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华山大典举行,华山脚下,长长的汉白玉阶梯下,侍卫把通天大路团团围起来,侍女迎着百官早早的起来,一一带入,此刻华山脚下百官齐聚。
宽阔的场面正中是巨大的香案,祭祀用品已整整齐齐摆放妥当,宽阔的场面下是两条汉白玉长梯,周围侍卫把守,中间红毯狐毛铺地,楚皇要从阶梯上走至香案中。
帝王尊,百官聚华山祈福大典场面恢宏庞大。
昨晚和宴行说了半宿话,揉了揉眉心,有些精神不济,看着他却是精神抖擞。
华山大典,宴行着王服饰,宽袖立领金丝红线黑纱蟒袍,衬得他越发肩宽窄腰,利落高大,贵气逼人。
随着一声:“楚皇到。”
诸王百官纷纷下跪行礼:“楚皇万岁百福,楚婴基业千秋万代,国泰民安。”
“众爱卿起来吧。”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着玄明黄色龙袍的楚皇,携皇妃宫眷浩浩荡荡的走来。
清燕扶着婴软软起身,婴软软着红黑色凤凰吉纹迤地王袍,婴软软早早的就起来梳妆,妆发精致,容貌昳丽,来的一路上,不知道惊艳了多少人。
楚皇走至婴软软身边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她不明所以,看在他是宴行父亲的面子上微微回笑。
东边太阳刚刚升起,云边透出一缕长长的光,那光从东边扫来,从山的那头,走到了这头,昏暗的景色随着那光到的地方瞬间明亮起来。
宴行注意着楚皇的一举一动,自然没放过那一眼。侧头看了看婴软软,让她安心。
婴软软向宴行,眉眼弯弯,低低颔首。
收回目光,看向楚皇却被楚皇身边的皇妃吸引了注意力。
楚皇旁边的皇妃落后一步,白皙精致的侧颜透着早间的光,隐隐发亮,透着不真实。
背影袅袅兮秋风,红色凤凰纹长裙迤地,一举一动如莲生花。
目光一直随着那人,直至登至场中,楚皇扶着那纤纤玉手,转过身迎着光,面向百官,看清面容,婴软软呼吸一窒息。
“众卿齐聚华山,共庆...”
婴软软只觉周边声音都静下来了,恍恍惚惚,远远的看着那人。
回忆不自觉袭来。
——
雨后踏水行路。
“软软。”
“母亲?”正踏着水,蹦蹦跳跳踩水花的婴软软跑上去。
“软软,不要走母亲后面。”
“为什么?”
“母亲看不到你会慌张。”
“我就在你后面。”
“母亲知道。”
“这样还不能走你后面吗?”
“不行?”
“如果不是你怎么办?”
“怎么可能,只有我和父亲才会在你旁边。”
“呵呵好。”
——
婴软软分不清现实和回忆,口中不自觉轻轻唤出:“母妃。”手要向前去抓。
在旁的清燕一惊,凑近轻唤:“王爷。”
婴软软回过神,眼眸润而红,不做声,却还是眼睛不离,直直盯着。
“在此华山大典上,朕还有一事宣布,玉贵妃贤良淑德,柔明毓德,静正垂仪,有皇后之资。故此封玉贵妃为柔德皇后,授玉典。”
这等场面也无人敢上前触皇帝霉头。
百官齐声恭贺,婴软软随着众人行礼祝贺。
看向志得意满的楚皇,心里震惊又极难相信,那是她母妃啊,她婴软软的母亲,她不会认错的,那相貌,神态都和母妃一模一样。
呵玉贵妃,软玉,柔德皇后。
不过,和婴软软相似的眉眼弯弯,正要接过玉典。
不远处亮光一闪,婴软软眼神一凛。
瞬息间,婴软软穿过人群,圈住柔德皇后像一边倒去,那银针直直刺入婴软软手臂。
柔德皇后吓的不清,惊魂未定的抱着婴软软眼泪汩汩流下。
离得最近的公公赶忙叫着:“救驾,快救驾。”
楚皇不见楚后,焦急万分:“先救皇后,救皇后。”
手上银针刺入婴软软像无所觉一样趁乱翻开皇后后颈一看。
局势乱总有些颓丧,婴软软用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母亲?”
楚后并未听清,还是汩汩流泪,嘴上叫着:“宴穆,宴穆。”
侍卫分别围住楚皇和楚后,婴软软也被围在其中。
带来的护卫队把百官围起,却也禁不住人在危机四伏的时候惊恐四处逃窜。
风声簌簌,刺客也随即持剑涌入。
事情发生在闪电间,宴行来不及去问婴软软伤势如何。
神色一振,展袖上前,手臂有力一挥,长剑出。
徐虎赵云虽然慢一步也快速的持剑上前,抵挡扑面而来的刺客。
宴行有了喘息的机会大声说到:“父兄,先回行宫,我来垫后。”
“徐虎赵云携皇上先回行宫。”
“是。”
山林间涌上很多刺客,宴行带着剩下的侍卫,不让刺客突破重围,追上徐虎赵云。
徐虎赵云退出,带着禁卫军锦衣卫护送众人返回行宫。
等人下了山,宴行正要带剩下的人变守为攻。
刀剑相接间,宴行却觉得刺客不再死攻,隐隐有退后之势。
——
“玉儿,玉儿,你没事吧。”楚皇脱险后推开众人来看还在婴软软怀里哭泣的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