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殿下,既然陛下心意已决,我们就没有必要再推脱才好。”司空韦昭度眼见朝堂上公然推卸皇帝宝座的两人,不得不劝解一番。
终于,李烨还是接受了唐僖宗李儇的皇位转让。正式担任了大唐第十九位皇帝,也就是后世被称为昭宗的皇帝。
在中国古代进行“禅让”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新旧最高统治者的换位,也是秉承“天命”的,是合法的。“禅让礼”中的一些仪式大致包括这几方面:其一,禅让者在其祖庙召集群臣,颁布退位诏书,说明禅让理由,取得自己历朝祖先的谅解和群臣的认可。其二禅让者交出玉玺。其三即位者登极,宣布改元。其四,祭告天地宗社。其五,期间还要举行一些禅让庆贺典礼,如大赦,奏乐,即位者接受群臣朝贺等。
“吾皇万岁万万岁!”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一时间,李儇将皇位禅让给李烨的事情传遍了大街小巷。李烨于公元888年三月初八接任大唐第十九任皇帝。任命司空韦昭度为宰相,郭崇韬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册立李渐荣为皇后,韩灵儿,陈薇儿等为妃子。
为了更好的一统天下,李烨还将自己的名字有晔改为烨。他要用烈火一般的热情震撼天下尚未臣服大唐中央朝廷的势力俯首称臣。
不过,因为王秋月,何玉娇在这次率领天谴军和杨复恭的宦官势力火拼中取得绝对优势,困扰大唐百余年的宦官集团势力从此烟消云散。
而,李烨作为新皇帝,首先要面临的局面就是尽快解决杨复恭的宦官残余势力。其次是那些表面臣服朝廷,背后厉兵牧马,意图再次割据的新军阀们。
果然,汾州节度使杨行瑜,汉州刺史杨守贞,洋州节度使杨守忠,绵州刺史杨守厚,遂州刺史杨守宗相继驱逐了治所下的大唐朝廷行军总管,监军使,宣布不再效忠李烨的大唐朝廷。并且在治所发布通告,以寿王李烨篡位为由,通告天下,仍然奉唐僖宗李儇为正统,拒绝接受李烨新颁布的年号。
与此同时,朱温,李克用,李茂贞居然也没有派人第一时间来长安恭贺新皇帝登基。这大大出乎李烨的预料。
不过此时的李茂贞并不是不想承认大唐中央政权皇帝的更换。相对而言,对于寿王殿下修成正果,接任大唐皇帝,李茂贞是拍巴巴掌欢迎的。之所以不能第一时间去长安恭贺,是因为他所处的凤翔正面临北方的巨大压力。朔方节度使韩巡被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拉拢后,居然主动放弃了百年效忠朝廷的英名,对效忠朝廷的凤翔节度使开启了讨伐模式。
朔方节度使,又称灵州节度使、灵武节度使、灵盐节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区为防御后突厥汗国设置的节度使,天宝十节度使之一。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十月六日置。朔方节度使治所在灵州(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市境内)。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宰相张说,为首任朔方节度使。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李亨也担任过朔方节度使。后来为大唐力挽狂澜的郭子仪和三子郭晞也先后担任朔方节度使。朔方军能征善战,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将领,比如铁勒族仆固怀恩,契丹族李光弼等。
因为朔方军的能征善战,也成为具有野心的藩镇势力的拉拢对象。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就是其中一个。
灵州。朔方节度使府邸。
“韩大人,这是我家主公送来的礼物。”朱珍毕恭毕敬的说道。倒不是他有好谦逊,实在是朱温下了死命令的。朱珍本来是黄巢的得力干将,后来朱温投奔朝廷后,大败黄巢军,俘获了朱珍等人。朱珍不是那么愚忠的人,就顺势投靠了朱温。
“朱将军,朱大人这是何意?”时任朔方军节度使韩巡故意装作不解的问道。
“不瞒韩大人,我家主公十分仰慕朔方军的威名,期望和朔方结盟。”朱珍依然十分恭敬的说道,“如今大唐处于分崩离析的境地,我们唯有结盟壮大自己的势力,才能走得更远。”
“如今,寿王李烨悍然篡位,杨复恭杨中尉得皇帝密旨,讨伐谋朝篡位的寿王李烨。我宣武军众将领也对寿王谋朝篡位的大逆不道行径感到不耻。决定联络天下忠于大唐朝廷的能人义士共举大旗,打败寿王军队,拥立皇帝恢复天下。”朱珍果然有些厚颜无耻,居然把朱温的野心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本将军也正有此意,如今寿王仗势欺人,擅自逼迫皇帝禅让皇位,我等就要为匡扶天下而奋斗。”韩巡果然也是颇有野心之人。
唐昭宗李烨继位就面临了藩镇势力和杨复恭勾结后拒不承认的尴尬。连效忠于他的李茂贞也成了替罪羊,被朔方军率先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