夫人很默契的没去提及此前的龃龉,仿佛那些事情从未发生过。
迟岚不在意。委屈不能当饭吃,这些人也不可能真与她交心,更不会在意她这个人。
她们感叹迟岚和离的勇气,惋惜此后不能时常相见,也祝她归途平顺。末了,送了迟岚一些礼物,又托她给新京的亲人带去书信和见礼。
三言两语之间,双方的目的便都已达成。
迟岚皆笑着应了,也递出自己的礼物——包括那不肯露面的三位夫人的礼物,她也一并留下了,请她们转交。
最后听闻迟岚要带着投奔自己的表妹一道入京,她们不由得发出感叹:“你真是顶善良的人,这一路多麻烦,你还要多照顾一个人。要我说,你那表妹可真是个不懂事的,你也没多好过,她怎就好意思赖着你?一表三千里的亲戚,若是换个人,给几两银子就打发了。”
“我是做姐姐的,她来投奔我,我自然不好将她一个人留在这里。这世道乱啊。”迟岚和气地笑道。
墨素这种君子才会默默做好人,她永远不会。她做的好事本就不多,每一桩都要敲锣打鼓广而告之才好,否则她岂不是白费了力气?
大家看得到的好人才是好人,看不到的好人可能要到死后才被知道。
有了好名声她才好做事,名声不好的人在这世道里可是寸步难行。胡莹自己要送上来做这个垫脚石,那就让她垫得更稳当点。
拜别了几位夫人,也到了她离开旧都的时候了。
迟岚没去见墨素,只叫管事替自己去道别,管事带回来一句“一路顺风”。
这场开始得并不顺利的婚事,意外的在一片和气中走到了它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