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所有人都拿着这本书翻了又翻。
吃过早食后,赵老丈将书捏在手里,背着手,微仰着脑袋,迈着四方步就走出家门。
于氏在他身后问道:“你这是要去哪里?”
赵老丈晃了晃背后的书,说:“拿去给村长看一看。不是说这书要拿去卖吗?我去问问他,咱们昨天晚上定下来的八十八文钱一本,可卖得出去?”
他说着又哼了一声:“我是觉得这个价格再便宜不过了,不到一百文钱,哪里去买书啊,也就我们家这么老实,才会给乡里乡亲们算这个价格。”
大年初一,灿烂的太阳高挂于天空,阳光洒在白雪上,映出星星点点的金光。
小孩子们身上都穿着干净或是崭新的衣裳,手里捏着压岁钱冲出家门,在村子里欢天喜地的嬉笑奔跑着。
家家户户门前贴着红色的春联,院落里外散落着一片红彤彤的鞭炮纸屑,一阵微风吹过,纸屑被卷起,好似好运随风而来。
赵老丈路过村里那些人家时,能够听到他们院落里传来嬉笑喜气的声音,烟火缭绕中,诱人的香气也徐徐飘来。
赵老丈背着手走在乡间的泥地雪路上,下巴扬得高高的,一步一步慢悠悠地向着村长家走去。
路上遇到了其他村民,大家都仰起笑脸和他打招呼:“赵老丈,这是要去村长家拜年呀?”
赵老丈点头笑了笑,又说道:“可不仅是拜年呢,还有些事情想和村长商量。”
村民们瞬间来了兴趣:“是什么事情啊?难不成,是你家阿才又准备再教大家些别的吗?”
另一户人笑着说:“那可得再等一段时间呢,我最近才刚学会数数,还没学会算数呢,等我把算数学会了,再教我别的也行啊。”
赵老丈哈哈笑了起来,没有告诉大家他究竟要做什么。
可当他走远时,众人看到他手里拿着的书,一些念头在脑海中划过。
瞬间,大家又觉得这些念头太过离谱,于是又摇了摇头,转身回自家去了。
赵老丈就这样晃晃悠悠地到了村长家门口。
路上和他打招呼的人比他想象中多了不少,他心中十分感慨。
若是从前,村子里这些人哪会如此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大家都在背地里说他家阿才不顶用,还花光了家里所有钱呢。
如今大家都知道阿才的好,倒是对他也尊敬了两分。
他满心感慨地敲了敲村长家的门,村长媳妇打开门,看到赵老丈,也露出笑颜:“哎哟,是赵老哥来了呀,这么一大早的就来拜年,快请进,快请进。”
赵老丈对村长媳妇微微点了点头,问好道:“新年吉祥啊,我今日来是有些早了,不过也是有事情想和村长说道说道,这不就有些等不及了吗?”
村长媳妇立刻把他迎进家门,让他坐在堂屋的凳子上,和村长一块烤火。
村长家里其他人见状都挪到了院子里,或坐或站凑成一堆,嬉笑着聊天。
更是有些坐不住的,出门拜年去了。
村长媳妇给赵老丈倒了一杯糖水,这在村子里已经是高规格的待客之道了。
赵老丈连忙谢过,放下手里的书,端起糖水喝了一口,笑着对村长媳妇说:“谢谢嫂子。”
村长只是一眼就看到了赵老丈手里的书,他探头看了看那书上的字。
他也是识字的,但识得不多,只是从前在里长那里,看到一些告示或者榜文,认识了几个告示和榜文上常用的字,以及自家人的名字。
最近还是跟着赵墨才,才学会了那么多数字,认识了更多的字。
村长看着那书,虽不认识书面上的书名,但那本书的书名长度和上面那几个字,却让他似曾相识。
村长如今年岁已经不小了,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刻的痕迹,就连脊背也微微弯曲。
但他眼神依旧明亮,甚至有些黝黑的脸上还能看出他脸色红润、气色不错。
他轻咳一声,装作沉稳老练,好似不在意地问道:“你今日上门拜年,怎么还拿了本书过来?我看这书名字这么长,怎么看着那么眼熟,难道是你先前拿到祠堂学堂里,给大家看的那本?”
赵老丈连连点头,翻开书页:“是啊,村长你看,这书里的内容都是我家阿才写的,这本书叫《男女老少都能学会的简单算术》,你瞧瞧这些内容是不是很熟悉,都是先前在祠堂,教给村民们的那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