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快走!”后背的声音传来。原来拼命救他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魏文华,汴州五虎之一。
“文华…”张全义此刻心如刀绞,他经历过当初跟随朱温和唐军李烨和郭崇韬部的景州大战,沧州大战,自然知道唐军的天谴军部队那种称之为枪的大杀器的威力。
“哥哥,文华死了,记得多烧几个女人过来…”魏文华露出了可怜的笑容,口中猛地吐出一口鲜血后就不再言语了。
“畜牲,将死之人,居然还在惦记女人。”人群中一名男子的声音由远及近传到了耳边。
“逆贼,为何要背叛朝廷,让天下百姓在黄巢逆贼祸乱天下之后再次承担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生活。”叶弘玲怒斥道。
“笑话,这天下难道只能李唐皇室才能坐吗?”张全义自然知道自己的冒失带来了灾难性的恶果,但是一惯傲气的他自然不甘心屈服的。
“无耻之徒,朱温罔顾圣恩,擅自造反,那就老账新账一起算。”只听密林深处传来冷冷的声音道。
“尊驾果然厉害,做皇帝不好好待在宫里,居然敢来到这荒凉的九皋山。”张全义这才发现眼前说话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大唐皇帝李烨。
“张全义,见到大唐皇帝也不知道下跪了吗?”叶弘玲眼见对方对大唐皇帝无礼,心中也甚是气愤。挥动手机的扳机对准张全义的小腿打了过去。
“不可。”张全义身边的护卫挺身而出,居然挡住了射向张全义的子弹。
只不过,被子弹击中的感受足以让他崩溃,刺骨的疼痛让他瞬间冒出冷汗,鲜血也随着汩汩流出。
“这人是谁,对张全义居然那么忠心,居然敢于挺身挡子弹。”李烨心中也为之一震道。
“小人赵匡凝。”护卫咬紧牙关道,“还请陛下能够放过张将军。小人愿意以死换张将军性命。”
“你是赵匡凝?”听闻对方叫赵匡凝,李烨眼前一亮道。
“陛下知道小人?”赵匡凝有些迷惑不解了。
这自然不能够怪赵匡凝。
李烨心底甚是清楚这赵匡凝何许人也。
赵匡凝,字光仪,蔡州(今河南汝南)人。父赵德諲本为秦宗权部将,后以襄阳等地降朱温。赵德諲死后,赵匡凝据其地,复遣弟赵匡明逐雷彦恭,取荆南。乃东结淮南,西连巴蜀。朱温表为荆襄节度使。
后来,朱温急于代唐自立,杀了唐昭宗,赵匡凝对使者流涕答曰:“受唐恩深,不敢妄有佗志。”朱温知道赵匡凝兄弟和自己并非一条心,于是派遣大将杨师厚来攻,赵匡凝战败,以轻舟奔于杨行密。由于赵匡凝为人忠义,杨行密对他也很敬重,厚遇之,但赵匡凝自恃年高,对杨行密的儿子杨渥并不礼貌,杨渥举行宴会时,喜欢吃青梅,赵匡凝对他说:“勿多食,发小儿热。”淮南诸将认为这对杨渥是一种侮辱,杨渥也大怒,将其迁往海陵,大将徐温掌握吴国政权后,赵匡凝意欲有所作为,被杀。这是正史上的赵匡凝,不过李烨心底清楚,这赵匡凝自然是大唐的忠臣,只不过,正史上,朝廷势微,他不得不四处寻找明主,以实现心中夙愿。
如今的李烨缺什么,其实就是这种能征善战又对大唐朝廷特别忠心的人。
想到此处,李烨朗声说道:“没有想到张全义手底下还有如此忠心护主的人,这也是我大唐军队所缺乏的地方啊。”
“来人,准备物什,朕要给赵将军疗伤!”李烨大声说道。
“陛下,这可是背叛大唐朝廷的人。”郭姝予也没有弄明白这大唐皇帝陛下,怎么就突然想起怜悯起叛军将士来了。不仅如此,这个护卫不过是一个小年轻罢了。
“来人,将赵将军接下山,寻一清幽之地,朕要救下他。”李烨朗声说道。
“张全义,陛下可是给了你机会,能不能重新回归大唐就在一念之间。”郭姝予赶紧补刀道。毕竟相处这么多年,二人之间还是很有魄力的。
“张全义,听说是你鼓动朱温造反的?”李烨厉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