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今日太宗依旧在打酱油中[直播] > 第14章 曲终人散

第14章 曲终人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萧暄没管其他人的注视,伶人和探子实在差距过大,最难消受美人恩,你会忌惮一个全然依附于你的柔弱美人吗?就算还保有戒心,在一次次的舍身相报下,戒备也会消磨。当戒心几近于无便是最好的下手之时。

她的美色成为诱惑猎物前进的诱饵,她的顺从会麻痹原本警惕戒备的猎物,她的忠诚行为会让猎物认为她可用,她是个优秀的捕猎者。这位伶人是个天才的探子,敏锐抓住了自身的优势,并利用其达到了自身的目的。

她是一把锋利的刀。

想要驯服一把刀,时机把握必须准确,这么麻烦的事儿还是交给老爹吧,开国帝王不知道训了多少把刀,应该挺熟此类业务。加油吧,老爹,大家都相信你。

萧暄:谁会支棱起来?我嘛,我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过路人。大梁的希望终究还是我那英明神武天资聪颖豁达开朗的威武老爹,我们都是他光辉下的阴影罢了(喜悦)。

萧暄大方地走向他爹,不妙的是爹过高了,而他太矮根本够不着爹的耳朵,望着老爹高高在上的眼神,“快低下你高昂的头颅,”他伸手拽着爹的衣领,试图让他明白低下头的必要。

“行了,你别扯我了,”承明帝低下头附在儿子耳边,“你要说什么?”

萧暄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堆话,大概就是让他注意一下光幕中提到的人才,说完后就跑了回去继续缩着。

【下江南之行up可能是讲不完了,但是我们可以建设一下野史,没错就是又一篇千古佳话,这个古今以来有很多争议】

【常姚之交,古今少有,少时同窗,为官知己。正史中仅记载二人是承明八年同科进士,姚瞬属甲榜中上者,常青位次较低。后又一同进入翰林院,一个外派做官,一个实地考察】

【是不是感觉他们关系一般,还有一个有趣的记载“侍郎常作客尚书府,尚书喜迎之,”直接佐证他俩的好友关系。换作你,擅长各种文书工作统筹规划,政绩卓著,快要再次升官,最后被摘了桃子,不得气死,更别说是帮他好好处理政务了】

【所以多方向思考一下,至少他俩算是关系挺好的那种。知己从何而来呢,有一个说法,寄信者家中饲养信鸽,“常府不饲飞奴,然多见飞奴往来于此,”常青属于孤臣,不善社交,朋友较少】

【这信鸽又从何而来呢?同一时间的记载中,“飞奴来往各府,成一风尚,”到姚瞬回京奉职后此类记载就消失了,而且姚瞬就是那种官场上混的开、有许多朋友、社交关系牢固的能人,由此可知,他们之间的交往有来有回且频繁】

【这如何算不得知己了?以古代的艰难传信来说,维持频繁有序的往来就真算的上是关系极好的一类了。up也是佩服姚瞬,他的作风很有结党营私的嫌疑,老多人都应和他,简直是在封建君主神经上蹦迪】

【很怀疑他会某一天不明缘由地噶掉。常姚之交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野史传言常青和姚瞬同出一乡,地名叫长遥,常姚,长遥,故乡归途漫长遥远,恰恰常青死在波及故土的洪涝中,姚瞬也再没回过江南长遥】

【常死了,姚还在,距离仍然遥远。野史传着传着便成了真,可谁又能说历史不是这样的呢?恐怕只有亘古不变的明月知道】

【今日的直播内容到此结束,过几天再播江南之行】

[以月寄乡思,以月记流年。可明月也不知故事的序章从何而起,流传下来也只是半纸残文,终究拼凑不出历史本真模样]

[月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死了,发光也是反射的太阳光,月亮上也没有留影盘,有也记不到那么遥远的影像,也就安慰一下自己罢了]

[姚瞬算不算一种中央空调(友情版),均匀撒网,广捞鱼,万千好友,什么成功人生]

[姚瞬——官场权臣模版,常青——技术兴国但古代版]

[……]

常姚之交?仲永之想了想,他俩应该算作是知交,关系真挺好的,常青谏言,姚瞬附和,反之亦然。官场上一致认为他俩纯一派,这种应当不算是造谣,这是事实。

“月亮死了?”江勇震惊脸环看周围的文臣,“那你们平日里歌颂的岂不是死物,这这……”

“你傻啊,月为寄托,只是我们将情感赋予了月而已,你不懂就别瞎说,”邹顺一个爆脑袋下来,试图锤醒榆木脑袋,嫌弃地看着他。

在场文人表示赞赏,武人就是脑子缺根筋,是该敲敲。

“军师,你怎么又敲我,这大劲对文官一手一个,马上团灭于你掌下,”江勇感觉脑子嗡嗡作响且头晕眼花,恍然间仿佛回了军营,军师一手一个大敲特敲的时候,久远的称呼都秃噜出来了。

萧暄只道此曲应从天上来,咚咚作响到今朝,多打几下,老爹还没喊停,军师加油,军师努力,打倒武官势力。

邹顺没敲几下就停了,“是时候该回去了,天快黑了,快放人。”

在军师的着急下大梁效率翻倍,一群人各回各家,各做各事儿,萧暄准备顺着逃走时被抓了回来,“你明早接受朕的教导……”

承明帝说了一大通,换来儿子的嗯嗯和知道了,放开就马上跑没影了。

跑真快,身体健康好,适合多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