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丰塔建于五十七年前,即大昭开国第六年,由先皇亲自监督落成。
塔内由下至上专供着为开国做出贡献的军民功臣的灵位。
此塔由当时怀从龙之功的庆平大师命名,名为“临丰塔”。
先皇听闻此名后曾问大师缘何要在“丰”字前加上“临”字,大师答道“人世难有完满,能接近丰盛之景已是难得”,先皇当即题下此名。
临丰塔建成后,庆平大师被封为第一任国师,长年居于塔中为大昭军民祈福。
五年前,庆平国师驾鹤仙去,国师之位顺延至他的亲传弟子谢呈。
道听途说永远比不过眼见为实,较之前世头一遭登临时的慌不择路,这一次,林蕴霏心头莫名涌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也不知晓她来找谢呈的选择是对是错。
因还在落雨,原本该在塔外看守的两位门童分立于门内。
他们身着如出一辙的白衣,虽然年纪不大,却皆是一脸老成。
在看见林蕴霏时,两人面上未显出刻意讨好,其中个子稍高些的那个一板一眼地问:“贵人且请在此稍候上楼,国师与另一位贵人正谈着话。”
林蕴霏颔首道“好”,环顾四周发现无处可坐。
楹玉最是体贴她的心意,替她出言:“你们……”
想起林蕴霏来前交代自己要收敛锋芒的话,话到嘴边转了个弯,楹玉道:“请问二位,此处可有蒲团?”
那童子才要回话,一人从踏跺上走下来,站定在林蕴霏跟前。
目光从来人黑缎金线钩龙纹样的朝靴上移至他的脸,林蕴霏看见对方嘴角扬起的那抹状似无害的笑,又听见他活络道:“外头都道皇妹在府内哭天喊地,怎么还有空来此?”
是林彦,他怎么会在这里?
林蕴霏此番算过时机,比前世提前了一个时辰来寻谢呈,想要同对方多分说两句,她完全没有想到会撞见林彦。
压下心头的震惊,林蕴霏立即抿起唇,装出外强中干的模样:“该是我问皇兄吧,不忙着安慰二妹妹,缘何来临丰塔消遣?”
“皇妹这说的是什么话,你代表大昭与西撒部落和亲,便是父皇与百姓眼中头一位的功臣,注定名流千古,”林彦半眯起笑眼,滴水不漏地开解她道,“此等殊荣旁人想要都求不来。”
若不是前世林蕴霏目睹了林彦登基后那小人得志的嘴脸,恐怕也要被其那副温和兄长的假面诓骗。
对方送她远嫁和亲时在宫墙上露出的冷笑犹在眼前,此时再看见林彦,林蕴霏只觉盯着她的分明是一条暗含毒牙的蛇,令她感到恶心极了。
藏在袖中的手指用力捏紧至骨节发白,林蕴霏语中带刺:“若是可以,我倒很是愿意将此等好事转让给二妹妹,希望届时皇兄还能说出这样无关痛痒的话。”
林彦神色轻松地将手一摊,像是对她的阴阳怪气视而不见:“我知晓皇妹现今看谁都不顺眼,我便先行告退,不耽误皇妹求见国师了。”
目送着人离去,林蕴霏一面拾阶而上,一面思索起适才的疑问。
前世林彦竟也来找了谢呈,他是为了和亲之事还是别的?
如果他们商讨的是和亲之事,为什么最后被送去和亲的是二公主?
又或者说他们已然通上了气,已经开始商榷怎么夺嫡?
林蕴霏心不在焉地抬腿,这一下竟是踩了个空。
所幸身后的楹玉伸手扶稳了她的背,她才免于跌倒。
事情跌宕于一眨眼的工夫内,林蕴霏的心高高悬起又陡然落下。
惊惶之中,她听见前方传来一道如山涧清泉的声音:“殿下……小心。”
回过神后,林蕴霏猝然发现她已登至顶层,而启唇提醒的那人正是谢呈。
林蕴霏端然站定,抬眼迎上对方那双着实令人见之难忘的烟灰色双眸。
大概是由于不久前刚回忆了雨夜谢呈向她雪中送炭一事,此时见到这位“故人”,令林蕴霏有片刻觉得恍如隔世。
那夜她全心焦灼顾不上他人,此前碰面也不过是点到为止的一瞥,故而今日林蕴霏才算是真正仔细审视起谢呈。
眼前人生得一副好模样,且不论清俊如月的五官,单是其恍若和风的周身气度便已胜出一众庸俗子弟。
“见过国师。”敛去眸底的惊艳之色,林蕴霏双手搭于右侧,向谢呈福身。
谢呈一手拿着拂尘,另一手施无畏印,一袭胜雪白衣随风猎猎,仿佛下一瞬便会登临仙地。
他略略垂首回礼,道:“殿下快请起吧,谢某受不起殿下此礼。”
“想起上一次我与国师见面,还是在国师受封的典仪上呢。”林蕴霏与他寒暄道。
林蕴霏对此事其实无甚印象,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来时她在马车上回想了一路,只记起那日谢呈似乎是给所有的皇子与公主都赐了一滴清露。
前世林蕴霏不信所谓玄说,连带着对这位众人口中“风姿卓然”的新国师了无兴趣,因此轮到谢呈给她赐清露时,她根本没抬眼瞧人。
“难为殿下记得五年前的旧事,”谢呈嘴角牵起清浅笑意,他那仿佛隔了层琉璃的眼不易察觉地掠过林蕴霏的脸,道,“外头风大,殿下与我进屋谈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