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纪录片写法与电影。
应该说是视角问题?
上帝全知视角,摄像机视角,主观者视角。
写的故事核心跟读者喜欢看的苏爽甜背道而驰。
我想想怎么增加代入感。
这几天看恶魔开篇,上帝视角很严重,几乎是剧中人物一句话就解释,交代人物信息,补充乱七八糟的背景信息。
解决办法:
如果用摄像机视角写,我的方式类似于写电影剧本。
事实上我写起这种最舒服,但几乎与代入感完全相反了。
我是旁观的叙述者,读者完全只能够透过我的眼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主角跟读者最远。
但也有优点,可以自由把控呈现在章节上的信息量。
至少,文字上那种氛围感可以呈现在比较舒服的状态。
因为情绪上的期待感一般来源于前置信息【他是某个地方遗失的某某皇子,他是被抱错的少爷】
而且整体上的故事情绪可以被拉长延续,呈现波动的状态。
读者离人物很远,但如果章章的情绪铺垫到位,有可能造成热血日漫那种情绪上的爆发感。
缺点:离人物太远,代入感更少。
但期待感并不仅仅只是来源于主视角被相方的偏爱,还有剧情上的逆袭,旁观者磕cp。
也并不是完全压缩主视角心理描写,节奏不会拉垮。
要求对剧情的把控力很高。
几乎得把握所有人物的心理。
·
主视角
优点是非常有代入感。
不仅在于人物的身份设定,以及从主视角出发的信息留白可以很好地塑造人物。
一个闷骚高冷的角色,减少它的心理描写。
整个故事上,前期闷骚高冷,后期深爱疯批——这是人物的形象反转。
但其实这样推断的话,摄像机视角也有同样的效果。
不写他的心理描写,只写他的行动。
作为旁观者,客观记录主角的一切,叙述出来。
而我很需要人物塑造得真实,心理描写也是我喜欢的。
哦哦,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主视角人物的心理。
我习惯写的角色就是压抑感很重,如果用主视角去写,会被人物情绪一路带跑偏。
故事剧情要求走人物目标线——去破个案。
但读者喜欢的就是即时的爽,甜……一个期待感的钩子最多维持两章。
所以,不写人物心理,纯粹用纪录片写法应该可以。
行动优于一切,不写人物心理。
·
上帝视角也可以是摄像机视角。
在我的故事里,配角的存在作用是推动剧情线发展。
人物我没法给他目标,比如说复仇,比如说杀死攻略某个人……
故事未知,我又不可能把整个故事完全剖析清楚才写文,所以人物的目标未定。
人物目标未定。
结合读者观感上的对于人物塑造的一层层加深。
我不给人物打标签。
但我仍然可以写标签化性格下的剧情塑造人设……
我的主角人物在我作为旁观者的叙述者,也同样是零起步。
我自己也是读者。
所以推断故事情绪的平和这一块儿,完全可以使用套路,避讳掉阴沉的东西。
不用写主角身世悲惨。
故事中以人物为核心。
关于人物的内核……
但内核这个东西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是说设定内核,而是利用剧情展现内核。
主题也是利用剧情展现。
人物内核,也是利用剧情展现。
人物碰撞的张力,也是利用剧情展现。
某个时候好磕这个cp,也是情绪浓度烘托到了某个极致,前期的章节铺垫到了某个情绪爆发的点,才好磕。
所以,我不必一开始就让主角情感爆发,你侬我侬。
哪怕是疯批美强的主角,也可以在前期搞搞纯爱,写氛围感。
但是有一个非常要注意的前提——【不能够过度代入任何一个人的心理,必须是完完全全的上帝客观视角。】
·
如果这种写法,如何呈现爽感??
信息前置很重要。
我要马上给出一个很舒服的暗示——就比如主角身怀异能,有金手指。
如果反派骑脸,主角不想打回去,这是情绪上的暂时压抑。
又或者,主角根本瞧不上这种反派。
这个问题有点难搞,剧情上,读者情绪被压抑了……那么按照这种思路,想办法让相方或者其他人得知这件事,也算是一个期待感的铺垫。
·
嗯,这几天一直在梳理自身的问题。
卡在塑造人设跟人设选择,以及故事核心怎么跟人物核心拧在一块,还有情绪核心拧在一起。
我知道我很卡,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卡。
不摸清楚这些问题,我输出的文字根本没办法表达情绪。
应该是这样子。
故事核心不在乎人设,但是在乎情节。
我喜欢的高岭之花强制酷哥……这个情节我很爽。
我其实不在乎高岭之花是白切黑还是黑切黑,他是绿茶还是美强惨,但是只要强制这个情节存在,我就会爽。
这是我故事情节上的爽感。
这是我故事设定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但人物设定,人物核心,我真的非常想让他活过来。
那么,展现人物的内核就非常之重要。
人物核心的内核,跟故事有关。
如何利用人物核心展现人物内核。
如何写活高岭之花,让高岭之花强制酷哥这件事变得顺理成章,我写的这个剧情要合情合理,我又该怎么写啊??
我的天。
我就是卡这里。
包括卡主题。
你怎么利用剧情展现高岭之花的人物内核?
你怎么利用高岭之花走剧情展现主题,这个他对内强制酷哥的性格转变你怎么写?
他对内强制酷哥肯定不是一下子就想强制的吧,总有个过程的吧?
你怎么写?
文字只有那么多,你怎么写??
怎么写?
这个时候需要情感核心。
我发现,有些情绪核心表达时,就用的描写方式跟视角代入根本不一样。
言情,苏男主。
重点在于塑造男主人设。
暗恋文的心酸心涩,主视角的心理描写得切合要看的读者间的心理。
【我曾经暗恋过,但是我没有成功,主角成功了,这是一种满足感】
十分讲究代入。
这是人物核心——塑造男主人设。
所以海量心理描写是可以的,引起人的共情,这文字输出有效!!!!!
文字传递的感情在于暗恋者的心涩——心涩得到回应,然后完成。
他是需要故事低于人物,哪怕没有故事的起因进展高潮,也是可以的。
摄像机主角,也重点传递的感情在于被爱的这一段过程。
他该使用完全沉浸式的主视角带入描写,最大限度地让人代入主视角,代入主角。
……
但我的故事核心跟人物核心老是干架,跟情绪核心也干架。
我的灵感,来源于我的cp相处的一个片段。
我的主角1有个人故事线。
我的主角2也有个人故事线。
甚至于我的配角也有个人极其完满的故事线。
我用完全沉浸式的的主视角去写,我草!!!!!!!!
而且我喜欢写的人物是美强惨,父母祭天,妻离子散,被背叛的身世背景。
我的天啊!!
两个主角全都是这样子,甚至于配角也是不是被人背叛就是被人搞,而且故事的后期还死的死,伤的伤!
我又要情感传递,故事本身就让人很瞠目结舌,要骂娘了。
还代入!!!我想灭了作者!!!
这种事就不适合代入!!
适合旁观!!就该用摄像机视角去写,最大限度地减少压抑情绪的传递!!
把情绪拉回到故事的读者观感本身!!
而情绪核心决定人物核心跟故事核心。
靠,以后得分清楚灵感是来自cp互动的氛围还是个人暗恋的心涩还是感情梗有趣的本身。
他完全关乎我行文塑造人设的方法跟重点描述。
CP互动氛围,我喜欢有故事感的人设碰撞,重点在于两个有自身性格的人相爱相知。
我磕的,是他们的性张力。
属于故事核心的人物核心。
故事塑造他们,主角低于故事。
我先要用事件塑造两个人的基本人设。
比方说高岭之花强制酷哥。
只要达成两个人强制间那种最强的性张力,其他的,没所谓。
表层人设无所谓,人物设定完全是为了这种感觉发挥。
这种情节最带感的不就是超级大反派邪头子boss跟正派大boss相爱相杀嘛,他们是宿敌,然后宿敌是妻子。
这是强强相爱相杀文学。
我爱磕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