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雪落红楼万芳春 > 第52章 廿六回下 广访名医求解抱恙

第52章 廿六回下 广访名医求解抱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春纤走过去将水桶给她们,笑道:“你两个刚才跑到哪里去了?干活儿的时候寻不着人,这会子倒能邀功,去罢,慢着些儿。”

两个小孩子答应一声,合力提着水桶便往后面去了。

这时黛玉与秦雪也走了出来。

春纤见了,忙上前没头没脑地道:“姑娘,我在这府里做事,如今已是第六年了,可直到今儿个我才认得那些匾,我原只当是鬼画符儿,只有它们认得我的工夫儿,我却是个睁眼瞎。”

黛玉在旁边坐了,看她这样兴奋,不欲打断,只是含笑看着她,等她自己说下去。

春纤歪着头,思索道:“‘乐水——’,就是喜欢水罢?那正是水边儿上的亭子,我这才晓得,原来题这些字儿还是有讲究的,并不是随口叫个什么。这些匾与周遭的物事竟都是一一配起来的,真难为还要一处处去想来。噢,那亭里我还瞧见有四个字,写的是‘天水合——’最后头那个字儿姑娘还没教过,我想着,大概也是与水相关的。”

黛玉听她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说完一车话,这才笑着道:“外面这样大的日头,你才提了水回来,且喝盏茶、歇一歇。”

秦雪早捧了一盏茶来,春纤接了,忙忙地喝了一口。

黛玉道:“你果真是进益了,这才多少工夫儿,便能认下这许多字来,方才所说的也大致不错。只一件你还不知道,‘乐水’不仅是喜欢水——等回来我给你们细细地讲一遍《论语》,你便知道了,‘雍也篇’有载‘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所以后世常以‘乐水’指代智者,那亭子既是迎合了水景,又是暗喻主人家才智盈门。”

这层意思果然是春纤等不知道的,一时连紫鹃也默默在心里记着。

丫头们又觉得有些好笑,夸自己便夸自己,怎么又不能挑明了说?偏有什么“暗喻”,用这些弯弯绕绕的文字,你寓意我,我寓意你,让人好难索解。

黛玉从腰上解下自己所佩的一块小巧的水色玉璧,递给春纤,笑道:“至于那个‘天水合什么’,是‘天水合璧’。你想——赶那天气好时,天光、水色皆为澄碧,水天相接、相溶相偕,是不是就像两块玉璧合二为一一般?”

春纤听了这话,接过玉璧来对着光比了比,再从心里联想着那处的实景儿,连连点头,赞叹不已。

不仅春纤是这样,黛玉房里其他的丫头们也或早或晚地感受到了识字的快乐。

自此她们再不是每日虚应故事,只想着等姑娘教得厌了便将书本子丢开去,反过来竟有些担心姑娘哪一日教得厌烦了,将自己这些人丢下了,所以看书认字儿更加热切起来,劲头全不输于做针黹。

黛玉和秦雪自然欣慰。

------

没过多少日子,东府那边还是传来小蓉大奶奶重病的消息。

秦雪心里虽然焦急,却也实在无法。

且不说平日里黛玉同秦可卿并不亲密,便是有心表意,也实在不用一个未出阁的表小姐过去那边府里探望堂侄子媳妇。

每到此时,秦雪都忍不住在心里将森严又莫名其妙的封建大家族制度骂上千万遍。

秦雪分明记得书中写着是由冯紫英推荐了他幼时从学的先生张友士来,秦氏的病便有了转机。

这一个张先生虽然不是大夫,却深明医理,所断的病情、开的方子与旁的医生不同,十分对症。

只是张先生也说了,等他来瞧时,秦氏这病已是深重了,若是能够早些用药治疗,说不定早已痊愈了,也未可知。

所以,秦雪推测秦可卿此劫的关节乃是“时机”。

若是能早早访得张先生,对症下药,说不定便能平安度过。

只是这张先生却是由冯紫英引荐而来,冯紫英他不动,黛玉和秦雪如何动?

虽然两人将张先生的一应姓名来历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可又要如何对人去说呢?

一个从南边来的、深居简出的闺阁小姐,连冯紫英之名都不该知晓,如何又能认得一个外头的先生?

这话却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的。

秦可卿这一病,更着急的还有一人。

这人却不是她的丈夫贾蓉,而是她的公公——宁国府大爷贾珍。

贾珍为了这个儿媳妇,倒也称得上是难得了。

一面尽力去搜罗普天下的珍奇药材不说,一面又不计金银、使人四处去寻访各地的名医国手。

一时竟将旁的事都丢开了,只扑在如何医治秦氏这件事上。

他闹出这般阵仗,实在远远超越了俗常的惯例。

叫好事者看去,自然又惹下不少口舌,一时难免又生出许多闲话来,贾珍却浑不在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