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气温骤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秋天的凉意,小树林中的水杉更红了。
生物竞赛班刚刚开课,时间安排在了每周五放学后。这对于顾筱然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样一来,她不仅能避开那令人头疼的语文课,还能有正当理由投入到自己热爱的生物学中。并且,她还可以见到余秋芸。
当然,她并不会承认后者。
窗外秋风依然呼啸,竞赛课的教室里却开着暖空调,像是另一个小世界。余秋芸站在讲台上,白色衬衫的袖口挽到手肘,露出一截纤细的手腕。她一手拿着小蜜蜂,一手放在鼠标上切换ppt,时不时看向台下的顾筱然。
顾筱然立刻挺直了背。她喜欢看余秋芸讲课时的样子,喜欢她微微蹙眉思考的模样,喜欢她讲解时眼中闪烁的光芒。此刻余秋芸的侧脸被窗外的天光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睫毛在脸上投下细碎的阴影。
ppt切换到一张复杂的代谢途径图,余秋芸用激光笔在图上画了个圈:“这里,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谁能说出它的调控机制?”
教室里一片寂静。顾筱然咬了咬下唇,举起手。
“顾筱然。”
“这是磷酸果糖激酶-1,”顾筱然站起来,声音清亮,“它受ATP、柠檬酸和H+的负反馈调节,同时也受AMP、ADP和果糖-2,6-二磷酸的正向调节。”
余秋芸的唇角微微上扬:“很好。那么,为什么癌细胞中的糖酵解会异常活跃?”
顾筱然感觉自己的心跳加快了。她喜欢这种被余秋芸追问的感觉,就像在进行一场只有她们两人懂的对话。
“因为癌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会进行大量糖酵解,这种现象被称为Warburg效应。可能是为了快速获取能量,同时产生大量中间代谢物用于生物合成。”
教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余秋芸眼中的笑意更深了:“非常准确。这就是为什么PET-CT检查要用18FDG作为示踪剂,因为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会显著增加。”
顾筱然坐下时,感觉脸颊有些发烫。她能感觉到余秋芸的目光还停留在自己身上,那目光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不灼人。
ppt切换到下一张,是一张精美的电镜照片。“这是线粒体的超微结构,”余秋芸的声音突然变得轻柔,“你们看,这些褶皱的嵴多么美,就像......”她顿了顿,“就像被风吹起的裙摆。”
顾筱然愣住了。她从未听过有人这样形容线粒体。在她眼中,余秋芸此刻站在讲台上的样子,白衣胜雪,倒真像一幅会呼吸的生物学图谱。
两小时后,余秋芸宣布下课。
“老师,我们可以加您微信吗?”一个女生鼓起勇气问道。其他同学纷纷附和,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请求声。
“啧,这人还挺受欢迎。”顾筱然眉头微皱,撅起了嘴。
余秋芸收拾教案的动作顿了顿,思索片刻:“嗯......要不这样吧,”她抬起头,目光在教室里扫过,“我们面对面建个群,你们有事在群里说就好。”说完,她状似不经意地向顾筱然使了个眼色
顾筱然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莫名开心。她不轻易给学生们微信,却主动加了她的。算了,不胡思乱想了。
学生们只道老师觉得人太多不方便,纷纷同意。
“对了,顾筱然同学来我办公室一趟。”
顾筱然一怔,她看着余秋芸抱着教案走出教室,白色衣角在门边一闪而过,像一片轻盈的云。
通常,学生被老师邀请去办公室总会觉得大事不妙,可311对于顾筱然来说却是另一个世界。
自从收了几次作业,和余秋芸熟悉之后,她常常抱着生物书跑去探讨问题,或者有事没事去311门前的饮水机接水,只为了看一眼余秋芸在不在。去便利店买的小零食,也总有余秋芸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