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灿这个王八蛋,是他害死了婉婷?”王建情绪快要崩溃。
“都统,小心隔墙有耳!”张青赶紧阻止道。
“去和(ta)谐(ma)的,这小子以前为非作歹,我们都是畏惧刺史大人的淫威无动于衷,今日却害死了我们的婉婷妹妹。这仇能忍?”王建暴怒道。
“婉婷一直是我们的开心果,今番遇害,我何其能忍,只是我们需要从长计议。”张青脸色也变得愤懑起来。
其实军中也不乏有正义之士,对于刺史父子的骄横跋扈怨言颇多,只是慑于淫威和没有侵害到自己家的人,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敢怒不敢言。
但是这次不一样,婉婷经常给军营送鱼,大家都很喜欢这个邻家小妹。
当王建和张青召集几个中层将领商议的时候,群情激发,于是一场兵变爆发了。
叛乱士兵很快就占据了军械库和刺史府,抓住了刺史苏文建和他的纨绔公子苏灿。一番审讯之后,王建和张青挥刀结果了苏文建和苏灿的性命,包括苏五在内的苏府十三太保无一幸免。利州百姓苦苏氏父子久矣,居然推举拥戴王建为刺史,张青为大将军,并且上报朝廷,要求抄灭苏氏家族。
本来苏氏父子鱼肉百姓,如果按照郭崇韬建立的监察府制度和宪兵监察制度,苏氏父子完全可以由法制轨道解决。但是,由于缺乏对官吏的有效监督,百姓都苦不堪言。这也是黄巢起义能够一呼百应的一个原因。
然而,杨守亮却不依了,苏文建是他的亲信,本来是安置在利州和剑州刺史杨守贞一起对抗郭崇韬的。但是因为苏文建的纨绔公子苏灿的强抢民女激发兵变,一切预算就将化为泡影。
于是,杨守亮紧急奔赴节度使府邸,向郭崇韬汇报利州兵变的消息。当然,兵变缘由却被他渲染为王建抢夺民女被利州刺史惩罚,王建和张青铤而走险发动兵变。
“郭大人,利州乃女皇故里,此次兵变末将怀疑是黄巢逆贼派人策反了大都统王建和小都统张青,二人蛊惑军心,煽动叛乱。其心可恶,罪不容诛。”杨守亮酝酿好情绪后,情绪激烈的说道。
“杨大人,此事非同小可,我已经得到消息,已经飞报了朝廷。本来也应该飞报寿王殿下的,只是殿下远赴南诏担任和亲大使,已经授权本将军全权处理此事。不过我得到的消息是苏文建纵子行凶,强抢民女,造成了此次兵变。”郭崇韬厉声说道。
“郭大人,苏大人全家被王建张青屠戮,二人甚至要求朝廷承认他们为利州刺史和大将军,承认此次兵变是合法的。这个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接受,这样子开了头,以后队伍就不好带,群起效仿,我山南西道节度府和大唐朝廷威信何存?”杨守亮据理力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